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戏台是不可移动文物类别中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依托戏曲表演而生的文化建筑。从古至今,古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寄托,更是研究戏曲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对晋南地区汾河流域一带明清时期戏台建筑形制、建造结构和装饰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归纳出这一区域明清时期戏台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是距天安门最近的一家剧场。由于位于政治中心区,音乐堂颇像一个政治气候的晴雨表。它自建成之日起,曾发生过多起政治事件,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大会也多在这里召开。正如老戏台上一副对联写的那样,“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其含义在这里表现得更为突出。建成初始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对中国加紧军事进攻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3.
记故宫倦勤斋天顶画、全景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东北部,即俗称为“乾隆花园”的北端,有一处名“倦勤斋”的建筑(图一)。斋内有一个小戏台,这是故宫内现存四个戏台之一。  相似文献   

4.
现存晋东南寺庙等古建筑群的大门即入庙山门,迄宋至清的建筑形制基本分3个演变阶段。宋至元代多为二层或三层歇山式楼阁与两侧掖门的组合,两侧钟、鼓楼对称。居中之楼既是入寺(庙)的大门,又是古建群的标志性建筑,如高平开化寺大悲阁、陵川崔府君庙山门楼、高平游仙寺山门楼、长治上党门楼、陵川崇安寺山门楼等。同时期晋东南地区的佛寺大多不设戏台,也无诸如天王殿、牌楼等单层建筑。到了明至清代中期,这种楼阁式山门逐步演变成为下设山门,上建戏台的单檐二层歇山式或半歇山与悬山的组合,如平顺九天圣母庙,陵川西溪二仙庙,潞城龙王庙,陵川南召庙、南吉祥寺戏台等。由建筑形制来看,此时的山门不再似宋元时期那样楼阁高耸、中央凸起的立面,而与它的两翼建筑在空间上更趋于高低错落,山门上建酬神演艺的戏台又给山门赋予了另一种实用功能。由清中叶至晚清直至民国初,这种格局又有所变化:居中的戏台与两翼的耳楼(由功能上讲多为戏台后室)呈一字形并列建于寺庙前端,并将前面院落予以封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实物遗存——现存清代皇家室内的戏台建筑,图档遗存——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宫廷样式房图样中所反映的清代宫廷室内戏台,文字遗存——宫廷建筑文献档案为基本依据,在大量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运用功能研究、设计方法研究的手段,尝试就清宫室内戏台的特点和类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山西晋城冶底村岱庙、王报村二郎庙保存的两处戏台,是现知仅存的金代戏台建筑实例。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这两处戏台建筑的布局、石作、木作及彩画做法特点进行初步总结,进而结合考古材料,讨论其与金代杂剧演出的关系,乃至对元代以后戏台建筑的影响,强调此类戏台建筑自身发展历史的特殊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公共建筑而言,作为视听艺术展示场所的剧场和剧院,则兼具“建筑文化的具体表征”和“艺术表现的承载体”的双重特性。认识一件真正的建筑艺术品如同验证一个真理,需要的是时间。  相似文献   

8.
宋元时期是中国戏曲舞台的正式形成时期。宋元戏台建筑主要分作两类,一类是城市瓦舍勾栏里的戏台,一类是城乡神庙建筑中的戏台。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宋元戏台,都是神庙中的附属建筑,因其坚固的木石结构能够长久保存,又因其与神庙一体而受到人们的尊崇与爱护,得以存留至今。尽管有不少已经历代翻修,但许多仍保存了原有的建筑构梨和基本面貌。而当时戏台中另外重要的一支——勾栏戏台,则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而阒无影迹了。  相似文献   

9.
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蒲州府是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董村戏台主体结构为元代建筑风格,形制、结构保存较为完整,木雕精致华丽,是研究元代建筑及中国古代戏台演变和演戏形式发展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杨梅 《丝绸之路》2022,(4):34-38
嘉峪关戏台是嘉峪关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座古戏台,也是嘉峪关关城中具有特色的一座古建筑。本文对戏台的屋顶、台基、彩绘、文字装饰等建筑特色进行了分析,将戏台归为神庙戏台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阐明了戏台除宗教祭祀职能之外具有教化、娱乐、文化传承、促进交流、交往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南部闽粤赣交界处的群山之中,生活着一群合族聚居的人群,他们多生活在同一栋巨大的夯土建筑内,常常是几十户上百口,彼此间有着血缘关系。他们的祖先是在动荡的年代里从中原辗转南迁的汉人,为与当地人相区别,他们自称“客家人”。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中提到,客家住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院落式住宅,如五凤楼;另一种是平面方形或圆形的土楼,如和贵楼、承启楼等。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境内,江西、广东部分地区亦有分布。"福建土楼"作为一个专属名词,代表了以福建为主要分布地区的客家人居住的具有极强防卫减灾性能的方形、圆形夯土建筑。  相似文献   

12.
朱文勇 《神州》2013,(1):255-255
内容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剧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设施其建设也日益兴旺。但剧场是一种功能性极强的建筑,是为演出提供服务的场所,与在建设与管理方面与普通建筑都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就剧场的建设以及管理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一些常见的建设管理误区。  相似文献   

13.
魏村元代戏台坐落在临汾市西北25公里魏村牛王庙内。牛王庙又称“三王庙”(牛王、马王、药王),该庙建自元初。除元代戏台外,保存至今的建筑还有正殿(元建清修)、献亭(明)、东耳房和部分廊庑遗址。早在1957年魏村戏台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戏台出现许多险情,1977年国家拨款对其进行了复原性修缮  相似文献   

14.
明清徽州民居风格形成之民俗背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丽娜 《民俗研究》2006,(3):105-111
一、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与群体组合反映了徽州的“营宅”民俗(一)“天井民居”模式与徽州的“楼居”民俗作为传统民居的一支,徽州民居的群体组合方式符合中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体系的群体组合特征,通常“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1”而具体来说,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与群体组合方式是以多进院落式为主,主要形制有三合院式、四合院式以及变体式三种,在这几种形制基础上又大多建二层或三层楼,因此,徽州民居是一种以“楼居”模式为核心的组合方式。从现存的明清民居实例可以结论,典…  相似文献   

15.
北京八旗的娱乐,在清代中期连京剧也不是经常去听的(京剧,北京讲究“听”,没有说“看”的)因为“戏园子”(今称“剧场”)当时多在外城,有种种不便,例如那时围绕天安门、地安门的皇城城墙还有,必须绕着走。前门门洞,因为出入人数多,车也多,当时又没有上下行之分,经常碴车。东、西、北三城居住的人,若到外城听一次戏,实在不容易。这指一般京旗人员来说。至于王公世家,家中有戏楼或戏台的另当别论。但那究竟是极少数。  相似文献   

16.
《世界》2013,(2):118-119
2009年耗资15亿美金建成的马尼拉云顶世界,是继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之后,在亚洲地区新兴的娱乐城。其内设有酒店、购物商城、电影院、多功能剧场等综合设施,为每一位游客带来一站式玩乐的“云顶”体验。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牌坊     
北京的牌坊○韩福恒牌坊,俗称牌楼,古代叫“绰楔”,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于旌表节孝、标榜公德。牌坊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从外观上看,牌坊分柱出头和柱不出头两种。做为点缀景致的建筑...  相似文献   

18.
窑洞式建筑的产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在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既可反映出当时的生态环境状况,又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带,人工开凿的窑洞式建筑,就是新石器时代以来形成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这一建筑形式不仅展示出该地区居民适应环境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隐含着诸多环境考古学方面的信息。本文将以考古发现为线索,通过史前窑洞式建筑的形态结构,探讨其产生过程,进而分析这种建筑形式所具有的环境考古学意义。一史前窑洞式建筑的结构类型与特点无论人类进步程度如何,“住”始终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生存问题,并直…  相似文献   

19.
<正>董村戏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卿头镇董村西街北侧村委会院内,原为三郎庙的附属建筑。三郎庙主体建筑已毁,现仅存戏台一座。据庙内石碑记载,董村戏台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曾屡次修缮。现戏台主体结构为明代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塔多姿多彩,巧夺天工,宛如颗颗耀眼明珠,镶嵌在祖国锦绣大地上,绚美绮丽,溢彩流光,是中华民族用木石砖瓦、金银铜铁写成的历史。 塔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那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傲然形象,充分显示出物质结构的外在力量,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因而成了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建筑艺术品。 中国是世界上古塔数量最多、造型最丰富、文史价值最高的国家之一。史料显示,全国现存古塔3000余座,山西有580余座,约占全国现存塔数的1/5。 留存在山西大地上的古塔,如按类型,有以下六种:即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喇嘛式、金刚宝座式、经幢式。从时间上看,有北魏、北齐、唐、宋、五代、辽、金、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按其建筑材料又可分为土木砖石、金银铜铁、陶瓷制件等。隋唐以后建塔,由四方形改变为六角形、八角形,增加了塔的抗震性能。据力学测试,建筑物锐角部分地震时受力集中,易于震坏,而钝角或圆形受力则较为均匀,不易震坏。由四方形变为八角形是一种由方趋圆的过程,这对缓和塔体折角处内力的剧增,改善地基与基础受力状态都有好处。同时还具有减轻风力荷载的特殊作用。 塔起源于印度,梵文叫“窣堵波”、“塔波”。《大唐西域记》称作“浮图”。佛经上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