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丁秀萍 《攀登》2008,27(5):96-99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并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西宁市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科学高效的筹资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2.
马亚栋 《神州》2012,(15):1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其中的一个举措。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农民因生病导致贫困的局面,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5期刊登了岳谦厚、贺蒲燕的《山西省稷山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述评(1949~1984年)——以太阳村(公社)为重点考察对象》一文(以下简称岳文),作者以地方档案为主要资料来源,基本史实并无争议,但对于作者据此提出的部分观点和结论,笔者认为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迅速瓦解,覆盖率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90%下降到1985年的5%。90年代初开始,党和政府努力恢复合作医疗,但重建工作一再受挫。农民自费医疗的境况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003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台,这是又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几年来的试点和推广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符合我国的实际,对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各方力量的整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今年66岁的覃祥官思维敏捷,举止洒脱。提起他早年创办合作医疗,从农民到厅长又辞官还乡的曲折人生,老人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相似文献   

6.
集体化时期的合作医疗制度始终坚持缓解农村医疗困境的大方向,通过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进行医务人员"在地化"培训以及坚持"预防为主"等方式,让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农民有了制度化的健康保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的政策倾向,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推动缺一不可。而这些因素发挥作用,又必须以集体经济为依托。虽然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基层干部及赤脚医生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等问题,但其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是共和国医疗卫生史上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张玉龙 《沧桑》2009,(1):129-130,132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进行,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运用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各种史料进行深入剖析,已在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特点、兴衰、主体行为及与社会历史变迁的关系等层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梳理与评析,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8.
石武英 《安徽史学》2021,(6):136-143
1954年江淮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疫情,各种流行病相继发生,且患病率、死亡率很高.面对这种情况,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立即成立专管机构,动员公私医务人员积极抗疫;各级卫生部门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大规模卫生防疫运动;各级政府在灾区适当推行免费医疗,积极救治灾民.由于采取了有效措施,大大减轻了灾民的疾病痛苦,患病率明显下降,客观上为灾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瑜 《神州》2012,(26):255-255
阿合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牧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0.4%,自2006年阿合奇县推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保障范围持续扩大,新农合医保作为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享受到自治区惠民政策的好处,本文对阿合奇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现状进行实证调研后,就今后完善新农合医疗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普 《百年潮》2012,(11):50-5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合作医疗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创立的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原东北各省采用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的办法,也建立了一批带有合作性质的基层卫生组织。但是,真正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1955年前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保对象是农村困难群体中最缺乏生存能力、最需要帮助照顾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五保供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来,在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大致历经了三次模式的更替:1956~1978年主要依靠集体公益金运行,是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组织实施的集体供养模式;1979~2001年是以村提留和乡纹筹为其经费和实物来源的集体供养模式;2002年以来以国家财政供养为主,集体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帮扶为辅的现代社会保障模式。这三次模式的转变,既是我国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与五保对象供养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也是五保供养从村民互助自养式的供养模式转变为由政府公共财政负担的财政供养模式的过程,又是探索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华洋义赈会的农村合作运动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洋义赈会为防救农村灾害,为复兴农村,而倡办了农村合作社。这逐渐为其他注重农村的团体所仿效,从而形成了民国时期的农村合作运动。该运动中,华洋义赈会的成效最为突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65年,我国广大农村还没有彻底改变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围绕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建设目标,卫生部长期将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在城市,为此,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这不仅是毛泽东始终坚持的群众观点和对官僚主义作风深恶痛绝的反映,更是出于他对当时战备形势的考虑。“六·二六”指示的贯彻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巡回医疗的深入开展和合作医疗的推广与普及,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今天重提这一指示,对于审视当下的医疗卫生改革,加快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 campaign of rural reconstruc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period was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traditional countryside. It establish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is a key issue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attempts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connect the two. In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t promoted the system of democratic autonom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t advocated a joint-stock system with enterprise and market featur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armers’ quality, it tried to equip the farmers with basic modern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he characters above show a pattern of relatively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with modern significances. Translated by Li Dan from Jindaishi Yanjiu 近代史研究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2006, (4): 95–110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山西老区农村合作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何种制度安排来推动和保障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时农村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山西老区的农村合作制度变迁是这一历史变迁进程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山西老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级社适应了当时的农民心理和生产力条件,但在向高级社过渡的时候,由于存在把合作社和集体化等同起来的思想,在方式方法上违背了自愿、民主等原则,出现了严重的"四过"问题,结果虽然高级社顺利建成,但并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制度性促进。  相似文献   

16.
1958年上半年至1961年6月,河北省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彻底终结的曲折发展历程,其命运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农村公共食堂在河北省蓬勃兴起;随着大跃进的中止,河北省农村公共食堂也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7.
Using material from a survey and excavation project in central Sici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lexities of understanding the material effects and archival data related primarily to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century rural landscapes. Although it is possible to frame the relevant processes in terms of resistance and capitalist relation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o understand this material with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aspirations and values related to the various overlapping as well as competing social groups with interests in the countryside, including large land-owners and institutions, leaseholders and their associates, small landholders and landless peasants.  相似文献   

18.
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不但促使了农户对劳力分配的调整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存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而且也影响农户收入的变动。农村工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农村及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确可由农村工业化之发展来达成。中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总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便来源于农村工业化 ,即乡镇企业的发展及相关农业的发展。在目前状态下 ,要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要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乡镇企业内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