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冷战肇端,杜鲁门政府就确定了"使用除战争以外一切手段削弱共产主义"的全面冷战战略,并为其后历届政府所沿袭。在东西方对抗的背景下,宗教亦被美国心理战政策制定者挑选出来,成为其团结中间地带国家、反击共产主义的冷战武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为遏制中国而对东南亚佛教国家实施了心理战项目,该行动的理论基础、政策目标、方法手段及其成败得失充分展现了美国以各种手段争夺中间地带国家的冷战历史。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与海湾地区国家关系的发展深受国际体系、地区格局的影响,同时也与自身外交战略的调整密不可分。在冷战时期,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深受冷战体制的影响,海湾政策主要取决于中国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海湾地区格局变化和中国自身的战略调整对中国的海湾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与1958年革命后的伊拉克建立了外交关系;70年代,开  相似文献   

3.
<正>1999年3月15日,中国修改《宪法》第五条,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第一款,法治成了宪法的内容。可是,在中国,纸面的东西要转化为现实是极其困难的。一个主要阻力就是"不能放弃国内和国际的阶级斗争"。十多年来,周永康掌握政法大权,以维稳和反对颜色革命为借口,践踏法治,留下许多劣迹。更令中国在世界蒙羞的是:2013—2014年间,一些人明目张胆丑化和妖魔化宪政。在各界  相似文献   

4.
作为"缓和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尼克松政府对东西方贸易政策做出了战略调整。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指导下,尼克松政府不仅全面推进和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以及同中国的贸易,而且从一般商品物资的"自由化"进一步扩展到战略性的技术贸易领域,放宽和取消了对巴统战略性敏感技术所实施的严格出口管制的政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是尼克松时期美中和解的具体表现。在美国取消对中国贸易管制、取消巴统对中国的战略禁运以及取消"中国差别"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从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些先进设备的引进、建设和投产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政策、技术和物资的基础,打开了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华夏民族与国家的演进和互动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古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及民族意识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深层价值结构,同时也导致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地缘与民族地缘的特征。它使中国在国家与民族认同上呈现重要特点:即族别上的兼容性、民族统一与国家安全的一致性、文化的开放性。近代以降,传统家天下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受到严峻挑战,其认同观念面临断裂和重新阐释、再塑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国家统一思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元康 《安徽史学》2004,20(4):78-84
陈独秀的国家统一观经历了前后截然不同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他主张国民党、进步党、北洋官僚三大势力平分政权,实行联邦制以结束国家的分裂状态.这一时期陈独秀对国家统一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肤浅的乃至于错误的.第二阶段,陈独秀的国家统一观发生了质的变化,提出了通过人民革命方式,打倒帝国主义与军阀,最终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等系列观点,从而构成了关于国家统一的完整的思想体系.陈独秀的国家统一观虽存在若干失误,但与同时代人比较,仍不失为最激进、最彻底、最可行的国家统一观.  相似文献   

7.
一、冷战前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消极态度战后初期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斯大林采取了消极冷漠的态度和立场。除了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外①,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苏联在雅尔塔体制范围内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保障建立在雅尔塔协定基础上的苏联在远东和中国的“权益”。战后初期斯大林的大国合作政策是:在雅尔塔体制基础上维持与西方国家一定程度的合作,暂时抑制甚至停止对外国革命运动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基本上满足了苏联在领土、安全和势力范围方面要求(包括在远东的要求)的雅尔塔体制,就是与西方国家合作与妥协的…  相似文献   

8.
当一些西方国家企图用"颜色革命"颠覆普京政权的时候,克里姆林宫的一位谋士站了出来,打响了一场新的"莫斯科保卫战"……  相似文献   

9.
独联体国家的丝绸之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独联体国家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俄国的一代又一代东方学家。东方学产牛于近代初期的西欧,长期以来为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服务。由于东方学以研究亚洲、北非各国的历史、语言、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民族学乃至这一广大地区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内容,这就必然涉及到丝绸之路研究。东方学在俄国的兴起虽比西欧要晚将近两个世纪,但因俄国地跨欧亚洲,它在发展东方学研究方面具有西欧国家所不及的地缘条件,故俄国的东方学尽管起步较晚,发展却相当快,其成果也令世人瞩目。对于我们中国的丝绸之路研究者来说,俄国历代东方学家的研  相似文献   

10.
传统国家时期的边疆多被视为"地理偏远的边缘地带、拱卫核心的缓冲地带、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带、文化迥异的遥远地带"。随着近代以来领土属性的转型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中国开始由模糊的、不确定的、"有边陲而无边界"的传统边疆观向以国际性条约分界定疆的现代边疆观转变。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支援边疆建设,从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到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再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有机互动为边疆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也为边疆地区超越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边疆形象提供了时代契机。"超越边疆"便是在"一带一路"、全球化以及现代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基于多民族国家边疆地区客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基础,在均衡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将边疆地区提升至国际合作前沿区、国家战略纵深区、经济增长潜力区的高度,实现国内各地区更为紧密的联结和整合。  相似文献   

11.
郭辉 《安徽史学》2013,(1):56-63
现代国家仪式作为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政权合法性建构的重要工具和措施,有其产生背景与契机,中国传统礼仪、节日文化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本土资源,而随着近代中国逐步开放,西方现代仪式知识的传入及传播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域外资源。民国成立为现代国家仪式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利用国家仪式操演,昭示新民族国家、新政府成立,并提供正统与道统支持,构建"革命"与"共和"作为民国"新传统",为新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持。国家仪式及其政治文化,从传递社会记忆、维护政治秩序、构建文化传统、动员社会等方面形塑、表达和强化剧烈转型的民初社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认同首先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同时也属于政治的范畴。民族认同的政治表达有多种形式,主权国家、国籍、国语等只是民族认同之政治表达的外壳,具有普世性价值观的民主才是其核心。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实现民主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这就是民主的民族性,只有民族性的民主才是民族认同可接受性的政治表达。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是美国藉“民主化改造”之名用美国的种族政治手段推行的一种“新帝国范式”。  相似文献   

13.
《攀登》2016,(1)
中国国家安全内外界限日益模糊,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多样,强化国家安全战略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建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契机,中国决策者提出综合国家安全观,致力于创新国家安全观,调整国家安全布局,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本文剖析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变革和综合国家安全观提出的创新意义,指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总体战略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强调完善顶层设计、创设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重要性,以及奉行底线思维、完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如下建议:冷静客观判断中国国家实力;全面表述中国国家战略利益;深入研究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审慎评估中国国家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4.
胡瑞华 《人文地理》2010,25(5):108-111
冷战结束以来,美俄间以主权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地缘政治竞争一直在进行着。美俄间的地缘政治空间之争主要表现在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和在独联体地区的渗透。而俄罗斯为了防止其在欧亚大陆战略生存空间被挤压和近邻地区被分化,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对、抵制措施,以防地缘政治空间被进一步削弱并力图为俄罗斯未来重新崛起保留一定的地缘政治空间。作为战略博弈优势方的美国的地缘政治政策主导着美俄关系演进的进程和张力。  相似文献   

15.
"加快边疆发展"是中共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和规划边疆发展,使得陆地边疆发展问题前所未有地凸显,体现了国家决策层对边疆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边疆的治理和发展对国家发展目标的意义空前上升,具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并越来越具有刚性制约的特征。在此条件下,要实现"加快边疆发展"的目标,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格局,立足国家发展的全局,制订国家层面的边疆发展战略,构建起推动边疆发展的制度框架,投入更多的资源于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在新视野、大格局、大战略、大行动的推动下,以邻近边界的市州级行政区域为空间范围实施边疆发展战略,解决好制约边疆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边疆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科技革命以来,国家科技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科技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国防建设战略阶段(1949~1977年)、经济建设战略阶段(1978~1994年)、科教兴国战略阶段(1995~2005年)和创新型国家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中国科技政策演进的总体趋势呈现出五个鲜明特点:从供给主导式政策变迁向需求引导式政策变迁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交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有多次大的外交政策调整.与对美、苏主要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不同,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更多地表现出连续性.在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时,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这些国家群体中的一员,而且常常把这些国家当做一个整体看待.但实际上中国与这些国家内部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与主要大国,特别是美、苏关系和中国战略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呈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当代东北亚地区国际格局形成的一个起点。从政治思想史的若干范畴来探讨日俄战争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诸如帝国和帝国主义、东方和西方、民族主义和宪政革命、亚洲区域主义、战争中的超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等等,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取得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发展和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在现代化进程中,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改革、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而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转型中导致社会矛盾时,解决矛盾的方式不一,其中当以改革和革命为主,当改革不足以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之时,革命便不可避免。19世纪中叶的俄国便开始面临着改革、革命相互交织这样的困境。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大改革",期求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现代化的道路绝不平坦,改革并不等于现代化,革命也绝非最佳道路,改革与现代化也并没有避免革命的发生。本文从改革、革命与现代化的角度来评析亚历山大二世的这次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前近代东亚地区的历史场景下,以北方游牧族群和政权与南方农业族群和政权之间为主的互动与凝聚,不仅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圈,而且也构建了被后世称之为"东亚秩序"的政治格局,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有关该地区特别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民族与文化生态的独特思想、观念与叙事话语体系。近代以来欧美列强的入侵及其主导的近现代国际秩序,则打破和取代了传统的"东亚秩序"政治格局与思想体系,并试图在西方政治传统和强势学术话语体系之下解构与重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实现其所构建的"去中国中心主义"。在此情况下,立足前近代东亚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多民族国家疆域自身的演变历史、思想基础、制度体系与政策实践等四个层面总结、提炼与构建自成体系的本土疆域理论与学术话语体系,不仅为我们与西方学术界展开客观而平等的学术对话提供了基础与可能,而且对建设中国特色的边疆学学科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