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曩读《革命烈士诗钞》至“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李大钊)、“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杨超)、“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李少石)、“昨夜洞庭月,今宵汉口风。明朝何处去,豪唱大江东”(熊亨瀚)等,未尝不临文嗟悼。既觉摩罗诗力,移人至深,又憾人之多才...  相似文献   

2.
享有“诗豪”之誉的刘禹锡,其诗作以迥不犹人的“骨干气魄”,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已经引起研究者们的充分注意。然而,在探讨刘禹锡诗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人们往往无视或忽略诗人所生活的特定时代给其诗打上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鲁迅旧体诗《(洞庭木落楚天高)》七绝,自鲁迅逝世70年以来,我国鲁迅研究学界对这首诗的诠释,一直争论不休,各执其辞,各圆其说,至今未能达到统一的认识,本文作者认为,多年争论的焦点不应在“诗本事”上,而应在对诗中关键词句——“眉黛猩红涴战袍”的正确理解上,只有读通了诗的词句,才能考证出“诗本事”。作者不厌其烦的以训诂的方式,从古今20多位著名诗人的诗词中,考证出他们所用“涴”字的确切意义,从而证实了与《无题》诗中所用“涴”字的意义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文人墨客,诗社雅集,分韵赋诗,多为常见,可是在福建,诗社之外,还有所谓“诗钟”。诗钟是一种文字游戏,只要求做七言的一联,即14个字,不必做整首诗。至于命名“诗钟”,则是集会时,桌上置放铜盘,铜盘里焚一柱香,香以寸为度,系以丝绳,悬有一枚铜钱,香烧到所刻划的地方,丝绳焚断,铜钱落在盘上,铿然作响,类似钟声,所以叫做“诗钟”。钟声一响,就要交卷,逾时就不收了。各人所做的诗钟,由值社人评定,最优秀的称为“元”,等于科举时代的状元一样。一次,福州当地诗人们的诗钟社集柬邀郁达夫参加,当时社集的地点在福州城内宫巷的林则徐的故宅。参…  相似文献   

5.
甘肃──诗的土地程士荣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国家,素称诗国。中国文学史的基石就是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会议、一个刊物、一个人,前边冠以一个“诗”字,就是“诗的国家”,“诗的民族”,“诗的会议”,“诗刊”,“诗人”,即得到了最崇高的赞誉。我是一...  相似文献   

6.
“风人”一辞主要指《诗经》“国风”一脉的诗人,首先包括“国风”诗篇的作者,次被引申为继承“国风”抒情传统的理想诗人的范型。作为一种批评策略,“风人”的诗学原则与汉儒所奠定的经典解诗传统呈现出同源而异趣的发展辙迹,其重心逐渐从“圣门”的经典语境过渡向“诗家”语境,被开启章法、修辞、言意关系等语言情意结构层面的理解和研究维度。此一诗学转向大致在明代以“辨体”为理论要素的文章学语境中达到高峯,以许学夷《诗源辩体》为集大成之标志,完成对多种资源的综合。“风人”的完整内涵至此包括诸如风刺、考正、比兴、寄赠、微婉、温厚、言近旨远、不落言筌等一系列伦理价值或美感特质。  相似文献   

7.
杏花时节     
每当烟花三月春雨霏霏的时候,人们总爱吟诵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的羁旅情怀,其意境清新、明白晓畅,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传诵。其实,那寄托了人们无尽遐想的杏花村,或许就在江苏的丰县。  相似文献   

8.
“以禅喻诗”是一种经验性的类比思维,“禅”与“诗”都是复杂的范畴,难以笼统论之。前者涉及禅语、禅法、禅理、禅趣、禅宗有关宗派、参禅的活动(态度、方法等)、禅家之妙谛和禅宗公案故事等;而后者则涉及诗人、诗派、作品、读者四大方面,进而包容构思、写作、赏析和评论等活动。”所谓“喻”则取譬喻之意,表现为一种通过将“禅”与“诗”进行类比,最后诉诸于“诗”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分“何以以禅论诗”、“何为以禅喻诗”、“如何以禅喻诗”和“从《沧浪诗话》看以禅喻诗”四个部分,分析了“以禅喻诗”的存在原因、意义内涵、思维方法和在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具体表象,以实现对其较为全面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9.
唐代,洛阳诗歌创作繁荣,诗人云集,被誉为“诗都”。唐代三大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会于洛阳,“诗魔”自居易晚年长期居住于洛阳,最终长眠于龙门山琵琶峰。宋之问、沈俭期、孟浩然、王维、刘希夷、王昌龄、杜牧、等60多位名的唐代诗人,他们或在洛阳做官,或来洛阳访亲寻友、观光游览,都为洛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  相似文献   

10.
沈德潜提倡“温柔敦厚”诗学作为其诗学的根本。在他之前与同时,有明清之际的诗人、清圣祖和清高宗三种不同的“温柔敦厚”诗说。沈氏之说与这三者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考察沈德潜诗学的“生成语境”,可以发现,沈氏一生以诗人自命,其大半生的关注点只是集中在吴地诗坛与诗风,与政治诗学的关系并不紧密。因此他并非传统认为的希望恢复诗教,其本意是要借经的权威以尊诗,而非还诗於经、藉诗行教。在此基础上分析沈德潜“温柔敦厚”诗说,可以认为它包含了总纲、题材、创作方法与诗歌风格四方面的内容。这既是对“温柔敦厚”诗学集成式的总结,同时又不乏诗心独运的新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鲁迅的这首诗写于1932年3月31日。冯雪峰曾就此诗求解于鲁迅。鲁迅告诉冯雪峰,“‘东云’,指日本,‘春兰秋菊不同时’,我与郭沫若不是搞不到一起吗。杜基骂我的话,怎能忘记得干干净净。我也曾有过向郭沫若组稿的念头,但终究打消了。”当时的中国黑暗反动,文坛亦是黑幕层张,“文章如土”、“芳林寥落”,所能传承文化薪火的人,又如“春兰”、“秋菊”难以聚合一起。“翘首东云惹梦思”,鲁迅眺望日本,思绪万千,想得很多,自然也想到还旅居日本的郭沫若,他们之…  相似文献   

12.
陈逵先生是中文诗人 ,又是英语诗人 ,人称“双语诗人”。他的中、英文诗合集出版时 ,老诗人冯至以“堪称双璧”誉之。他是最早和史沫特莱交往的中国人 ,是最早将毛泽东诗词介绍到英语世界的人 ,他是毛泽东著作英译委员会委员 ,他还是最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外语人才的人 ,周恩来总理对他很器重……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杨文静 《神州》2012,(19):64-64
别林斯基说:“感情是诗人天性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歌。”可见,感情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伟大诗人普希金也曾如是描述他自己写诗的情景:“把一块燃烧的赤炭塞进我剖开的胸膛。”这“燃烧的赤炭”就是灼人的感情,作为教师,就应该把这块燃烧的赤炭塞进学生的胸膛,让学生与诗人进行感情交流,产生诗情共鸣,  相似文献   

14.
诗乡广场     
小语  朱华图 《文史天地》2014,(4):F0004-F0004
诗乡广场是“诗歌之乡”——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的文化地标。绥阳,夏属梁州,殷商属楚。春秋,归入群舸,隋大业七年(611年)置绥阳县,属明阳郡。因此地诗歌文化历史悠久,历代诗人辈出,2008年11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诗歌)之乡”。广场用地2300平方米,有著名诗人贺敬之题写的“中国诗乡”大石碑,另有8根诗柱镌刻着当下32位知名诗人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5.
凡读过鲁迅日记与书信的人,大概都知道鲁迅先生三十年代在上海有个年轻友人徐诗荃,即1999年5月在北京逝世的我国著名学者徐梵澄先生。从1928年5月开始,他们的交往就非常密切,此后八年的《鲁迅日记》里,三百多处提到“徐诗荃来”或“得诗荃信”。著名出版家赵家璧曾说:“梵澄是受鲁迅先生宠爱的学生”。而许广平却对“此公”颇为不满,甚至说他“磨  相似文献   

16.
寒星诗论     
寒星同志是我省有成绩、有影响的诗人。他在诗歌刨作道路上已经走过三十六个年头。他的创作道路是崎岖而曲折的,在“之”字形的山路上,签署着诗人深深浅浅的脚印。但诗人是倔强而执着的,这就注定了他倔强而执着的追求。诗人十二岁随军南下时在《鸭绿江上》对不畏风雨雷电而破浪迎击的白帆的礼赞,我们似乎已从中窥见诗人早期创作个性及气质的雏型。诗人正是鼓荡起这样一张生命的帆在诗海远航,即便遇上暗礁、险滩,甚而遇到了历史的断层,他仍执着地留下那些航海日志,为人们考查历史的风暴,提供了可靠的诗的资料。寒星的创作颇为繁富。我们以“文化大革命”为界,将他的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1999,(3)
憧憬浪漫爱情,却接受了包办婚姻被称为“热情如火”的诗人闻一多,不但写了许多激昂热情的爱国诗,也写过不少充满柔情蜜意的爱情诗。例如在原名《爱底风波》后改名《风波》一诗中,诗人描写“烧  相似文献   

18.
马广志 《文史博览》2009,(12):65-65
打油诗体,虽多谐趣,但常流于俗气和油滑。然而,“文革”时期出于大家之手的一些打油诗,继承和发扬鲁迅以杂文入诗的传统,打油却是严肃,语浅却是意深,以杂文入诗,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  相似文献   

19.
李白一生写诗一千多首,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他在书法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只是书名被诗名所掩盖。众所周知,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是世人公认的李白传世唯一的书法真迹,是国家一级文物。而在山东济宁太白楼内馆藏的诸多刻石中,保存有1件镇馆之宝—“壮观”楷书石碑,相传亦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真迹。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13,(4):93-93
唐代大诗人自居易一生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他有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却引起了一场“诗案”。他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诗句引起了后人纷争不休。有学者认为,既然同是在四月里,已经“芳菲尽”了,怎么又会“始盛开”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件“诗案”也引起了宋代大学者沈括的注意。有一年四月,沈括特地到大林寺实地察看。此时,山下的桃花早已凋零,而深山峰巅上的桃花却如丹霞般“始盛开”。见此情景,沈括不禁暗暗夸赞大诗人自居易深入生活,真实地反映了自然景物。这样的诗作,如果诗人不到实地,是无法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