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湖北省总督张之洞,奏准铸当十铜元,与制钱相辅而行(是年,清廷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铸福建、广东铜元)。从此,各类湖北省铜元在省内成为重要的辅币,流通了近三十年之久。湖北历代均设置监、局鼓铸铜钱。清初,归并铸局。本省只留下省城武昌一局。雍正以后,称宝武局。清末,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创立银元局、铜币局,宣统二年(1910年)由铜银  相似文献   

2.
浅谈山西开国纪念铜币张培林民国伊始,各省又纷纷铸币,孙中山先生深感铸币事关重大,遂于民国元年3月9日“临时大总统令”中指出,“查币制改良,新民耳目,自属要图……其余通用新币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所以民国初期,各省所铸开国纪念铜币,其基本图案多为嘉禾图和双族图,最初的“双旗”,为“十八星军旗”和五色国旗,其后改为国民党党旗和国民党政府旗。据史科记载,民初铸造开国纪念铜币的省份主要有:湖北(武昌造币厂)、江苏(南京造币厂)、安徽(安庆造币厂)、湖南(长沙造币厂)、河南(开封造币厂)及山西(太原造币厂)等①。但何为山西所铸开国纪念铜币,却不大清楚。笔者在铜元收集中,偶遇一品(图1),面值为“壹枚”,直径2.78厘米、厚0.15厘米、重6.5克,铜质略黄。虽品相不精,但图文均能清晰,正面中央铸竖读“壹枚”二字,左右嘉禾环绕;背面中央为双旗图,分别为十八星军旗和五色国旗,上缘铸“中华民国”,下缘铸“开国纪念币”,左右两侧为“卷草花”。笔者认为,此币应为山西所铸之开国纪念铜币,是山西机铸铜币的初铸品,铸造时间应在民国七年(1918)以后。理由有三:民初各地所铸开国纪念铜币,目前仅面额十文者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铸铜币,前后不过40余年。然其版别之多,令人咤舌。余多年着意收罗,所获颇丰。近年又屡蒙在皖藏胞鼎力相助,得益更深。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湖北省铜元以其制作精美,数量众多,版式复杂,流通广泛而闻名全国。同时,又以制造铜元厂家最多,规模最大,品种齐全,铸量最多,铸期最长,设备最为精良而被世人称赞。多年以来,湖北铜元常常为国内外铜元研究者所重视,更深受钱币  相似文献   

5.
西藏铜币是指旧西藏地方政府发行的在藏区流通的铜质货币,是藏银币的辅币。西藏铜币始铸于公元1909年,1953年停铸。笔者有幸得到一批(共十一枚)品相较为精美的藏铜币,按发行年代分为1927年版“雪冈”、1936年版“新雪冈”和1949年版“雪阿”三个版别。为了解铜币的保存现状、成份组成和制造工艺,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金相显微镜作表面锈蚀产物、表面成分和显微金相分析。1实验部分:1·1样品介绍:样品分1927年版(五枚)“雪冈”、1936年版(五枚)的“新雪冈”和1949年版的“雪阿”(一枚)共三个版别。取四枚样品,记作ZB-1(1…  相似文献   

6.
近代四川铜币考黄友良四川铸造铜币始于西汉。《史记》、《汉书》之《幸传》皆记汉文帝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公孙述据蜀时,“废铜钱,置铁钱官”①。刘备获益州后,用刘巴之言,铸直百五铢钱②。成都南较场侧502厂工地曾出土直百五铢钱,即...  相似文献   

7.
精制纪念铜币是指我国纪念币生产初期发行的11枚纪念铜币,这些铜币在我国发行的纪念币中,属于金银纪念币系列。其中中国熊猫铜币属于中国熊猫金银币系列,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铜币、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纪念铜币和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纪念铜币属于奥运及体育运动题材。  相似文献   

8.
程兴强 《中国钱币》2016,(4):51-54,6,9
正自从有了古玩收藏,便有了真伪鉴别。但凡稍有阅历的收藏者都有过买到赝品的时候,对待赝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仔细地研究,找出破绽,还原历史。川陕苏维埃铜币,从上世纪80年代国内收藏热兴起,仿冒伪品便随之而来,一些奸邪小人和不法商贩为着蝇头小利在仿造时手段用尽;在骗销上他们花言巧语,机关百出,为着将伪品兜售给一些粗心的钱币收藏者和研究者而不择手段。川陕苏维埃铜币辨伪,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针对钱币爱好者的收藏,还是货  相似文献   

9.
徐明 《中国钱币》2008,(2):72-73
对于机制铜币的收藏,我们一直热衷于版式的研究和探讨,而对于原光机制铜币的讨论却是相当的少。这里本人就对原光机制铜币的收藏发表几点看法,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朋友指出并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和西藏铜币照片的基础上,介绍了西藏铜币发行的原因以及发展的概况。西藏铜币的不断发展是科技进步推动的,同时也见证了西藏人民同中国各族人民积极改革,抵制西方列强侵略。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金属文物来说,金相研究、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溯源分析等方法已经十分成熟,但都需要对金属本体进行破坏性的取样。因此近年来通过对金属锈蚀层分析来获取相关数据的研究越来越多。由于拉曼光谱对于铜氧化物及其结晶度和晶粒大小非常敏感,NoemíMontoya等尝试使用拉曼光谱分析铜币锈层来区分铜币。该研究选取了1905年前各省局铸造的"光绪元宝"十文铜币;1905年后户部和各省度支部造币分厂铸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辛亥大汉铜币是泉界公认的十大名珍币之一。在已出版的铜元资料中,编著者虽对此币有过拓样及简短介绍,但尚未见到真伪实物彩照的对比。江西辛亥大汉铜币,铸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至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之前这暂短的80天,当时因"中华民国"国号尚未确定,故称名"大汉",是辛亥最早期的铸币。尽管此币流通领域小,时间短,但传世仍有伪币出现。本人藏此币3枚,经鉴定,真币1枚,假币2枚。现将真伪币实物原大照片及识别所见敬奉给泉友,  相似文献   

13.
由高文、袁愈高编辑的《四川历代铜币图录》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32开本,按实物原拓收录了四川铸行的铜币、压胜币约150种版式,并注明其重量、特征、评极等。定价每册三元、另收邮费三角。订购二十册免收邮费。订购款请邮汇:成都市四道街省中医研  相似文献   

14.
<正>西藏铜币的式样和纹饰具有浓厚的西域特色,在中国钱币史上独树一帜,为研究西藏货币史、经济史、政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主要讨论西藏铜币上的主要纹饰,研究其形制演变、宗教象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理位置、民族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西藏地区形成了特色迥异的货币种类和体系。西藏铜币是西藏噶厦政府在藏区发行的流通货币种类之一,它是藏银币的辅币。藏铜币是在引进了先进的机制铜币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有着高水平的制造工艺。而且藏铜币在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西藏铜币作为一种重要的钱币形式存在将近五十年,但在历史文献资料及目前有关西藏历史研究中关于藏铜币的制作工艺研究更是很少提及。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几枚西藏铜币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析,以期揭示西藏铜币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6.
正盛世收藏,以物证史。拙作《民国陕西铜元研究》~([1])从实物的角度,首次发现和确定了汉中孙蔚如、赵寿山制造(以下简称"汉中造")民国陕西二分铜币的传承脉络和制造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又确定了镇巴王三春制造(以下简称"镇巴造")民国陕西二分铜币的系列和特征,据此推断出川陕苏区仿造民国陕西二分铜币的具体系列;根据川陕省苏维埃铜币的制造风格和工艺特征,进一步确定了川陕苏区仿造民国陕西二分铜币的具体系列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早春,笔者收集到从焉耆(古称察力斯)传人的熟坑传世钱,貌似鼓状红铜币数十枚。粗略的看去,还以为是常见的莫卧儿帝国铜币。手拣过眼后,察觉到其钱径小而敦厚,面部的铭文为简单的察合台文,徽记符号与以往确认的叶尔羌汗国小铜币较同。另外,还有其前朝察合台汗国钱币上的饰纹也出现在该币上。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以《罕见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连环混配铜币》为题,介绍过8枚铜币连环混配的情况,原文刊载于《中国钱币》2014年第3期.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版式研究的不断深入,连环混配现象逐渐全部浮出水面,混配链群十分复杂,可以说创造了机制币混配现象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我县长华公社牛步河大队第八生产队陈双贵、陈同贵两兄弟,今年二月下旬,在修建住宅挖掘屋基时,发现一个陶质古坛,当即一面保护现场,一面到县文化馆报告。经专业文物人员开坛验看,坛内装的全是古铜币。其中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铜币均有,共六百三十余斤。为了表彰陈双贵两兄弟,洛阳行署文物  相似文献   

20.
清朝末年,湖北造币厂以其精良的设备,雄厚的实力,造了大量的铜元,制做精美,版式繁杂,尤以当十钱居多。中心“鄂”二文、二十文为试铸币,均系红铜质,存世不多。笔者集得一枚黄铜质中心“鄂’二十文大清铜币。该币铜质精良,铸工精美,直径34.2、边厚2.6毫米,重匕.4克。把它与红铜质中心“鄂”二十文币相比较,文图版式全无差异,红铜币直径34.3、边厚2.3毫米,重14.8克。黄铜币较精美,轮廓深峻,略重,边较厚,为铜元样币的主要特征。湖北发现‘鄂”字二十文大清黄铜币@徐国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