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道教阴阳太极思想源于《周易》,阴阳太极图的出现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先天八卦图、河图和洛书、太极图等各自发展并不断融合的结果。南宋学者开始把阴阳图和太极图结合起来,明代学者最终定名为“太极图”一直延用至今。缘于对阴阳太极图思想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道教接受了它并把它作为本教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朱玉周 《黑龙江史志》2008,(5):15-16,26
道教阴阳太极思想源于<周易>,阴阳太极图的出现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先天八卦图、河图和洛书、太极图等各自发展并不断融合的结果.南宋学者开始把阴阳图和太极图结合起来,明代学者最终定名为"太极图"一直延用至今.缘于对阴阳太极图思想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道教接受了它并把它作为本教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从太极图来看道家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神州》2012,(35):2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设计的需要,对于中国文化的需求愈加紧迫。其中,道教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我们从太极图对设计中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太极图,别名“先天图”、“天地自然图”、“太极真图”,宋代俗称“阴阳”。作为易学之源,它与河图、洛书、八卦一样,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以至于百年来,无论何朝何代,它总能受到众多学者们的瞩目。笔者以为,太极图之所以神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神秘的来历、神秘的内涵、神秘的构图原理,只要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它的本质之谜就将能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5.
太极图笔店早年地址在汉正街下段新安街上首沈家庙口。汉正街是武汉市 口区的一条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古老街道,背靠汉水,南接长江,水陆交通方便,历来是城乡交流的集散中心。太极图笔店在这理想的经商市场,占有地理的优势。一栋二层楼房的铺面,屋檐延伸出弧型的雨篷,门槛上端正中悬挂一块金字招牌,“太极图”三个大字,是清代一位姓詹的官员写的。店堂内挂着“一言堂”的横匾,柜台上放有产品价目表,罗列各种产品名称及销售单价,标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产品销售本省各地及省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赞许。 40年代,店址迁移到新…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撰文《试析八卦太极图及其科学意义》、《叙说八卦太极图》,指出:“太极图”的民间图案很多,且画法各异(图1).但《四库全书·子部》、《清经解续编》、《易经来注图解》、《周易参同契新探》、《易学哲学史》等书籍所载的“太极图”,都是配有“伏羲(先天)八卦方位”的“八卦太极图”(图2).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具有健身祛病功效的拳术。太极一词,出自《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最先开始使用太极图来揭示大至宇宙、小至万物的阴阳关系。简言之,“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岳华严洞大般若洞“丫人”字辨释赵辉志在安岳华严洞摩崖造像中的“大般若洞”顶壁有一个外饰圆圈的“从”字。无人能识,字书不载.当地民谚日:“‘两个人字颠倒巅,认到就是活神仙”,十分神秘。研究道教文化者以其为太极图.儒者又以为“化”字,不一而是,笔者今对...  相似文献   

9.
一个整体为圆形、圆内黑白回互头尾颠倒似鱼形并长有两只眼睛的图像。在六、七千年前的彩陶壶上有它,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它,在线装四书五经中有它,在斯里兰卡发行的邮票上有它,在国际物理学界闻名的哥本哈根学派的会徽上有它,在日本、越南、蒙古、泰国、南朝鲜、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有许多地方都有它。太极图是它的正宗大名,阴阳图是它的民间俗称。“太极”一词。众说纷绘。太者,大也;极者,无限也。《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孔颖达解释说:“太极谓之天地未分之前,无气混  相似文献   

10.
杨明 《丝绸之路》2009,(22):101-102
太极图是中国传统图形的典型代表。笔者在自己众多的标志设计作品中,也有意尝试性地做了一些和太极图形式或韵味相关的标志。创意构思各具特色,借以表达自己对太极图式及其理念的礼敬和一些浅显的认识:只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1.
冯超 《旅游纵览》2012,(2):66-69
<正>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源远流长的舞阳河一路流淌过来,透明的河水,把苍穹的湛蓝和两岸的苍翠融合在一起,泛着翡翠般的绿光。到了镇远后,在中和山脚,青龙洞前来了一个神龙摆尾,将古城一劈两半,构成一个天然的太极图,南北两端的府城和卫城成了太极图上的阴阳两点。  相似文献   

12.
《道藏辑要》的编纂与增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藏辑要》的编纂与增补赵宗诚《道藏辑要》是清代编纂的一部重要的道经丛书,是道教典籍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对于《道藏辑要》的编纂者,曾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康熙朝彭定求所编,首先提出这种看法的人,是光绪朝校勘《重刊道...  相似文献   

13.
赵益 《东南文化》2001,(11):52-56
本文着重从道教史内部重新考察了三张“二十四治”与东晋以降南方道教“静室”的关系,认为“二十四治”组织本身就是三张以后理论化的产物,而南方道教“静室”本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其实质亦与“二十四治”迥然有别。将“静室”与“二十四治”相联系,实乃东晋至南朝道教整理者拟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道教内丹要籍《黄庭经》的产生时代及其流传问题进行考释。作从《封神演义》所涉“黄庭”之说人手,以史书和道教献的有关记载为线索,分析其问世的时代,解读其内容结构与易学之关系,认为它是承袭《周易参同契》“三道由一”的理念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唐代道士获赠俗职、封爵及紫衣、师号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平 《文献》2000,(3):67-79
唐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追认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为祖,从而使道教与李唐皇室结成了特殊的紧密关系,道教在唐代受到统治者的极大尊崇.许多道徒得以供奉庭掖,随侍帝后,他们在从事经、教活动的同时,还出入宫禁,积极参预政务乃至政争,为帝后戚属所欣赏或倚重.  相似文献   

16.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一旦与名山胜地相结合,更加显示出它独具的风格.庐山在道教史上称为三十六洞天的第八洞天,(《云芨七签》卷二十七)道教所谓的洞天乃上天遗群仙统治之处.由此可见,庐山在道教史上的地位与道徒们对庐山的推崇.庐山得名主要有三说,每说均与道教相关.一是因周初匡俗在此结庐寻仙求道,后登仙而去,山故名匡山或匡阜;二是西周早期方辅与李聃骑驴入山修仙炼丹,后得道,仙去唯庐独存,故得名庐山或辅山;三是说匡俗为西汉初人,因其父助刘邦夺天下有功而封越庐君,匡俗兄弟七人不愿为官,结庐山中修炼寻道,人们于是称此山为庐山或匡庐.以上诸说虽为神话,但至少可以说明,先于道教的存在而存在的庐山,其得名以及被人们所认识,是与道士、方术之人以及神仙家们最早来山活动分不开的.庐山的文化与道教有着深刻联系.也可以说,庐山文化是以道教文化为起点,然后才得以开发和被人们所认识的.  相似文献   

17.
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开始于2世纪,至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承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因而是一种多神教。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三山(武夷山、庐山、崂山)之一,这里"奇秀甲于东南",主要景点九曲溪、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整座山就是一座神仙洞府(图一)。道教在武夷山有深厚的传  相似文献   

18.
李丰 《神州》2011,(6X):38-38
近几年,各级院校对培养学员能力的问题,普遍引起了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中对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能力的两者关系认识不足:一是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只要有知识,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二是认为“没有能力,知识再多也没有用”。前者忽视对学员能力的发展,把对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混为一谈,后者忽视知识的传授。产生这种片面认识的原因在于没有搞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那么知识与能力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些学者认为清江流域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属于早期巴文化。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清江流域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可分为两两间存在时间缺环的三类遗存;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还无法支持将清江流域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推定为早期巴文化这一说法。本文同时还探讨了一些与早期巴文化研究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道教经典出发,证明传宋代画家武宗元《朝元仙仗图》中的主神组合不宜称为"五帝",而应是"东华、南极、西灵、北真"四天帝王(君),他们原本都是东晋以降上清派道经中的重要神祗,这一组合在晋末灵宝经中最后形成,被北周《无上秘要》中的经戒传授科仪吸收,唐代道教经戒传授仪式又沿袭了《无上秘要》的传统,"四天帝王(君)"组合遂得到广泛认同。通过缕析道教经典和世俗文献,作者认为传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式的壁画在唐五代很可能位于道观的三清殿。由于三清殿在唐代并非主流,因此很可能是在宋真宗确立其主殿地位以后,这种构图样式才有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