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工业化过程的普遍性 判断原工业化是否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需要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在欧洲的前工业社会中,很早就出现了传统的手工作坊。大多数作坊开设于市镇,例如裁缝、成衣匠、面包匠、屠宰匠、木匠、铜匠等等,约占市镇人口的1/4至1/3。他们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或独自开业,或雇佣一、两名帮工和几名学徒,为当地的市镇居民和周围农村  相似文献   

2.
春秋中期以降,导致楚国贵族宗族组织由盛而衰、渐趋解体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政治上县制的产生和分封制的废除,经济上食邑的取消和谷禄的代兴,则是诸种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1958年秋,在联乡并社的基础上,全国建立了2万多个以“一大二公”为基本特征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并由此延续了20多年的时间。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地冲击了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并最终导到了公社的解体。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方人物周刊》2011,(43):10-10
中国社会道德处于解体之中。道德必须重建。要重建道德,就必须首先理解导致道德解体的根源。左派指向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根源,而自由派则指向权力,相信是政治权力导致道德衰落。  相似文献   

5.
包虹 《神州》2013,(1):28-28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在此之前两年多时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权已象多米诺骨牌那样相继垮台。这样。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世界政治地图上,苏联、东欧这一大片红色已成为旧迹。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被这一令人震惊的事件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6.
苏星 《百年潮》2005,(7):39-42
1991年12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苏联共产党从执政党变为在野党.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的中美联盟风潮中,在清末舆论界,无论是革命派、立宪派还是清廷控制的报纸,多有主张。倡导与美国结盟的清末朝野人士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驻外公使、东北官员、其他官员、立宪派分子、革命派分子等,朝野上下合奏出了一曲结盟美国的强音。尽管主张中美联盟的呼声很高,仍然有反对的声音,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梁启超。与清末舆论界大力鼓吹中美联盟相似,美国也多有赞成结盟的倾向。日本国内舆论有相当强的反对之声,其政府在外交方面也有应对,主要体现在促动主张中美联盟的我国驻美公使伍廷芳离任、封杀《民报》及与美国签定协议三事上。中美联盟风潮之所以发生,与清末的危殆情形有关。就内在理路而言,作为中美联盟主张的支撑,以夷制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论及影响,中美结盟对清政府而言,重要的是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汶口文化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文化是解放后发现的我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晚期文化的一部分。这个文化正处在我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的社会大变动时期。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是我国最先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毛主席教导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为了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  相似文献   

9.
评东亚联盟论的内容及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联盟论是产生于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侵略理论。它以王道主义为指导原理,以“国防共同、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文化沟通”为基本内容,支持日本政府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战略方针,主张政治欺骗与军事进攻并用,实现日本的侵略目的。1939年10月日本东京成立了东...  相似文献   

10.
<正>苏联解体已经十余年,但研究"苏联解体原因"这个问题的"热度"却丝毫没有降低;几乎在每一个涉及苏联解体的问题上都存在有时是十分对立的观点。一般来说,都同意苏联解体是由综合性因素造成,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国内的、也有  相似文献   

11.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接掌的苏联已处于严重危机之中:政治上专制腐败。最高苏维埃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所有事务的决定权都掌握在几个党魁尤其是总书记手里。在《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结束语中,戈尔巴乔夫写道:"我担任苏共总书记一职时,我拥有的权力可以和专制帝王相媲美。"  相似文献   

12.
杨俊 《文史天地》2013,(5):81-82
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是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著名政治家,政治上的鹰派人物。他创建和领导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是俄罗斯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有众多的支持者,他的许多政治见解和主张在俄罗斯有广泛的影响。他也是名副其实的国际人物,他曾不顾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亲自率领多名杜马议员乘飞机到伊拉克,声援困境中的伊拉克,  相似文献   

13.
正苏联从建立到解体,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存在将近70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自苏联缔造者列宁,到亲手解散苏共的戈尔巴乔夫,领导干部集团的腐败,始终如附体之毒瘤难以根除。苏联70年的腐败史,对后世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我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于我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不利或为什么有利?本文就此提出些与流行看法不同的观点。我国以往面临的国际环境“两极世界。”两强紧张对峙,以“相互确保摧毁”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殖民地国家演变为独立的民族国家,由欧洲宗主国主导的国际均势格局不复存在,殖民体系的解体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现象之一.但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却面临尴尬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美苏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而帝国解体的研究则在冷战的框架中进行.①随着冷战的结束,其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发展瓶颈等问题引起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这些问题大部分都与帝国问题有关,加强帝国解体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②然而,许多希望从事该问题研究的学者很容易在"与国际学界接轨"的名义下囿于已经确立的研究框架.如果考虑到西方学者在帝国解体研究上已经完成的大量工作,这一担忧并非多余.③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宗主国的学者在研究帝国解体时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一方面是经济与社会的成熟使其学术研究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与更高的平台上进行;另一方面是其所在国家的档案更加完备,使用也比较规范.但是,如果其研究队伍对资料进行选择性使用,并借用新的研究方法,就很容易以科学研究的名义确立该学术领域的话语霸权.本文以英帝国解体研究为例,重点分析英国学者对英帝国解体原因的探讨,揭示其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以期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南斯拉夫解体和民族问题马细谱一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在奥匈帝国崩溃的基础上建立了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19世纪以来南部南斯拉夫人争取建立统一国家的理想从此变成了现实。王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19...  相似文献   

17.
每一次提到苏联解体,我总是仿佛回到了20年前的莫斯科街头,踯躅在那阴晴不定的俄罗斯土地上……  相似文献   

18.
许华 《百年潮》2006,(7):61-67
美国的苏联学是"冷战"的产物,它在美苏对抗过程中起到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加深,美国越来越重视对自己"最主要的敌手"--苏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东北军的全盛时期 “九一八”事变以前,经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惨淡经营的东北军,势力非常强大,曾一度出现可与南方各路军阀争雄的鼎盛局面,势力威慑苏、直、鲁、皖、热、绥、察等境。1929年冬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将老帅张作霖死前所留给他的七个军(即:万福麟的第九军、高维岳的第十军、于珍的第十一军、赵恩臻的第十二军、汲金纯的第十五军、胡毓坤的第十六军和荣臻的第十七军,以及邹作华的炮兵军)进行了改编,取消原军制,将所有东北军按蒋介  相似文献   

20.
1960年3月,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研口区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批示精神,开始发动群众,从各方面积极地筹建人民公社。5月中旬先后批准了研口区人民公社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桥梁,进行筹建。至1961年5月。人民公社开始逐渐自行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