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民 《史学月刊》2002,18(4):84-89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是非洲裔美国人为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平等权利而发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则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刺激和推动作用。二战使美国黑人有机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国所宣扬的民主信条同其在国内极力维护的种族主义实践之间的强烈反差,并进一步激发r他们的种族意识、政治参与热情和寻求变革的勇气。向华盛顿进军运动则为美国黑人展示自己的力量与锻炼自已的意志提供了历史舞台。这场没有发生的示威运动大大地增强了黑人的斗争信心。这些因素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生做好了最后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早期的民权运动史研究主要集中于论述全国性的民权领袖、组织和政治制度。近20年来,新的研究扩展到地方史、民众史、社会史、妇女史等领域,并取得很大成就。但也由此出现了所谓"碎化"的问题,这促使民权运动研究在新成果基础上开始进行新的综合研究。①与此同时,美国史学界也出现了"美国史全球化运动"的浪潮,②具体表现为:"在思想趋向上,主张超越美国例外论或美国中心论,注重美国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强调国际环境和外来因素对美国历史的影响,并将眼光  相似文献   

3.
二战对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荣 《世界历史》2005,55(3):13-21,143
二战期间,为“四大自由”而战成为美国参战的官方目的。这使得美国的种族歧视和隔离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虽然二战没有改变黑人问题在美国政治中的边缘地位,但二战反法西斯的战争性质以及战时经济的发展为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创造了更好的空间。二战冲击了白人种族主义对美国社会的控制,促进了黑人民权组织的发展,激发了黑人争取民权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4.
胡腾蛟 《安徽史学》2018,(1):116-126
20世纪50年代,鉴于苏联密集的和平举动与世界舆论对核试验的强烈谴责,美国政府将"和平"确定为一项重大宣传主题。为此,美国官方几乎同时启动了"和平的机遇"、"和平的原子"与"开放领空"三大全球性宣传活动,力图全方位塑造美国海外"和平"形象,以向世界证实美国和平意图的真实性及其作为"世界领袖"的正当性,藉此维系"自由世界"的团结与战胜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富有技巧的政治战手段,这些活动并不能够带来真正的和平。  相似文献   

5.
6.
孙菲  李端俊 《世界》2005,(4):41-42
去年,我进入美国一所州立大学学习国际商贸学。一天,同宿舍的墨西哥同学伊丝比邀我和她一起去听布隆教授的中国社会学讲座。怀着好奇心,我跟着伊丝比去了。不听不要紧,一听真气人。布隆讲的都是些什么呀:裹脚的全过程,裹脚布的长度,中国男人对小脚的癖好及把玩小脚的方式。关键是他并没有说明这是旧中国的一个陋习,他的话明显在诱导学生:这些事正发生在当今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概率论的精髓,是实用价值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基本理论.本文首先给出小概率事件的概念,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例介绍了它在保险领域中的应用,以此更好的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小概率事件,正确对待小概率事件,进而引导人们在以后生活中更好的利用小概率事件.  相似文献   

8.
石斌 《史学月刊》2002,5(12):54-59
研究冷战高潮时期苏东地区的重大政治事件与美国针对苏东内部事态的政策演进历程,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演变”战略的起源与性质。本所利用的档案材料表明,1953年的东德事件对美国决策层初步反省原先过于露骨的旨在激发或助长苏东内部社会紧张乃至“造反”行动的“激变”战略,开始酝酿“演变”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演变”战略的特征在美国对东德事件的反应中已初露端倪。这一政策转变的原因,除了原有政策在实践中的弊端和斯大林之后苏东形势的变化,也与美国决策的战略指导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苏联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这一方面源于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冷战所赋予的强烈政策取向也迫切要求苏联学在全美范围内发展为一门规模巨大的学术专业。在这一时期,联邦政府、私人基金会基于国家安全机制和冷战战略目标,为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联,扩大了对苏联学的资助范围,提高了资金投入。以此为契机,该领域相关学术机构在全美各地高校广泛设立,可供政府吸纳和利用的苏联问题专家数量也得以成倍增长。另外,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会还通过改组将全美苏联学家囊括其中。在这一时期美国苏联学的发展历程中,该领域不同学术机构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学界与政府的共生关系不断增强,国家权力对学者参与冷战的动员力度持续加大,并且越来越多的苏联学家将官方需求确立为自己研究工作的主要取向,体现了美国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独特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小概率事件     
这应该是一个小概率事件。那天晚上一家三口看刚上映的《命运呼叫转移》,正看到打算弃恶从善的黑老大"大头"向诚实的农民"三儿"惊呼"什么世道啊?",老婆的手机响了起来,医院通知回去加班。老婆是五官科医生。原来的夜班医生因一中学男生用刀子刺伤女生眼睛,正上手术。这时警察又押来两名面部受伤的男青年。那两名男子涉嫌色诱抢劫,受害人事后报警,警察包围了他们的住所(可能就是犯罪场所),  相似文献   

11.
论美国殖民协会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聚国 《世界历史》2006,68(5):45-54
美国殖民协会是19世纪一个致力于将美国的自由黑人遣送回非洲的组织。它不是一个“仁慈的”、“人道的”组织,也不是一个废除奴隶制的机构。它的真实目的是通过将全部黑人驱逐出境,以建立一个纯白人的国家。它在本质上是种族主义的。它利用了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主义,并对种族主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是一个亲奴隶制的种族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的国家认同建立在新英格兰的历史经验、共同的革命经历以及对普世自由主义价值观和理想的信奉基础之上。这种独特的国家认同模式使美国人相信美国具有一种独特的国家身份———“自由的捍卫者” ,注定要在世界上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 ,并因此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其一是把捍卫和实现普世自由作为重要的国家目标 ,为美国外交注入了强烈的道义色彩 ,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助于捍卫国际正义和传播自由、平等的人类理想 ;其二是乐于在对外关系中不断寻找“他者” ,即所谓“自由的敌人”并加以消灭 ,导致美国外交中的干涉主义和滥用自身巨大的力量 ,给其他国家和国际事务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13.
1940年代中期至1950年代末,冷战对美国国家构建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一种全新的现代美国国家形态——"国家安全国家"——在"为总体冷战而进行总体准备"的过程中被塑造出来。国家安全国家构成对美国主流政治传统的重大偏离,其创生、扩张和演进是冷战时期美国国家构建和总体政治变迁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涉及联邦政府组织体制和对外政策决策程序的重组,也涉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构。国家安全国家的中枢制度和标志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其经历的持续变动体现了国家安全国家与"帝王式总统权"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生和互动关系。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国家安全国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与"福利国家"和"管理型国家"共同构成20世纪美国国家构建和国家扩张长期运动的三个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14.
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在美国看来,法国承认中国不仅影响其遏制中国的战略前景,而且严重损害美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实际利益。为了阻止中法建交,美国采取了三项措施:阻止法国同中国建交;压迫台湾不主动同法国断交;胁迫其他盟国不追随法国的行动。美国的这些举措,虽然在局部上取得了一时的成效,但收效甚微,根本无法抵挡中法建交在战后世界格局变化中产生的重大影响,更不可能实现其企图阻止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目标。中法建交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也有助于维护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美国从遏制战略出发制定的阻挠中法建交的政策,自然无法避免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冷战初期,杜鲁门政府通过组建美洲政治军事集团、提供军事援助完成了战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第一次转变,即由反法西斯的外部入侵向抵御共产主义的外部影响,同时奠定了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基调——战略利益是防止共产主义在拉美扩大影响,经济利益是促进美国在拉美的自由贸易和投资。第一届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拉美政策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战略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通过对拉美政策的两次调整实现了第二次转变:战略目光由重点关注冷战前线地区演变为前线和后方兼顾,开始更多地关注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冷战形势;战略手法由强调军事援助,逐渐演变为突出经济援助和经济建设,以遏制共产主义在拉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是新世纪美国本土遭受到的一次沉重的打击,使美国当局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而根据这一变化,至使美国不得不改变一贯的行事作风,对其政治、经济、及其对外政策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对在中东和中国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调整,尤为慎重。  相似文献   

17.
杨友孙 《世界历史》2006,1(4):51-59
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冷战中美国对苏联东欧的文化外交,即美国政府对苏联东欧人民的以传播美国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是美国对苏东“双轨政策”中的重要一轨,也是美国对苏东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美国对波兰的文化外交为窗口,对美国文化外交的实质、策略、特点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常帅 《沧桑》2014,(6):32-34
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从仅仅是贸易、经济利益的获得场所到二战之后的战略核心区域,该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开始成为美国全方位的战略利益关注区。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又经历了四位总统的制定和执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旨在重点观察冷战后美国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围绕着美国的国家利益,东南亚在如今又成为了美国的重点关注地区,以维护其不断下降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詹姆斯.洛温的著作《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自1995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先后获得"美国图书奖"和"奥利弗.克伦威尔.库克斯‘杰出的反种族主义学者奖’",销量已超过100万册。洛温认为,美国中学教科书充斥着错误的信息和见解。该书中文版2009年底面世后,也引起中国各界读者的重视。正如一些人指出,这部著作的价值,不在于作者揭露了哪些谎言,而在于启迪人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谎言。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一些中青年学者就这些问题举行座谈,本刊摘要发表有关发言,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朋友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论冷战期间美国的“隐蔽行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建才 《世界历史》2005,8(5):56-66
“隐蔽行动”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是服务于遏制大战略的一个重要子战略。冷战爆发后,面对苏联的激烈反击,杜鲁门政府很快制订了这一战略予以抗击。之后美国历届政府都继承实施了这一战略。随着冷战格局的变化,美国隐蔽行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作为美国冷战战略库中的一件重要武器和遏制大战略体系中的一根重要支柱,隐蔽行动战略的实施对促使苏东裂变、美国赢得冷战起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