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密的点,静静地扎,当一个简单动作重复无数次,双手甚至有了运势有了节奏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场极为精彩的表演,这些手以集体的形式出现时,那便是粉墨登场的一台好戏,. 扎染,古称“绞缬(xié)”,跟蜡缬、夹缬、灰缬一样,都是用“防染”的方式呈现花纹.最初是在丝绸上,后来多以棉布为主.唐代僧人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解释“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此处的缬指的就是绞缬.大概古今皆如此,比起其他三缬,绞缬更易上手:用线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因此,扎染成为时下最盛行的“蓝染体验”方式,比蜡染、蓝印花布、夹缬都要省时省工,也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蓝印花布,在宋、元时称“药斑布”,明、清及民国期间成为百姓的传统服饰。《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1208~1224)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灰药而染色、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作被面、帐帘之用。”蓝印花布也因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故而它能历几千年而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3.
丝绸印花古代名叫"染缬",加工技术种类多,各有不同名称,后来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宋元时就材料说名"药斑布";就染法说名"浆水缬"。转用到棉布印染,成一般性流行商品时,必然是在明代松江棉布大量生产以后,但其发轫也许会早至公元前,可联系到西南地区织作的白  相似文献   

4.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 《东南文化》2005,(1):56-58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和美学价值,探究南通对民间蓝印花布的保护做法和引发的思考,旨在提高我们对保护民间蓝印花布重要性的认识,使民间蓝印花布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含芝  陈辉 《东方收藏》2022,(10):123-125
结合“互联网+”模式,解决南通地区蓝印花布市场销量少、传承方面后继无人等困境。本文从南通蓝印花布现有的市场营销模式、传承模式、制作设计模式入手,总结阻碍其发展的原因,结合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营销成功案例,探索蓝印花布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战略:传承方面,打造数字化信息平台,记录并保存传统的手工艺,同时引进先进的机器生产。创新方面,设计上形成品牌化营销的同时注重IP的打造,突出南通蓝印花布悠久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品牌进行联名,利用互联网搭建直播平台、建立话题等模式进行引流,实现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理  尚文举 《收藏家》2014,(1):49-56
二.清宫官窑瓷器与明清绘画 清乾隆款霁蓝活腰环葫芦大瓶(图23) 制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高80.5、口径9、腹径大33.5、小14.5厘米,足径17.6厘米。瓷制葫芦瓶始烧于宋、元时期,明、清两朝景德镇窑曾大量烧造。达件乾隆款葫芦瓶应是清代中期所制各类葫芦瓶的代表器之一。  相似文献   

7.
吴若峰 《旅游》2006,(6):84-89
提起蓝印花布,对于许多上了年岁的女性来说并不陌生,她们是在蓝印花布衫的包裹下长大的。这种发明于农耕时代的技术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情感,使得许多中国人有着特殊的蓝白情结。  相似文献   

8.
有雯雯 《神州》2012,(14):15-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虽然一些文化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出现中断,但因其独特之处也能成为人们的新宠,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蓝印花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蓝印花布的装饰元素在悠长的历史传承中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文化内涵,其造型努力突出画面的平面感和装饰味道,受制作工艺及颜色条件的限制,善用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但有经验的人总是能够把握整体布局,善于在蓝印花布的花纹和斑点做文章,表现出蓝印花布特有的审美效果。比如用线段和点来塑造对象,组织构图,通过线的断续及点的疏密对比来产生种种层次,在单一的蓝色之中出现多彩之感,形成了具有凝聚力的审美符号,成为人们心中的艺术佳品。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2008,(10):59-61
商县蓝印花布 民间染色工艺品,产于陕西东南商县民间。 商县蓝印花布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纹样题材广泛,内容淳朴,工艺技术精巧,印刷方法简便,格调清素明快,历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10.
《山茶》2009,(11):32-32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俗称“扎花布”、“印花布”、“疙瘩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东汉时期,白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染采纹秀”之法。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如今,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蜡染,见于史载称之为“蜡缬”,是中国古代著名三大印染(蜡缬、绞缬、夹缬)工艺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古至今,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这一历史传统工艺,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从战国秦汉时期始至今日,其传统工艺及图案纹样,始终处在不断的更...  相似文献   

12.
我省14人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月11日,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有161位民间艺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中我省有14人榜上有名,成为获得“大师”称号人数最多的省份,其中南通蓝印花布技艺传人吴元新还是建国以来蓝印花布领域获得“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民丰尼雅出土蓝印花布的文化属性问题,以丰饶角图像为线索,在梳理古希腊、古罗马与拜占庭以及贵霜王朝同类图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推断其为来自贵霜的物品。从古希腊罗马到贵霜,尽管丰饶角形态及其持有者的身份有所变化,但象征意涵始终没有多少改变,贵霜以古希腊罗马手持丰饶角女神为蓝本,吸收当地佛教造像因素,便形成蓝印花布女神图像。贵霜物品出现在尼雅遗址,意味着两地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  相似文献   

14.
学界一般认为明代是壁画发展的衰弱期。于美成《20世纪中国壁画研究》(《文艺评论》2004年第3期)指出:“明清以后(壁画)逐渐衰落。进入近代,一片空寂景象,壁画出现一个历史的断层”。宗世英《壁画的时代性》(《松辽学刊》2002年第5期)云:“明清时,墓室壁画更是衰落,多为民工匠人之作。明代的寺观壁画以北京法海寺为代表,此为宫庭画师之笔。”在这种理论背景下,明代壁画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似文献   

15.
蜡染,古人曰“蜡缬”,是中国著名三大印染(蜡缬、绞缬、夹缬)工艺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始至今日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其传统工艺和图案纹饰,始终处在不断更新、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但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从目前已掌握的考古发掘出土的蜡染实物资料,和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蜡染的继承发展状况,为研究古代蜡染的产生及继承发展,提供了可信的证据。现浅论如下:一、西南出土蜡染概述据考古资料报道,迄至目前为止.出土蜡染实物的有四川、贵州、新疆、甘肃等地,共有蜡染织品三十余件。现只就四川、贵州出土的蜡染织品简述…  相似文献   

16.
<正>无论从考古类型学还是造型的艺术风格来看,汉代至宋代中国牛的意象和形象都没有可以与江津四面山灰千岩岩画上的牛进行比较的对象。这说明灰千岩岩画不是从汉至宋这段时期的艺术作品。明清以后的牛与灰千岩岩画的牛更不可能相关,因为单独出现的牛在明清岩画和绘画中完全不见踪迹。此外最关键的是,灰千岩岩画的侵蚀程度与明清摩崖题刻相比,要古老得多。那么,是不是可以往前追?譬如青铜时代、新石器时代,乃至旧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7.
手工技艺类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大量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遭遇文化内涵淡化、继承人乏力、销售(市场市场等方面)的诸多现实问题。本文选取嘉兴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为例,以分析其目前的优劣势,以期走寻保护发展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发端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代的漆器工艺,是聪颖智慧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以漆为媒介髹饰器物,具有胎薄体轻、坚固耐用、防腐抗酸的特性,兼有装饰华美、色彩绚丽的审美功能。明清两代,是中国漆器工艺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在长达五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漆器工艺呈现出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景象(《髹饰录》杨明序言)。  相似文献   

19.
印花缘     
出福建泉州向西北驱车六七十公里,就是安溪县。安溪置县可上溯千年,安溪文庙就是见证文物。该庙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现存建筑为康熙年间重建,其古建筑群有“秀甲东南”、“名冠八闽”之誉。 进正门,迈高门坎,右行寻门票出售处,却见一屋蓝印花布制品,凡兜肚、十二生肖、布包、背包、椅垫、桌布、台布、被面、裤兜、短褂、上衣、长裙、对襟长衫、旗袍、挂图种种,或吊挂墙上;或叠放柜中;或齐整排列,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竟忘了门票之事。 有介绍文字写道:“安溪的蓝印花布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此文系’97中国贵州国际蜡染联展既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196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沈从文先生的专著《龙凤艺术》。书中“谈染缬”一文说:“唐代至少已有三种染缬技术普遍流行:即蜡缬、夹缬和绞缬。”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并被广泛引用。又说:“蜡缬”,就是我们常说的蜡染。查《辞海》1979年版,有“蜡染”古称“蜡缬”的条目。查《辞源》1983年版,既没有“蜡染”一词,也没有“蜡缬”一词。从很多有关历史文献中或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缬、染缬、绞缬、夹缬以及为各种花纹命名的鱼子缬、撮晕缬、玛脑缬、鹿胎缬、醉眼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