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贡院,是中国科举时代士子参加乡试的考场。通过贡院考试金榜题名,是当时读书人进入官场的“正途”。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看作是人生两大喜事,高中又新婚,就是双喜临门欢快至极了。  相似文献   

2.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廷试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考中状元即称“独占鳌头”、“大魁天下”,天子赐诗,礼部赴宴、身着锦袍,打马游街,故里建坊,最为风光。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22)开科取士到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废除科举的1300多年间,全国历代参加各级科举考试的举子多达几百万人,而荣登金字塔尖顶的科状元不过601人。其中四川只有15人,他们是:唐代的范崇凯、尹枢、尹极、李余、五代时后唐的王归朴、后蜀的费黄裳、宋代的苏易简、陈尧叟、陈尧咨、马涓、何桌、赵逵、元代虚中、明代杨慎、清代骆成骧,而阆中就出了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4个状元,占了全川状元1/4以上,可以说阆中是四川的状元之乡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省江油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青莲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读书之处——陇西院就建在这里。 青莲镇,距江油城区15公里,这一古朴小镇,北依太华山,东邻天宝山,西接林木苍翠的红崖,形成犄角之势的涪江、盘江将小镇衬托得分外古雅。青莲镇,唐代称“清濂乡”,宋代开始,变成了“青莲乡”,因为李白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并自号“青莲居士”,后人尊崇李白,就以名号为乡名。李白5岁时随父李客迁居四川省青莲乡,李白的故宅“陇西院”,就坐落在青莲镇的东南面,从天宝山山脚下望去,“陇西院”的山门,巍然而立。这“陇西院”…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阆中市石室观石窟现存摩崖题刻18幅,其中11幅保存较好。包括造像记、粧修记、藏经记、高道记、游记等类别,这些题刻文字较长,内容丰富,保存较好,在巴蜀道教史、古代姓氏、书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浅谈四川阆中发现的崇庆元宝钱盛观熙“崇庆元宝”篆书折五钱系金代*卫绍王完颜永济于崇庆元年(1212*年)所铸,同时期铸造的有通宝和元*宝两类,通宝钱钱文真书、直读,背*郭平素无文,有小平、折二两式;无宝钱钱文篆书,旋读,外郭较宽,背*郭平素无文,制作...  相似文献   

6.
永安寺在阆中縣东黄坭鄉,現作为鄉小学校舍。寺的規模不大;山門內为一樓一底之前殿及东西禪房,次为东西兩廊,最後为大殿。現寺內有明清碑記數通,其中嘉靖  相似文献   

7.
四川华蓥山共产党游击队有个双枪老太婆,无独有偶,在川西,国民党也有个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她的一生,她的凶残,她死心塌地为蒋介石殉葬颇富传奇色彩。 四川什邡与汶川的监界点上也有座九华山,这里野花四季不凋,环境幽雅,不知哪个国民党军阀看中这块宝地,在此修了幢别墅,没住多久,却闹起鬼来,从此这楼谁也不敢进住,远近山民都叫它“鬼楼”。 1950年2月,成都刚解放不久,我人民解放军驻川西某部,组成了一支“轻骑队”,悄无声息地冲进这座“鬼楼”。…… 这是发生在川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9年底,成都和平解放,国民党残兵败将,伙同“军统…  相似文献   

8.
滕王阁     
<正>滕王阁序唐·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  相似文献   

9.
朱岩 《湖南文史》2014,(4):68-69
人所共知,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智斗》一场有这么个细节,胡传魁曾向刁德一提起自己当初遇险时阿庆嫂出手相助一事,“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教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哄走了东洋兵我才出缸。似这样救命之恩终生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胡传魁的原型,毫无疑问应是抗战历史上真实的“忠义救国军”之司令胡肇汉,但“水缸藏身”这个典故却与他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睹滕王阁     
祖肖 《文史月刊》2006,(11):F0002-F0002
到了江西南昌,滕王阁是必然要看的一个景点。它和湖北的黄鹤楼、山西鹳雀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唐宋元明清代都建有滕王阁,只是高矮形状不一。唐阁建于653年,高18.66米,长28.612米,宽26.746米。宋阁建于1108年,高11.6米,长49米,宽22.184米。明阁建于1526年,高13.0  相似文献   

11.
阆中铜钟     
阆中铜钟是一种单独悬于架上的特钟。通高79厘米,口径56厘米,厚2.5厘米。造型为虎纽、直腹、圆口,顶部作双钩莲瓣纹,钟身四面作双层方井纹上下两段,方井的交角处有莲瓣状乳突,口沿有阳弦纹二道。钟身一方上部井格内铭铸了阴文字七十个。原文为: 维大周长安肆,崴次甲辰,拾(匚出)葵丑,朔贰甲寅,合州庆林观观主蒲真应等奉为神皇帝陛下敬造洪钟一口,重肆佰斤,普及法界苍生,并同斯福。朝议郎行合州司马高德表  相似文献   

12.
品味阆中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中游,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之称。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依山傍水,这是古人筑城的通例,也是讲究风水的体现,阆中也不例外。这样一是享舟楫、捕捞之利,二是有薪炭、猎获之便,三是山水可以作为城市防御的屏障,真是一举数得。  相似文献   

13.
滕王阁得名考暨《滕王阁序》新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昌黎之誉,百世不易。江南名楼,当首推滕王阁。然名楼之名,长期被庶言野志据为禁脔,名楼之史,不断为庸文赝笔削衍成谜。阁史充栋,多游...  相似文献   

14.
朱玉霞  廖兰 《旅游》2014,(1):26-29
四川阆中,这座‘人在城中如入画,城坐江心似舟荡’的小城,总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朦胧诗意的美。旧时文人爱之喜之,不乏为阆苑仙境与风水宝地。其实阆中是不愧于这种称号的:这里不仅有着静谧的山水、智慧朴实的人们,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悠久的古风旧事与灿烂的民间文化。早在太古时,相传人祖伏羲之母华胥便生长于此,冥冥之中诞生了伏羲与女娲,后来伏羲三回故乡,在嘉陵江边教会人们结网罟雨,并在云台山创绘八卦;战国时期的巴国国都设立于此;东汉时期道教始祖张道陵在云台布道炼丹;西汉时期世界伟大的天文学历算学家落下闳创制《太初历》,对我国天文、农业以及春节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蜀汉名将张飞镇守阆中,给阆中历史增重彩添笔墨……  相似文献   

15.
滕王阁登览     
  相似文献   

16.
人们都知道,广州黄埔区有间南海神庙,俗称“波罗庙”,建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但离黄埔区不远的海珠区的一个小村子里也有个“波罗庙”,每年都闹得红红火火,据说还是广州地区最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之一,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7.
杨轻抒 《丝绸之路》2010,(19):25-30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伏”,这是阆中人对阆中的介绍。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玄学的描述太过云遮雾罩,最直观的感受是阆中三面环水(嘉陵江),古城像一尊铜器被温养其中。的确,这在古代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地,敌方进攻只能顺水而来,只要扼守住水道,城池就可安然无恙。而现在,一座城市有水且是活水,  相似文献   

18.
有位学者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康熙一生身先士卒,打过许多著名的仗,但在晚年,他最得意的还是自己打猎的成绩,因为这纯粹是他个人生命力的验证。1719年康熙自木兰围场行猎后回避暑山庄时曾兴致勃勃地告谕御前侍卫:‘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麇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射获之鹿已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  相似文献   

19.
正一许多历史文化古城都有西湖。高邮似乎也不免俗,也有西湖。我家就在湖边,经常感受水天一色的安详……"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秦少游逸句)"三十六湖水所潴,其间尤大为五湖。"(蒋之奇《题东园诗》)——这是宋代人视野里的高邮西湖。到了明代末年,由于淮河入海河道频年淤塞,大量泥沙积淀,致使内湖积水不得外泄,因此,"千流万派毕会于高邮,而高邮遂成巨浸矣"(《隆庆高邮州志》卷二)。  相似文献   

20.
《华夏人文地理》2005,(6):18-18
臭氧减少真的真是人类惹的祸吗?最近科罗拉多大学的大气专家的一项科学分析,为人类翻了案,分析认为臭氧层也有天敌——太阳风暴(上)也是造成北极高空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