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汉家族法是用来调整家族内各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包括刑法、民法等,作为法学的分支,家族法既是国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法的重要补充形式,是国家对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家族法为国法所承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国法与家族法共同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这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侯继虎 《沧桑》2012,(2):24-26
复仇在古代社会及原始社会中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如何协调基于伦理关系而形成的"孝礼"和以国家统治为基础的"国法"之间的冲突,妥善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难以回避的问题。唐代立法者基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儒家思想,结合在当时社会业已形成的法律观念,就司法实践中的复仇问题及立法中的亲情与法律的冲突问题,引礼入律,为法律确立了一条解决礼与法、情与法冲突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武全胜 《神州》2012,(7):298-298
命题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验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信息来源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命题是教育测量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测试成败的关键。命题的动向直接制约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学习努力的侧重点,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命题原则,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使题目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一个好的试题,不仅能恰到好处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向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因而大家对试题的质量特别重视。但是,作为一道好题,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明确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5.独立性原则6.合理性原则7.时代性、实践应用性原则8.创新性原则9.正确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4.
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治理能力最为直观的体现。在国家治理理念、治理原则和治理方略的引领下,青海省委省政府以及基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因地制宜,探索"枫桥经验"本土化路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书写社会治理的"青海故事"。本文根据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实践,梳理了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八个坚持"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一、命题原则与意图试题按应届初中毕业生所用课程标准、现行教材和泰州市当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要求命制,力求体现数学学科本质,既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考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也考查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实践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做到有利于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是泰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实行闭卷考试的第三年。试题命制依然遵循泰州市教育局近年一以贯之的学业考试命题原则,即遵循课标、紧扣教材、重视能力、贴近生活、控制难度。2014年泰州市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毕业、升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14年考纲)是对这一命题原则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的具体解读。与2013年相比较,2014年考纲在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能力考查目标、考试依据、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等方面都没  相似文献   

7.
豪赌猛于虎     
《神州》2005,(3)
元旦、春节将至之时,中纪委专门发出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严禁党员干部以任何形式参加赌博,参加赌博的,应予以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到国(境)外赌博的,要从严惩处。"长期以来,我们赖以震慑出境赌博官员的,一为国法,二为党纪。然而,众多官员之所以有恃无恐,就在于他们的侥幸心理,认为跑到境外从赌桌上捞取利益具有"隐蔽性",远离社会监督,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从而逃避法规法纪的制裁。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加强法令的操作性与实施性,使反腐和禁赌真正成为一个系统化工程。  相似文献   

8.
"法"和"民俗"的关系是关乎社会治理、法律与民俗研究的重要议题。先秦时期,"礼""俗""法"是观察和理解古代社会的三种基本制度框架。法家学说很早就提出要用"法"去规范、治理民俗的理论主张,与法家理论形成对应的是,商鞅变法时期明确地将"错法俗成"的理论运用到现实,切实地改造了秦国的民风民俗。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秦政府将"法"作为社会治理框架,对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加以整饬,试图在统一帝国内部建构一种一元而同质的伦理共同体,然而此时"法"和"俗"的冲突仍旧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口译“命题联想”记忆训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能力是口译能力的基础,而词汇又是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因此,扩大词汇量不得不说是保证口译顺利完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命题联想"可以针对此问题给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城市中城管队与"走鬼"的"猫鼠游戏"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也被视为城市管理中的"顽症"。城管与"走鬼"的关系也长期处于"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胶着状态,当矛盾上升,冲突和流血事件便接踵而来。看到这些让人既愤怒、又心寒、更无奈的新闻,人们不得不深思,城管的执法范围和执法权限在哪里?为维护自己的基本生存而"有损城市形象"的小贩真的应该成为城管执法的对象?而这种尴尬执法与暴力抗法之间又应该如何调解?为此本刊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建勋。  相似文献   

11.
1947年国民政府完成改组后,蒋介石急切举行"行宪国大"代表选举。由于缺乏必要的民主政治条件,选举中产生了诸多纠纷。一是选举筹备中与民、青二党的名额划分,二是代表选举中的舞弊混乱,三是"行宪国大"召开时国民党签署代表不肯退让的难题。蒋介石游离于党纪与国法之间,试图加强对选举的控制,却无力劝说民、青二党顾全大局,无法压制党内反弹,政党内外裂痕扩大,选举不良习气在国民党内快速发酵,加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事后,蒋介石对国大选举的教训进行了反思,意识到党的建设是一切政治建设之根本。  相似文献   

12.
辽代的纪时法建立在中原历法基础之上,由于史料缺略,其记载多见于金石文字中,但其种类繁多、错误不断,究其原因,是碑志铭记的作者多为下层知识分子。辽代的纪时法由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和纪时法四部分组成。纪年法主要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还有十二辰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和生肖纪年法;纪月法分为:四季纪月法、序数纪月法、十二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律吕纪月法、专名纪月法及其他异名纪月法;纪日法共分为干支纪日法、蓂荚纪日法、月相纪日法和五行纪日法;纪时法有三种:地支纪时法、特殊的天干纪时法和干支纪时法。对碑志铭记中的纪时法进行研究,对了解辽代"纪时内容"作用巨大,也能纠正因碑石残泐而产生的误释现象。  相似文献   

13.
唐仲霞  刘梦琳  向程  邵利 《人文地理》2018,33(6):125-131
旅游社区治理与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多元主体和谐共生是旅游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共生理论,选择青海省两个典型社区为案例地,将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游客和旅游相关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定量评估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模式,通过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理论模式,力求把旅游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研究从"消极或积极"的态度研究转向各主体"共赢关系"的格局研究视角。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旅游社区治理主体之间:①均存在正向共生关系;②相互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③共生关联的紧密程度有别;④不同旅游社区的政府、居民、企业和游客等共生主体相互之间均属于正向共生模式。其中,湟中县塔尔寺景区为核心的旅游社区是CRGT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为核心的旅游社区是RGCT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14.
秦代"家罪"作为家庭内部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连坐"为前提,以"同居"为条件。犯罪类型仅限于"父子""主奴"间的杀伤罪和盗窃罪,"父杀伤人及奴妾"中的"人"是指"子女","父"杀伤父母和妻子的犯罪行为不属于"家罪"。"家罪"的立法思想不是源于儒家的"容隐"制度,而是来源于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立法原则遵循着"国法至上"、对死者及家属不追究刑事责任以及确保在籍"户数"等原则。"家罪"的实质,是国家在建构社会秩序过程中,在有限资源的配置下,以层级递进的方式把法律渗透到个体小家庭,进而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体现了帝制早期法律专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治理转型的当下,行政综合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日益成为考验政府治理智慧与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城市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及改革工作已经推行了十几年,各地在执法机构设置、执法权限划分整合、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和执法机制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及效能的提升。但是,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的基本内涵及现状入手,对于现阶段各地综合执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加以剖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科学完善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柯林武德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其史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因应于实证主义史学传统重视原始史料与恪守价值中立原则,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命题体现了理性主义特点,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历史学家而非史料置于历史知识建构的中心,认为理性分析历史事件的关键是发现人类历史的目的性。不同于学界的唯理性主义指责,柯林武德在历史认识过程中,既注意到理性(目的),也没有忽略理性所依托的情感构境。尽管柯林武德做出的基本情感与非基本情感区分并未妥善解决历史认识中理性(客观)与情感(主观)的关系问题,但他围绕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论题进行的相关阐释体现了其辩证的、理性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17.
肖可 《区域治理》2021,(2):143-145
认识黄河流域水治理问题的历史、现状和挑战,是当前与未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历史时期和近现代黄河水治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黄河水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黄河水治理的"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吕微 《民俗研究》2016,(4):5-19
发源于熟人共同体和陌生人社会的熟人原则,不同于陌生人原则,前者是理论民俗学的认识对象,后者是实践民俗学的思想对象。熟人原则是主体归纳熟人共同体、陌生人社会的经验现象而客观地抽象的实用性、经验性知识(包括肯定性命题和否定性命题);陌生人原则是自由主体先于熟人共同体、陌生人社会的经验现象而主观地所与的实践目的、实践态度的道德理由即道德原则的先验知识(肯定性命题)。熟人原则也可以被用作实践的准先验原则,即经验性理论知识作为准先验知识的非道德性、实用性实践使用,由此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心意"(柳田国男)民俗,即基于经验性知识-准先验原则的实用性心意民俗,以及出于先验知识-先验原则的道德性心意民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突破《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改变教材体系的不完备性及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的落后性,立足于创立全新的电子商务法课程教学模式,以"6+2+2教学模式"为主导,即把电子商务法的课程体系划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双语教学和电子商务法律实践环节三个模块的有机结合,其课时比例分配为6:2:2。以"3+2人才培养模式"为定位,"3"即"3基",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即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力图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适性的电子商务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郑媛媛 《黑龙江史志》2013,(23):133-133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揭示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机制、生存发展方式及客观基础,说明了实践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本文以字面意义上的理解为切入点,分别从对"全部社会生活"基本条件的探讨、对实践本质的把握以及对"社会"在本质上的理解这三个方面对该命题做了详细的阐述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