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望生 《文物》2012,(6):95-96
2008年7月中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白桦林间考古队在距汉长安城宣平门外东北方向约800米处的白桦林间工地Ⅶ区T202方第三层的汉文化层,发掘出土了一件铜虎符的左半部,伴出的文物还有西汉时期的陶质建材残块等。虎符为铜质,虎作伏卧状,双目圆睁平视,立耳,口微启,卷尾。长5.7、高2.5、厚1.1厘米。  相似文献   

2.
徐畅 《四川文物》2012,(4):51-58
西汉长安城的宫殿区和高官贵族宅邸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作为皇城的未央宫和市里百姓居住区是严格隔离的,而未央宫北阙,则是吏民上书、官员奏事、使节谒见的场所,是连接皇帝与官民,将民情、社会动向、公众舆论通达于上的一处信息沟通空间。这一功能,与北阙较为开放的地理位置有关。诣阙上书是下情上达的主要形式之一,北阙亦为汉王朝实施外交威慑的场所。西汉有数次吏民大规模集体诣阙活动,推想北阙阙前应有相当广阔的空间以容纳多达数万人。  相似文献   

3.
4.
钱彦惠 《考古学报》2020,(2):161-176
<正>目次一汉长安城内的市场二汉长安城周边市场三汉魏洛阳城的市场两汉是都城规划发展的重要时期,设计时开始有意地把东周以来诸国都城中不甚固定的市场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新的考古发现为了解这一时期市场布局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辨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两汉时期的都城布局。汉长安城有计划的考古工作始于1956年,初期通过对遗址的勘探发掘,揭示了汉长安城  相似文献   

5.
由于长安城在有唐一代城区无大规模的扩建 ,土地无明显的增加 ,故城内各种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过程 ,可以看出长安城内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和趋势。通过研究发现 ,官府用地、寺观和私人住宅园地这三种土地利用形式在互相转换过程中 ,最主要的一种是大量的私宅变为寺观 ,而这些转变过来的寺观绝大部分分布在长安外郭城的北部 ,从而促使长安城重心的转移 ,导致整个城区的格局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3年10月,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文物调查研究室组成调查组,对三原县嵯峨乡天井岸村的古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几组西汉大型建筑群的轴线竟与汉长安城南北轴线相合。调查结果证实,西汉时期曾经存在一条超长距离的南北向建筑基线。这条基线通过西汉都城长安中轴线延伸,向北  相似文献   

7.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约十五华里。在西汉长达二百多年时间里,这儿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会。其营建规模,可与西方的罗马城相媲美。汉长安城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结构合理,奠定了我国历代都城的基本形制,具有深远的影响。昔时的宫廷楼阁早已  相似文献   

8.
论西汉的内朝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内朝的出现是皇帝专制发展的产物。具备内朝官资格的官员大致有将军、大司马、领尚书事、光禄勋、司隶校尉、大夫、博‘、给事中、诸吏、诸曹、侍中、散骑、等等,而他们自身与内朝的关系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9.
西汉的都城长安,在今西安市区西北约十公里处。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前202—24年),这里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这里为起点,横越当时的西域、波斯,渡海直达欧洲大陆。长安城和西方的古罗马相峙媲美,是当的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汉长安城所处的陕西关中地区,"东有殽函之固,西得巴蜀之利,沃野千里,扼天下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公元前204  相似文献   

10.
汉长安城东南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长安城是在秦时离宫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九十余年的建设,直到汉武帝时经过大规模的修建扩充才算完成。长安城内由南而北,大半被未央、长乐、北宫、桂宫、明光宫等宫殿楼阁所据。北部一隅之地还分布着东西九市和手  相似文献   

11.
汉长安城八街九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辅黄图》卷二引《三辅旧事》说:“长安城中八街九陌。”《太平御览》卷一九五引《汉宫殿疏》亦云“长安有八街”。“八街九陌”究竟何指,古今学者皆有阐释,但因文献资料所限,其间歧异良多,笔者对此亦有不同看法,谨在此提出,希望能有助于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不当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隋初兴建大兴城 (唐称长安城 )时 ,充分利用“入水绕长安”的丰沛水资源 ,从城东、城南引水、氵 水、氵交 水修凿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引水入城 ,萦回曲流于坊市、官署、寺观、宫苑间 ,以供全城生活及环境绿化用水。唐以后 (可能从唐中叶 )各渠道陆续湮塞。近几十年来 ,清明渠遗址断断续续有所发现。本文从历史地理角度对隋唐长安城清明渠的流路、历史功绩、遗址现状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2,(4):45
汉长安城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包括建章宫等遗址,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1949年后,各级政府及部门不断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划定保护范围,严格控制遗址范围内的基本建设工程。本书为1949~2010年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与西方的名城罗马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国际都会,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历代都城中,汉长安城居有特殊的地位。在最初的统一帝国首都秦咸阳被渭水的浸蚀而大部分毁坏的今天,汉长安城是能对其全貌进行调查研究的、最古老、最大的城址,其中保存有的独特宫殿布局,不易同其它都市遗迹比较。故是一座难以简单套明《周礼》模式中的“都城论”而常使人感到困惑都市。  相似文献   

16.
汉长安城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长安城门的讨论,在后来的一些书中有过不少记载,但对各门位置及名称等问题多不统一,尤其是关于个别门名的来源,更是众说纷纭,矛盾不少。近人也渐注意这个问题,如陈子怡先生就曾作过专文论述,研究比较详细,但一些长期存疑的问题,仍未廓清,或者有误。本文拟在陈先生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或有助于研究汉长安城者。谬误之处,请方家指正。关于汉长安城的修筑问题,《史记》、《汉书》虽有记载,但比较笼统。其它各书所记,也是臆说,陈子怡认为“西汉之城为正方形”之说,也属欠妥。还有一些问题,我在《汉唐长安城建筑设计初探》一文中  相似文献   

17.
<正> 宋敏求《长安志》卷七记载:“皇城之东尽东郭东西三坊,皇城之西尽西郭东西三坊,南北皆一十三坊,……每坊皆开四门,有十字街,四出趣门。皇城之南,东西四坊,……南北九坊,……每坊但开东西二门,中有横街而已。”现代考古发掘也表明唐长安城各坊四周都筑有坊墙,除朱雀大街两侧的四列  相似文献   

18.
毛潜 《中华遗产》2021,(4):32-37
从乾陵开始,在帝陵的营建上,唐人赋予了其另一重含义:模仿生前居住的长安城与宫城。乾陵作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的陵寝,是规模最为宏大的唐陵之一。站在乾陵景区的入口,向北望去,只见两座参差而布的小山。  相似文献   

19.
汉代宫省空间分宫中、殿中、省中(即禁中)三大区域。西汉未央宫最核心区域位于未央宫内的北部,包含温室殿、椒房殿、掖庭、少府下辖官署等所在的禁中,也包含禁外以承明殿、承明庐、石渠阁、天禄阁、兰台、金马门所在的殿中。未央宫第2号建筑遗址位于前殿、宣室殿以北,应为皇帝寝殿,即温室殿。石渠阁位于殿中的西北部,而兰台与承明庐则在其以东不远处。承明殿位于殿中北部区域,且在兰台以东。  相似文献   

20.
西汉王朝首都长安城遗址,自1956年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以来.又大体搞清了其布局结构.汉长安城南部东西并列有长乐宫和未央宫,二宫之间为武库.城址中部,未央宫之北,自西向东依次有桂宫、北阙甲第(达官显贵居住区)和北宫,长乐宫之北为明光宫.城址北部为市场和里居,市场主要为东市和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