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初年北宋词风盛行之际,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诸家另辟蹊径,致力于南宋诸名家词的发掘与展示。随着《乐府补题》、《词综》、《山中白云词》的相继刊刻,张炎词重新进入学界的视野。在整理张词的过程中,浙西六家率先通过化用、追和等方式展开对张炎的接受。而浙西之外的诸家,纷纷为张炎在北宋找寻词学渊源,开始由北而南地接受张词。  相似文献   

2.
朱彝尊编纂的《词综》是清代影响最大的词选本。朱彝尊《词综·发凡》以及汪森等人的序文,详细介绍了《词综》的版本来源、编纂体例和校勘考订内容,具有词籍版本目录学价值,成为清人整理词籍的重要参考文献,从而在词籍整理成为专门学术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清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其中目录学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清人自己就对本朝目录学进行过研究,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专列"目录题跋"一节,对部分清代目录学著作进行过简要概述;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也涉及众多清人藏书目录。近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清代目录学研究主要集  相似文献   

4.
清代地方高层政区是否有正式名称,公文中存在的大量省名的含义是什么,这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清代各个时期法典的记载,发现这些法典均将地方高层政区称之为"省",说明"省"就是清代地方高层政区的正式名称。其次,指出公文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省名,清人已经说明这是对省级行政机构(衙门)的称呼。第三,说明清人也习惯将省城简称为省。清代将地方高层政区、省级行政机构、省会均称之为"省"。  相似文献   

5.
<正>文房是中国传统文人著书立说、修身养性和燕闲清赏的重要场所。文房用具则投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品性与根骨。它们所代表的,是一种古雅的生活方式,一种旷逸的生活态度和一种致精的生活追求。"文房"之名,源起于南北朝,专指当时国家典掌文翰之地。及至唐代,"文房"一词始渐指代文人书房。而文房用具从狭义上说,当属笔、墨、纸、砚。其肇于先秦,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这些与文人情趣不可分离的文房用  相似文献   

6.
千佛塔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巾子山西麓,自清代发现塔身元代僧淳具捐舍祈愿砖以来,历代对其为"旧塔宋修"还是"元塔新修"这一问题,以及具体功能均有所争论。2016年4月,在该塔测绘过程中新发现铭文砖6种,结合清代发现元淳具砖与其他地方文献,一方面证明该塔为元代新建佛塔,并非唐宋多宝塔,为台州各阶层共同捐舍祈愿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塔并非追荐度亡的发愿塔,而是一座以信众集体祈福为主要功能的祈福佛塔。  相似文献   

7.
古人以序跋类文章著名者,唐宋以后多有其人,清初文人廖燕的序和题跋自然晓畅,雅洁灵动,既有明人的清雅之趣,又有清人的醇厚之味,在清代同类文章中别具一格,不愧名家之称。这种风格的形成,很大方面在于他把这类文章作为展现个人情趣、思想的载体,而非卖弄才学词藻的工具,体现了他个人对于“性情倜傥中的本色语”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8.
倪博洋 《文献》2022,(2):68-81
胡文焕《文会堂词韵》中的舒声部分(含“入声作三声”)完全抄自《词林韵释》,保存了明本《词林韵释》的文本面貌。从胡文焕的序中可以看出《词林韵释》是一部在明代中后期江浙地区流传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曲韵,可据此解决今人对该书性质的争议。将《文会堂词韵》与《词林韵释》今存各本比勘,可助梳理诸本源流。从《文会堂词韵》字头无注释的体例来看,现存《词林韵释》的注释可能是受明代韵书著述风气影响而由后人所添。《文会堂词韵》与《词林韵释》名异实同,而在清代词学家眼中却地位迥异,反映出清代词韵“弃曲”“从宋”的编纂观念。《词林韵释》为《词林正韵》取代,又表现出清人词韵“从雅”的进一步转向。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大春著定价:46.00你认得几个字吗?譬如,你是否知道,"乖"曾经表示"悖离",是个很"不乖"的字。"我"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背后还埋伏着一群自我认同和归属的人。"西"曾经仅仅是个鸟巢,后被"借走"表示方位,从此鸟巢只能委屈地"择木而栖"。"娃"在汉朝还是一个成年美女,唐宋时变成少女,明清后完全"返  相似文献   

10.
清代铜镜虽处于铜镜历史衰退期的后段,但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讨论。本文即着眼于清代铜镜所表现出的文化风格并分析其成因,另外利用现代研究成果,对清人著作中因时代局限而出现的一些断代错误作出订正。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6,(11)
正清初以来,私家书画鉴藏群英荟萃、名家辈出,其中尤以梁清标(梁棠邨)、高士奇(高江邨)、安岐(安麓邨)"三邨"最具代表,"三邨"共铸辉煌,照耀古今,前所未有地推动私家书画鉴藏达到全新高度,进入崭新时代。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私家书画鉴藏生机勃勃、方兴未艾。吴湖帆作为其中的翘楚和巨擘,风云一时。吴湖帆与清代"三邨"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私家书画鉴藏的领军人物,会有哪些交集、互动和回响呢?吴湖帆是如何看待清代"三邨"的?笔者借助《吴湖帆文稿》中的相关材料,予以浅显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承龄是清代六大词家之一,其词入选"清代百家词",其地位与影响可见一斑。晚清动荡的社会背景,加之承龄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使其词既有忠君报国的理想高扬,又有忧愁哀怨的感伤色彩。常州词派主张情感的忠厚缠绵,这一词学主张对承龄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词呈现出沉郁缠绵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其咏怀词写得情真意切,咏物词多用比兴寄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官批民调是清代调处的重要方式,官批民调制度是清代调处制度的主要内容,具有半官方性质和"官民合作"特色,与明清基层社会治理息息相关。从清代官批民调制度的内涵、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这一制度建构、运作的环境和产生的原因。作为清代基层治理体系重要内容的官批民调制度,其实施虽然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对清代基层治理有积极作用,并对当时社会治理的理念、方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明清山西碑刻资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山西乡村社会存在的乡约形态。明代山西乡约主要出现在万历时太原、平阳二府与泽州,主要属于官方倡导的乡约制度,不过乡约也承担了宣讲以外的事务。清代山西的乡约更加深入基层,普及民间。本来作为宣讲制度、教化制度的乡约,在基层社会随着里甲赋役制度的变革,成为一级乡村行政组织。乡约与地方连用,简化为"乡地",共同维护村社秩序是其核心。乡约与保正也连用,出现了"乡保"一词,地方与保也连用,于是出现"地保"一词。这些用法表明,乡约与地方、保在清代山西乡村是最基本的行政组织。  相似文献   

15.
《文献》2014,(5)
<正>明人张■编纂的《诗馀图谱》自嘉靖十五年(1536)刊行初刻本以来,对词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词学界理解和讨论词体格律的基准。在《诗馀图谱》版本的流传过程中,万历、崇祯两朝就留下了不下五种刊本~①。各刊本以"增正"、"补遗"、"重刻"为名,反映了晚明词学家普遍认可张■以图谱解说词律的方式,成为普及词体知识的重要书籍,为晚明词学的兴盛提供了文体学支持。有趣的是,《诗馀图谱》的各种明刊本渡海来到日本,引起了日本汉语填词爱好者的注意,在江户时期留下了两种抄本。对于词谱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新世纪以来始有较大发展,而仍存在诸多空白。张  相似文献   

16.
唱和行为不仅仅在同时代的文人之间进行,而且亦可由后代文人和答前代文人的作品来完成,这就称作“追和”,也是韩国古代文人与唐人文学交流的特殊方式。韩国古代文人透过追和中国前代文人,得以建立一种时空相异而情感交流的诗友关系,对韩国古代文人而言,追和唐人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学交流。本文拟以韩国古代文人对唐人的追和诗为对象,来探讨这些诗的概况、类型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把履历叫做"脚色",简称"色"。"履历"一词始于北魏,其意是指人的资格、职位和经历。填写履历书或履历表则源于唐宋,其中要详细叙述祖籍、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年龄和形体相貌等,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证明身份,防止假冒;二是朝廷掌握官员经历,以便升迁任用。清代的赵翼《陔余丛考》说:"宋太宗谓宰相曰:朕欲择转运使,所患不知其人履行,  相似文献   

18.
词语洁癖     
最早发现自己有词语洁癖,是很多年前,第一次听朋友说起"美金"这个词的时候。"我这个表,是在友谊商店买的,500美金。"他说。"美金"这个词从他嘴边跳出来时,我的皮肤迅雷不及掩耳地冒出一层鸡皮疙瘩。不就是美元吗?为什么要说"美金"呢?难道一个国家有钱点,连个货币名称也要拽一点么?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出版的有关史学史的著作,书店里卖得很快。与史学史接近的,像史学名著选读辑要一类,这些书也都很容易销。但是,从近几年史学史研究的情况看,我个人的看法是还需要继续深入地研究些问题。比如,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史学本身的理论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什么叫史学?史学的作用怎么理解?这些基本问题可以说在史学界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明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抗日战争相关问题已成为近几年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研究热点。抗日战争史研究应该如何进一步深入?过往的研究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在这一方面还应该开辟哪些新的研究领域?采取哪些新的研究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思考与总结。回顾以往的研究,笔者觉得,研究视角的宏大和多元更加重要。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得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