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近为风湿疹子所苦,爬搔不宁,夜不成卧,服苦寒剂稍可,惟未大效。已经三月有余,只盼秋凉,或可痊愈耳。” “吾归计早决,但西事未了,不敢恝然。” “能于三年内将甘肃、新疆事局定妥,不但国势强固,国计亦纾矣。届时悬车,于义有合,于必斯安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一、先秦海南岛为离耳国、雕题国 秦朝在南方开建南海、桂林、象郡是为两广、越南首次建立行政区划之始,秦之前,只有由当地人民建立的国。按《山海经·海内南经》称:“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虑”。这里的“离耳国”、“雕题国”,并排一起,我们认为和海南岛民族相类,即秦代以前,海南岛已有“离耳国”和“雕题国”。分述如后。  相似文献   

3.
聖字是由“耳”“口”“壬”三个字组成的.“壬”是天的九干之一,挺立于宇宙之中.就是精通事理,由耳听而知情,之后由正直的心,从口里说出来.  相似文献   

4.
一部罕见的象形文历书——耳苏人的原始文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苏人,自称“布耳日”,意为白石,后转化为“耳苏”。传说东方有一个白海,海浪滔天,但是有一块巨大的白石屹立不动,光芒四射。后来从白石中出来一个人,叫“米日吴纳日”,意为黑脑壳的人。同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富县统计局局长王峰交献给文物部门一件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封底),即“温酒器”,全器由炉体和耳杯两部分组成。炉底有4个侏儒支托炉体和耳杯,炉外侧有一手柄(已残)。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上托一耳杯。耳杯素面,圆环,大小与炉体对应。全器通高11,长14,宽10厘米,耳杯重160克,炉体重885克。器物结构精巧,铸工细赋,雕刻生动。这种镂刻四神形象的铜炉和耳杯,据有关资料表明,山东、山西、陕西的汉墓中均有出土,其名称叫法不一,一般称之为“酒器”或“温酒器”,有的称为“烹饪器”、“熏炉”、“烹炉”等,虽对该器名称叫法多样,但其用途无非两种,一种是以染色为名。有的人推测说:“染炉和染杯,同是古  相似文献   

6.
释臀     
1.“(?)”字考: 战国中晚期楚国枎比堂(?)大布(简称“枎布”)背文二字一般释作“七傎”,但末字仍值得认真考究。 此字左旁应作“尸”。《陶斋吉金录》5.3.1录铜耳杯一件,近年临淄商王墓地战国晚期齐国墓出两件铜耳杯,此三器铭末字与该字为同一字而略有齐楚文字地域差异。临淄两件耳杯末字右旁上半所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两种器形较特殊的生活用具——“双连杯”(或称“双连壶”)和“三耳杯”(或称“三耳罐”)。均为泥质陶。从外表看,“双连杯”像是一对陶壶粘合在一起,其腹部里面往往是相通的,制作非常精致,有的器物表面还饰以彩绘图案,或刻划各种动物形象;有的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史》2014,(12):32-33
有网友撰文,声称网络流行语“呵呵”最早起源于苏东坡,并举出三通书信为证。其一,《与鲜于子骏》:“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其二,《与文与可》:“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其三,《与陈季常》:“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相似文献   

9.
《文物》2017,(3)
<正>近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征集了一件铜簋,因铭文中有作器者“邢公”,故称之为“邢公簋”。此簋矮扁,有盖。器盖顶部有圈形捉手,近口部较直,并以子母口与器身相合。器身直口,圆鼓腹,最大径位于腹中部。腹两侧有环耳,环耳以单体兽作母题,兽的角冠贴附于耳  相似文献   

10.
“豆”字在今天是代表豆类植物,但在古代,它是一件盛东西的器皿,大多是陶制的,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品。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只是比杯子大得多,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耳有的无耳。  相似文献   

11.
阎泽川 《湖南文史》2012,(11):34-34
“豆”字在今天是代表豆类植物,但在古代,它是一件盛东西的器皿,大多是陶制的,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品。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只是比杯子大得多,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耳有的无耳。  相似文献   

12.
玉锥形器是良渚文化墓葬中的重要随葬品,它不但与琮壁共存于良渚大墓中,而且在良渚小墓中也时有所见。然而尽管玉锥形器是原始文化的遗物,可历史以来未曾引起过儒家文人的重视,不但传世品不多,也很少见于著录。究其根源,主要是前人对它的性质和作用不明,如清代学者吴大在《古玉图考》中,只是按照史料的记载,将它当作“塞耳之王真”来看待。嗣后,罗振玉在为《有竹斋藏古玉谱》作序时指出:“若塞耳之王真,非耳所可容”,虽对其持不同看法,然也只是提出或可是一种耳坠的见解。可见良渚文化中的玉锥形器在前人的眼里,不过是属于装饰品一类的蕞…  相似文献   

13.
“儋耳”澄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儋耳”澄闻@陈鸿钧$广州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9,(2)
在乍暖还寒的70年代末,那在全国上下早已响彻云霄、终在“文革”十年达到狂热的“万岁万岁万万岁”虽正缓息,但余音未尽,“声”犹在耳,此时王春瑜先生发表了《“万岁”考》一文,对“万岁”一词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5.
“仇生负俊才,善得丹青理。盛年遂凋落,遗笔空山水。至今艺苑名,清风满人耳。”诗中说的“仇生”便是明代中期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吴门四家”的著名画家仇英。  相似文献   

16.
管理 《美成在久》2023,(1):19-23
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饮具,其形状呈椭圆形,两侧各附一耳,呈半月形,像一双羽翼,故名羽觞,又名耳杯。“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使用耳杯饮酒,至西汉时期已十分普及,尤以漆耳杯为多,玉羽觞则极为贵重,即使诸侯王也未必能够拥有。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一件凤鸟纹兽面纹玉羽觞,可能是为了“称觞献寿”,也可能是刘贺用以饮仙露的玉杯,体现其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  相似文献   

17.
巨国青 《收藏家》2008,(4):31-38
(一)1978年,一件元青花天马缠枝牡丹纹兽耳大盖罐(图1)曾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一展峥嵘。30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其最完整的著录仅为:元青花“海马”牡丹纹兽耳盖罐,高41厘米。  相似文献   

18.
氏、氏、(土氏)、坻,诸字古通。段玉裁云。“氏,其字亦作(土氏),亦作(耳氏)。”钱大昭日:“(耳氏),古作氏”黄侃云:“氐即氏字。”此皆可证诸字互通。以上诸字中,氏字应是初文,但其字源如何,古今解者夥颐,岐见甚多,令人莫衷一是。今试以巴蜀地区的巢居文化现象作一新解。 许慎《说文》第十二篇下“氏”字云:“巴蜀名山岸胁之旁箸欲落者曰氏。氏(山朋)声闻数百里,象形,2声。”这句话中的  相似文献   

19.
稳坐西山,攻读马列,“全心全意—为公” 叶剑英顷刻之间陷入了更大更深的逆境。眼前看到的是满地满墙的“大字报”,耳旁听到的是“造反派”指责“老机”、“老右”的一片叫嚣声。但他稳坐西山住所,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继续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公开说:“大字报尽  相似文献   

20.
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文物陈列室现藏有汉印多方,今择三方精品介绍如下: 一、广明左尉印为铜质,方形拱钮。边长2.3×2.3厘米,厚0.8厘米。钮高1厘米,重43.5克。印面阴刻篆文“广明左尉”四字(图一),印在汉长安古城出土。据《汉书·霍光传》卷六十八(中华书局版第一九三页):“明旦,光闻之,止书室不入……,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文广明,都郎属耳。”(师古注曰:之,往也。广明,亭名也。属耳,近耳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