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文人创作的大量咏养诗,是古代诗海中重的要组成部份。这些咏养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揭示了他们的心态,确实值得我们重视。一、展示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出世思想。“诗言志”,古代文人内心深处的欢愉与哀伤,往往以诗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多以奔来表达消极的或出世的思想。如唐代许浑《送来外士归山》云:“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世间甲子须臾事,逢着仙人莫看棋。”宋代林通触中寄把叶秀才》云;“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月中未要很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新优他日荣名…  相似文献   

2.
商品信息     
《华夏人文地理》2005,(9):160-160
东风标致“安全行,乐天下”活动圆满落幕八月,东风标致长达四个月的交通安全推广活动—“安全行,乐天下”落下了帷幕。东风标致为此次活动专门开设的“在线驾校”网站访问量高达40万人次,东风标致在全国范围内送出了1000份总金额高达300万元的“安全奖学金”。但“安全行,乐天下”活动尚未鸣金收兵,东风标致又一次大规模的品牌诚信活动—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旨的“蓝色承诺”已从8月5日起在全国陆续展开,东风标致要“将诚信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3.
云溪 《铁军》2018,(12):40-41
原文江宁(1)之龙蟠(2),苏州之邓尉(3),杭州之西溪(4),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5)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6)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7)以绳(8)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9)直(10),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11)为业以求钱也。  相似文献   

4.
人闲桂花落     
仇士鹏 《南京史志》2023,(32):74-75
<正>王维在《鸟鸣涧》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一直好奇,究竟是人闲,所以感到了桂花落,还是桂花飘落的时候,人会感到片刻的安闲?又或者,是二者兼有。齐白石曾画过《桂花双兔图》,画中,一白一黑两只兔子匍匐着,红宝石般的眼睛里露着童真与悠闲。它们的头顶是一树桂花,枝条苍劲,  相似文献   

5.
边疆理论深化边疆理论研究与推动中国边疆学的构筑马大正(1.1)舅甥关系、贡赐关系、宗藩关系及“供施关系”——历代中原王朝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形态与实质张云(1.6)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方铁(2.1)试论唐朝的“中国”与“天下”李方(2.10)华夷衍变与大一统思想框架的构筑——以《史记》有关记述为中心于逢春(2.21)“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六李大龙(3.1)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张文(3.16)边政研究略论北魏时期的“上客”、“第一客”与…  相似文献   

6.
苏州人把桂花叫做木犀花,也挺形象的,盛开的桂花纷纷落地时,如木工锯子、刨子下飞泻的木屑。桂花有四大品种。金灿灿,颜色偏深的为“金桂”;花色黄偏白,犹如碎银的叫“银桂”:花色黄中带红的叫“丹桂”;还有一种叫“四季桂”,色泽接近银桂;其它桂花都是农历八月盛开,而四季桂,顾名思义,一年四季开花。其实在江南,冬季是不可能开桂花的,充其量只能称为“三季桂”吧!  相似文献   

7.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南方最大的诸侯国。疆域辽阔,“地方五千里”;物产丰富,“为天下饶”。它具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与北方文学,遥相辉映。江陵纪南城是楚国的都城——郢,楚在  相似文献   

8.
日前,传媒报道佛山粤剧博物馆开馆,说及佛山是粤剧发祥地。一般人便以为粤剧发祥地只有佛山。这使一个粤剧研究的老问题又重新摆上桌面上来——粤剧发祥地只有佛山么?明代“天下四大名镇”之一的佛山云集艺人,相邻的省城、天下闻名商都广州又岂会不艺人云集呢?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士商”─—张謇与涩泽荣一之比较观马敏东亚各国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近代工商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经历。以社会阶级关系的转型而言,中国有亦士(绅士)亦商的所谓“士商”中介过渡,日本也有亦士(武士)亦商的所谓“士商”承上启下...  相似文献   

10.
一、士的概念 “士”在古代典籍中经常用来称呼某种身份或职务的人。这种称呼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男子,特指青年男子。如:《诗·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士。”《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待冰未泮。”《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相似文献   

11.
华夷之辨以进退于礼乐文明为转化机制,侧重于“中国”的准入性。由此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促使学者在民族国家叙事面前坚持“文明国家论”,但这难以构成对民族国家叙事的真正批判。中国古代秉持的是不同于国家叙事的天下观念。儒家的天下观把仁义视为华夷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强调通过文德双修、爱人正我而使远人慕义来朝;希望通过施行仁政获得民心,维系天下,克服“国家”的强力色彩。宋人基于华夷之辨努力塑造“中国观”,对于“天下认同”已无多奢求。天下的价值认同维度得以可能,须经公私之辨的转化,其对身份、人格、权利的触及是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重申和证成。对于古人而言,“天下”与“国家”是两个根本对立的价值体,混同二者甚至产生了王朝倾覆的后果;对于今人而言,“天下”与“国家”代表了两种文明与历史形态,能否实现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转变,是一个古今交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水经注》以西汉王朝的版图为基础,记载了全国的河湖水系,兼及域外。《唐六典》卷七工部水部郎中注:“桑钦《水经》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郦善长注《水经》,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由此可知,北宋景祐以前的足本《水  相似文献   

13.
唐代“中国”一词大体用于追述前代和议论当朝。唐代“中国”有地域、文化、民族及政权的含义,可以用来指代朝廷直接统治区域、中原为核心的地区或内地,是“天下”的核心或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天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天下”指唐朝实际统治的范围即唐朝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这是唐朝“天下”的主要含义。此“天下”与“军国”、“邦国”基本同义,但各有侧重。“军国”最郑重,一般用于中央最高决策机构首脑的职掌范围;“邦国”更普通,主要用于官府和中央事务的层面;“天下”更广泛,一般用于中央和地方、官吏和百姓两方面事务的层面。广义的“天下”则指以“中国”为核心,以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狭义“天下”)为政治实体,包容其他国家的世界体系和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自隋代开始,行科举取士之制。唐朝初年,取士的科目较多,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等。唐高宗、武则天以后,秀才、俊士两科停止,明经科也日渐被人轻视,只有进士科的地位日渐重要,天下士人纷纷竞集于是科。当时,进士科的考试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即地方上的“初试”和中央的“省试”。唐玄宗时,“省试”改为“礼部试”,我国古代由礼部选士,自此开始。宋代仍沿用礼部试之制。元代开始“会试”,“省试”的说法日渐消失。明洪武时定会试之年为辰、戌、丑、未年。至此,会试的称谓正式使用。会试之后,天子亲临策士之制,为“殿试”。唐高宗、武…  相似文献   

15.
12年前,在一个秋高气爽、桂花清馨的傍晚,我特地拜访了我的老师——名老画家阳太阳教授。一进门就见在茶几和沙发中放了一块画板。画板上钉了一小一大的两张画稿,笔墨的痕迹还很清新。“阳老!您又在搞新作啦!”阳老和蔼可亲地答道:“对,最近我正在搞几幅创作。  相似文献   

16.
论孔孟的人格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孟在对伯夷、柳下惠、伊尹等圣贤、权威的人格价值评判中,形成了四种人格范式:“圣之清者”———不降不辱、独善其身;圣之和者———降志辱身,身处污泥而不染;“圣之任者”———忍辱负重、兼善天下;“圣之时者”———金声而玉振。“君子”、“大丈夫”、“大人”、“士”等,是孟子对人格典范的再创造和权力、权威的人格化。孔子以人格为本位,是一种“无可无不可”、“愚不可及”的生存智慧和道德之术,孟子以天下、道义为本位,是人格权威和人格统治在儒家精神世界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张国庆 《沧桑》2009,(2):3-4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在这一动荡时期,“士”阶层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特殊时期“士”阶层的分化与价值观、“士”与王侯的关系及“士”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官德为要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姓对为官者的德历来是看得很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似乎成了国人的口头禅。还有什么“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罪莫大于无道,怨莫深于无德”,“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等等,都折射出了“百行以德为首”的理念,但更高的期望还是“君子怀德”。因为“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非德之  相似文献   

19.
“天下最美黄龙水,人间最奇五彩池”.黄龙沟以宏大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造型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之经典.巍巍雪山流下的富含碳酸钙的清澈泉水,营造出世界壮观的钙华滩流——金沙铺地;造型、结构最精巧的彩池群落——五彩池、争艳池;有世界最大的钙华塌陷壁—一洗身洞,造就了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尾、龙身.  相似文献   

20.
明代理学,自中期王学兴起以来,其学风为之一变,由原来尊信朱学转向崇尚工学。清初学者顾炎武在谈到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情况时,指出;“盖自弘治、正德之际,天下之士,厌常喜新,风会之变,已有其所从来,而文成以绝世之资,唱其新说,鼓动海内。” (《日知录》卷十八《朱子晚年定论》)他所说的“风会之变”,就是指当时思想界“厌常喜新”的学术风气;而他所说的“常”和“新”,实际上是指两种理学思想。所谓“新”,是指王守仁“唱其新说”之“新”,即王守仁的心学;所谓“常”,是指与王学相对立的朱学。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