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锡伯族叶赫那拉氏的由来那启明,韩启昆一九八九年九月,我们参加了在伊宁市召开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次锡伯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学术讨论会①之后,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②去访问,在七乡那音生家发现一份用满文写的“家谱”。为了研究与弄清这支锡伯那姓的来历,我...  相似文献   

2.
清漪园改名颐和园,百年沦桑,多少往事,多少沉重,多少耻辱,它揭示了一个真理:“国盛园兴,国衰园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颐和园。  相似文献   

3.
4.
5.
呼兰县文物管理所藏有一方1934(伪满康德元年)日本侵略者为"纪念"因侵略中国而战死的日本军人和效忠日本的伪军建立的石碑--"英灵塔"碑.碑高76、宽121、厚23厘米.石碑为灰褐色花岗岩质.碑体三面刨光,保存完整.形制呈卧式,上端两角为凸圆形.石碑正面有"英灵塔"三个字,由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亲笔题写.背面为碑文,颜体楷书,30行,行19字,字径3厘米,共538字(见附录),由伪满呼兰县县长梁维新撰文、书丹.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呼兰留下的一个罪证.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哈尔滨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联合举办的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展览于1991年9月9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日军七三一部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支细菌部队,它  相似文献   

7.
张昕中 《丝绸之路》2011,(11):55-57
葫芦在维吾尔人心中不单是吉祥物,而且是宝物。 8月的哈密,瓜果飘香,蜜汁四溢。在哈密市陶家宫乡地尔班津村维吾尔农民吾素音·沙勒家里,更是满园硕果累累。葫芦架下的葫芦大大小小扑面而来,乍看之下,如块块美玉,悬挂在长长的画廊里。透过葫芦架下的阳光,如片片碎银、朵朵雪花飘洒在人们身上。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各地以传播基督教为名的全部活动,是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帮身挂十字架胸怀豺狼心的侵略分子,把魔爪伸进了中国各个角落,以急先锋的姿态执行着美国的侵华政策,他们起着美帝国主义炮舰政策不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集团中以女性而掌握政权的著名事例,在前期有汉初的野心家吕后,在中期有唐代的武则天,在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后,又有叶赫那拉氏,即中国近代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那拉氏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起,以太后临朝、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握统治权近五十年之久,是近代中国镇压人民、媚  相似文献   

10.
无论当时是想追求湖光山色还是画舫玉桥,这项极具核心竞争力的资产留给了这个民族。中国的企业能给后人留下像颐和园一样有长久生命力的创造吗?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64,(11)
最近在济南开幕的山东省阶级教育展览会上,陈列着一块石碑,这是三十年前荣成县一个恶霸地主逼迫农民为他死去的"爱狗"立的。石碑正文是"遭祸冤狗碑记",下款是"民国二十三年七月立"(见图)。这块浸透着劳动人民血泪的石碑,又一次有力地控诉了地主阶级的滔天罪行。这块碑是一九三四年七月间,山东省荣成县南下河恶霸地主张凤楷强迫北齐山农民给他的狗立的。张凤楷当时任伪区长,平日欺压人民,无恶不作。他养的一条恶狗,也狗仗人势,经常拦路咬人。当地群众都敢怒不敢言。这年  相似文献   

12.
杨乃运  正宇 《旅游》2015,(3):74-81
颐和园Summer Palace对颐和园的整体解读一直困扰着人们。颐和园是清王朝建起的最后一座大型皇家园林,是北京也是全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皇家园林中规模最宏伟的一座,在这座皇家园林里,有传统的道家一池三山布局;有大量的宗教文化建筑;有众多的宫殿群;有举目皆拾的江南园林文化元素;它还是最经典的借景艺术之作。而且,还和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乾隆时代起,园中的昆明湖就做过水师的操练场,光绪年间,又是以水师的名义筹款修复的。  相似文献   

13.
王伟 《中国钱币》2005,(3):12-13
1904年2月8日(清光绪30年),日、俄两国为争夺在我国东北利益而发生了臭名昭著的“日俄战争”。日俄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浩劫和灾难。日俄两国为了掠夺东北富饶物产及军需物资,在各地发行大量钞票,中国商民把日本发行钞票叫“手票”,把俄国发行钞票叫“羌帖”。日俄战时,日军在我东北各地发行钞票19000万圆,俄国在作战区发行钞票“其数量颇巨无法估计”。①各地许多商民自发拒绝使用此钞票,而日军到处设卡,搜检甚严,有带大小洋者,辄以手票强易之,……有携俄国羌帖者,轻则鞭楚,重则处死。日俄发行的这些钞票,战后全部变成废纸,使东北经济饱受被…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日军对中国大后方川渝地区进行数年狂轰滥炸,还疯狂投掷毒气弹、细菌弹。其中1939年3月29日的梁山镇黄皮坡山洞毒气惨案死亡无辜民众200余人,诸乡镇因细菌弹受害致死者123人。1939年5月3日、4日,日机对重庆城实施大轰炸,投下毒气弹、细菌弹,后在难民中引发霍乱,疫情蔓延到60余县市……作者采访了众多当年疫情受害者及其家人,文章具有特定的史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17.
浅议对钱──兼述西夏对钱牛达生(一)“对钱”,又称对子钱、对书钱、对品钱、和合钱,日本人称对泉,符合泉。按照一般的说法,“对钱”始于五代南唐(937~975年),盛行于北宋,到南宋孝宗重熙七年(1180年)而止,是钱币发展史上特定时期的事物。*最早论...  相似文献   

18.
正一、苏辙在龙川的生活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苏辙被诏移居循州(今广东龙川)。是年八月,冒着酷暑,苏辙与家人水陆兼程,从海康到达贬所龙川。当时的龙川交通闭塞,"昼热如汤,夜寒如冰"[1],日日瘴毒侵肌,气候极其恶劣。唐代诗人卢纶曾写诗说龙川"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馀"[2];同样被贬龙川的宋代官员吴潜也说龙川"燥风扇烈日,热喘乘毒气"[3]。这样的气候让苏辙及家人无法适应,加上"所至言语不通,饮食异和,瘴雾昏翳,医药无有","药石不效"[4],致使苏辙的脾肺更为冷泄,家仆亦在途中亡病不少,  相似文献   

19.
太原工程队旧址(日军太原集中营旧址),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唯一保留有牢房监舍的集中营旧址,它也是日军侵华的罪证。通过对太原工程队旧址现场勘察、调研,真实再现太原工程队旧址的历史真相及现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