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窑是我国古代南方名窑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根据现有纪年墓青瓷出土资料对东汉晚期至南朝这一段历史时期常见器物、典型器物演变、纹饰装饰特点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瓷器自古以来凭借着精美的造型、典雅的外表、富有内涵的纹饰享誉全球。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高峰,这两个时期的瓷器纹饰具有鲜明的特点,极具研究价值,八吉祥纹饰是其中的代表。明清两代八吉祥纹饰在其组成、形象、用途和文化内涵方面既有共同特点也有不同之处。明代的八吉祥纹饰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且在民间流传较少。清代的八吉祥纹饰摆脱了宗教色彩,被赋予新的含义,在各地都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明代服饰辉煌灿烂,突出特点为“汉官威仪”,集汉民族服饰之大成。明朝服饰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形成了明代服饰自己的特色,如明代官员补子,忠靖冠,六合统一帽等。明代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占有重要一席。明代服饰在发展演变中日臻完善,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可大致分为初期、中期、晚期,明代服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青铜盉是酒器,青铜扁盉是青铜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制,目前在我国仅出土了十几件,其器形、纹饰及文化内涵具有深入探讨的价值。本文以目前我国出土的15件青铜扁盉的考古发掘报告为基础,通过类型学分析,对青铜扁盉从西周晚期始出现至春秋中晚期逐渐演变的这一过程中的造型、纹饰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扁盉造型中的龙、鸟形象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中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历来是学者争相讨论的议题龙角是龙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常见的龙角形象分为瓶角形和螺角形两种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和图像学分析,试图以分布地域和施用规律进行探讨,力求理清螺角形龙纹饰的传承发展,并阐明螺角形龙纹饰作为文化符号所承载的历史意义螺角形龙纹饰出现于商代晚期,主要流行于西周中期到春秋晚期,器类以炊食器、酒器和水器为主该纹饰的文化因素来源于商文化,在周文化中得以传承,并被周人所使用。  相似文献   

6.
明代官式彩画在中国彩画发展史上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惜遗存数量稀少,幸北京紫禁城内集中保留有一批重要的明代彩画,主要分布在二十余处不同类型的官式建筑中。这部分彩画形制规范,制作精良,是明代官式彩画非常重要的实物例证,也是唯一能较全面体现明代官式彩画历史演变轨迹的珍贵遗产。以大木构件梁檩枋彩画为例,其大线轮廓造型、找头的花瓣与花心纹饰、盒子纹饰于明代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将这些彩画的构图与纹饰的形制特征进行年代排列后,可推测彩画的演变规律,并据此粗略将紫禁城明代大木构梁檩枋彩画分为早﹝永乐-弘治﹞、晚﹝正德-崇祯﹞两个时期。该课题完善了明代官式彩画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于随葬燕式铜敦、豆的墓葬年代到现在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通过对东周燕式铜敦、豆表面纹饰的分析,发现了其表面纹饰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而且其纹饰的主题不仅融合了周边地区的因素,也表现出燕国独有的特点,纹饰中最早的型式具有春秋晚期中原地区所流行纹饰的特点,但共出遗物的年代却属于战国时期。这为我们重新界定东周时期部分燕国墓葬的年代提供了相对年代标准。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中国古玉发展的高峰之一,由战国晚期到两汉,经历了一个继承、创新、式微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以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的玉器为基础,一方面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典型玉器进行型式分析,从造型上概括各类典型玉器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从纹饰演变和技法上对代表汉玉艺术风格的三种典型纹饰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以上两方面对汉王艺术风格进行分期探讨和总体概括  相似文献   

9.
樊霙 《神州》2012,(18):48-48
中国古代铜镜始于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衰落于明清时期,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成一体的时代特征和纹饰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以纹饰、工艺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脉络。本文试以中国古代传统的“入仕”“尚贤”“升仙”思想的角度来分析部分铜镜纹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西藏铜币的式样和纹饰具有浓厚的西域特色,在中国钱币史上独树一帜,为研究西藏货币史、经济史、政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主要讨论西藏铜币上的主要纹饰,研究其形制演变、宗教象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梅瓶种类繁多,器型多变,纹饰精美,题材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可谓是明代制瓷业的一个缩影。我们对梅瓶形制、色彩、器型、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研究,不但可以见证明代制瓷业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兴衰,梅瓶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时代文化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唐延青 《丝绸之路》2010,(10):27-29
马家窑文化不同类型时期彩陶几何纹纹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演变、发展脉络,本文主要探讨了几何纹纹饰风格的发展趋向和规律,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技术因素,以期对我国史前先民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陶瓷是一种手工业产品,既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又是精神文化和艺术演进的象征。陶瓷的产生与发展,其造型、纹饰、款识、功能演变等,都与时代文明的进程、文化的交流传播、审美意识的改变、风俗习惯的变化、宗教信仰甚至文化教育活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温州新石器时代陶器、青铜时代陶器、过渡阶段的原始瓷、瓯窑陶瓷造型、纹饰、款识、功能等多方面探讨温州古代陶瓷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以丰富温州古陶瓷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嵇娟 《文物天地》2023,(6):48-51
五彩瓷是陶瓷艺术的珍品,成熟于明代,清康熙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康熙五彩瓷造型多样,品类繁多,釉彩丰富,纹饰题材广泛,绘画生动细致,有“冠绝天下”的美誉。本文从宿迁市博物馆藏300余件瓷器文物中遴选三件康熙五彩瓷,从造型、纹饰、釉彩等方面进行逐一赏析,从中可以一窥康熙五彩瓷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熊文彬 《考古学报》2021,(2):221-232,中插1-中插6
目 次 一 西藏明代壁画中的汉式善财童子和汉式童子 二 内地明代藏传佛教寺院艺术中的汉式善财童子 三 内地汉式善财童子的造型 四 汉式善财童子在藏区的传播与演变 明代是汉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随着明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和其他藏区施政,以藏传佛教及其艺术为代表的藏族文化大规模传入以南京和北京为首的内地;另一方面,以汉传佛教及其艺术为代表的汉族文化也陆续传入西藏和其他藏区,正是这种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在内地传入西藏和其他藏区的汉传佛教艺术中,就人物造型而言,四大天王和十六罗汉是藏传佛教艺术中汉式风格人物造型的经典代表,一直被藏族艺术家所钟爱.经过多年的田野考察发现,在西藏和内地现存明代以来的壁画中有不少表现汉式善财童子和汉式童子的形象,并且逐步融合演变成为藏传佛教艺术母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造型的出现不仅是明代西藏和其他藏区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频繁紧密交流的结晶,也是藏族文化对汉族文化认同的又一例证,同时丰富了汉藏艺术文化交流的内容.为此,笔者在此对这一造型的渊源、特点及其在明代各大藏传佛教寺院的表现和演变进行概要性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鄣吴“天官墓”以其数量众多、建筑豪华、形制独特,堪称为当地的一大历史奇观,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及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建筑技艺,为我们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吴凤珍 《收藏家》2016,(4):79-86
明代是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嘉兴地区博物馆藏明代书画以早中期较少,晚明书画,收藏甚丰,名家云集,品质上乘,尤以董其昌、文徵明、蓝瑛、吴伟等作品为翘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玉器大国,无论是在材质、雕刻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艺术影响力,最重要的是玉器中所包含的东方文化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玉器文化。到了汉朝,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繁荣发展,玉器艺术随之大放异彩,玉器纹饰也充分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人文特点。本文通过研究汉代玉器纹饰的分类及特征,进而深入了解汉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底蕴。  相似文献   

19.
莲花纹因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美感、高尚典雅的品格象征,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西夏时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新时期,其装饰纹样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一时期,石窟藻井装饰中莲花纹样的流变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在样式上由平瓣和卷瓣莲花纹逐渐向写实风格的莲花纹演变,二是在位置上由藻井井心逐渐位移到藻井边饰和四披,三是在技法上由以重线辅色向重色辅线演变。藻井装饰中莲花纹样的流变体现了西夏佛教石窟艺术在前期深受唐宋石窟艺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西夏自己的石窟装饰风格,这种变化也是西夏社会历史特别是佛教流派思想在艺术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高浩 《文物天地》2023,(7):117-122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此时期民窑青花的纹饰也丰富起来。南京市糟坊村明代墓葬出土了25件民窑青花瓷碗,根据型式和纹饰题材可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纹饰题材背后包含着不同的寓意,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通过胎釉和绘制手法等方面对比分析,探讨这批青花瓷碗的大致年代和艺术风格,进而为了解南京地区明代生活的文化面貌和民窑青花的艺术风格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