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凌锦 《神州》2014,(2):251-252
以本人设计的瓷文化博物馆为例,由建筑形态构思、空间规划布局、空间处理、设计手法,以及工艺和材料细部等方面入手,分析瓷文化博物馆所体现的和谐美、古韵美、意境美和生态美等,体现了具有东方哲学艺术精华的唯美建筑设计,从而尝试探索符合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创作理念与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伴随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代博物馆展陈在博物馆建筑、展厅以及装饰细部等陈列元素上体现出鲜明的隐喻特征。这些充满象征与暗示的元素综合生成了博物馆的个性空间,成为博物馆表达历史记忆的载体,也是构建视觉文化的重要端口。当代博物馆借助隐喻的视觉文化来塑造观众的"看"进而实现对观众的引导与塑造。因此,研究展陈中的隐喻对于探讨当代博物馆的展陈理念以及背后的文化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峰 《风景名胜》2021,(8):0040-0041
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存在可融合的点 , 将传统文化及内涵融入到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中 , 有助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文章从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应用价值入手,探讨了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朱香 《风景名胜》2021,(8):0139-0140,0143
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文化强国作为一种振新发展战略,把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成为建筑设计新趋势。本文从民族元素的角度出发 , 归纳壮族民族元素的概念 , 论述壮族元素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价值与意义 , 通过对广西民族博物馆案例研究 , 总结出基于广西民族元素下建筑设计的设计原则。最后结合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实际设计案例验证了广西民族元素的运用。当代建筑的设计发展与民族元素的结合越来越成为文脉传承的设计方向,运用更多历史文化及其背后包含的文化心理与人类的文化精神来发展建筑设计 , 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扬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遗址博物馆是建立于遗址之上的一种特殊类型博物馆。确保遗址安全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基点,然而开放式或封闭式的保护方案并不能简单判断其优劣,仍有待研究;遗址展示也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建筑师要充分考虑遗址现场展示与虚拟展示的空间问题;遗址博物馆建筑形式自然要尊重遗址环境。然而面对不同的场地条件,博物馆建筑形式仍然有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6.
服务于创意生活的博物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展览设计两方面。20世纪,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原先丰富的实物展示逐渐被叙事展览取代,后者集空间、媒体、藏品和故事于一身,形成复杂的高感官体验。博物馆应该是一个拥有多样化复杂资源的集合体,为民众的创意生活服务。在服务于商业开发的社会下,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观念在渐渐消失。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博物馆的作用、责任和社会(或空间)形态。博物馆设计是一项社会艺术,建筑形态是对社会关系和多元经历的积极回应。以研究为导向的博物馆设计能推进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使之为我们共同的社会增添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芳 《风景名胜》2021,(6):0128-0129
传统建筑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其中蕴藏的元素、技术以及风格对当代建筑设计有着极强的借鉴价值。基于此,对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住宅设计当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先概述我国传统建筑特点,然后对传统建筑设计的现代应用价值进行了简述,并从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元素、材料等角度出发,论述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博物馆建设迅猛发展,座座馆舍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有的博物馆建筑蔚为壮观,但有缺憾,馆舍所在地没有文化氛围,似孤岛,建筑功能实用性不强,闲置浪费,未能做到文化板块集群。纵观这些问题,我以为,无论是建筑设计执业人员还是博物馆专业人员,都应当不断学习研究博物馆学、建筑学与环境艺术学等知识,以融合发展的思想理念,贯穿博物馆建筑空间应用,指导我们实践,冀以做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让博物馆之花开遍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其造型设计具有城市文化的属性。外墙材料是建筑造型中重要的表达元素,材料的选择及构造方式是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着眼外墙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中对文化的思考及其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博物院见证了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从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来看可谓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建筑简史。博物馆的建设问题将会给博物馆的后续运行带来持久深远的影响和限制,以研讨和反思为目的,2014年5月17日,由南京博物院、南京市规划局、筑境设计共同主办的"博物馆建筑的可持续化发展"专题沙龙在南京博物院历史馆举行,来自国内博物馆界、建筑界的十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并发言,专家们以南京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博物馆建设迅猛发展,座座馆舍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有的博物馆建筑蔚为壮观,但有缺憾,馆舍所在地没有文化氛围,似孤岛,建筑功能实用性不强,闲置浪费,未能做到文化板块集群。纵观这些问题,我以为,无论是建筑设计执业人员还是博物馆专业人员,都应当不断学习研究博物馆学、建筑学与环境艺术学等知识,以融合发展的思想理念,贯穿博物馆建筑空间应用,指导我们实践,冀以做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让博物馆之花开遍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2月8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委员会、江苏省自动化学会智慧城市建设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智慧博物馆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研讨会邀请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和国内建筑设计界、博物馆界和新技术界的多位专家。大家就近年来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外延、建设理念进行了跨学科交流。  相似文献   

13.
儿童观众是博物馆教育对象的组成主体,也是博物馆建筑重要的使用者之一。近年来,虽然博物馆学界对于儿童观众的关注逐渐提升,但是从儿童需求出发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仍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儿童群体特征出发,通过对博物馆儿童体验的分析,得到儿童观众需“在关怀中体验”的结论。并试图以此为出发点,归纳出适宜于儿童观众需求的博物馆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时下,人们日益重视起博物馆的建筑艺术和美学内涵。本文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例,浅谈博物馆的建筑艺术和美学内涵对博物院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博物馆设计布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2月8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委员会、江苏省自动化学会智慧城市建设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智慧博物馆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研讨会邀请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和国内建筑设计界、博物馆界和新技术界的多位专家。大家就近年来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外延、建设理念进行了跨学科交流。  相似文献   

16.
张小朋  臧胜 《东南文化》2018,(4):112-116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博物馆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网络系统、楼宇设备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监控系统、通信系统都是博物馆建立安全、便捷、舒适的环境所必需的系统。长期以来,在我国博物馆工程建设中,套用一般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建设模式而不完全适应博物馆功能需求的现象较为常见,限制了博物馆功能的充分发挥。处理好现代技术快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新理念与博物馆建设的关系,以及建筑智能化基础设施与不断变化的博物馆信息化应用要求的关系,是确保博物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实施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宋华 《黑龙江史志》2013,(11):210-211
近年来,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运用收到了许多博物馆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虚拟展区的开办、社交平台的应用,还有运用数字手段丰富陈列展览,对手机、平板电脑的功能进行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等新媒体运用的方法;最后还总结了新媒体在国内博物馆中运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来自文化理论、国际组织和业界学者等多种声音形塑了博物馆世界的基本面貌,重新思考与探索博物馆的角色、定义、目的成为其时热议的话题。面对这样的社会变局和文化现象,博物馆世界出现了从实践博物馆学到批判博物馆学的转向:实践博物馆学从机构管理、组织结构、技术培训等应用层次规范博物馆的日常运作;批判博物馆学则从机构价值、展览制作、政治表征等学术层面诊断博物馆的传统活动。作为知识工具的批判博物馆学昭示着理解视野和研究路径的转向,即博物馆不再仅是一个建筑或机构,而是一种有效的社会隐喻或方法。在这一研究范式下,博物馆成为窥探当代社会处理现在与过去、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棱镜。  相似文献   

19.
生态博物馆以其创新、包容性的理念获得了盛极一时的生命力,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博物馆革新运动。这场博物馆革新运动的内涵和影响表明生态博物馆实质上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表征,其中生态主义、怀旧主义、寻根主义和民权主义是运动背后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临夏东公馆建筑为例,从装饰、建筑元素、材料质感、视线等方面分析砖雕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引出对于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