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田启霖先生的《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本文以下简称《集注》),该书精装五册,选收明清两代科举会元状元文墨(八股文)470篇,汇集了明清科举名家的八股文精萃,展示了明清八股文的发展脉络和体式变化,是近百年来八股文研究整理的新收获。该书的出版对今后中国古代科举史、文体演变史及八股文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八股科举的形成演变及近百年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作为科举经义题的标准文体,时文兼有解经文字与文学创作的性质,代言之体使时文解经而无须泥经,为士人发挥经义、阐扬己说创造了较大余地。时文文风是朝廷功令、士林学风与士人学术背景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晚明清初时文新潮迭起,士人竞相援引新的知识资源以更新范式,原在边缘的遗文遗献由隐入显,既扩展了士人的知识世界,亦促使正统学风转移。时文不是亦步亦趋地随学风而动,而是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代表了一个与以经学、理学为主轴的精英思想若即若离的知识世界。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4,(1)
<正>各种《文选》评点本的出现,是明清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目前可见最早的《文选》评本是万历十年(1582)福建建阳书商余碧泉所刻的《文选纂注》评本~①。此后三百馀年间,孙鑛、钱陆灿、何焯等明清文人均参与到评点活动中。乾隆三十七年(1772),于光华所编《文选集评》问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修订、补充,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刻了《重订文选集评》。相比于明清的小说、戏曲评点,《文选》的评点在研究中历来不受重视。其主要原因,盖如骆鸿凯先生在《文选学》中所说,《文选》评本"泛采杂征,编者自矜善本矣,然大都以时文之科臼,绳墨古人"~②。九十年代以后,学者们对《文  相似文献   

4.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的明代,时文作为科举士子的必修课已逐渐成为官方取士最重要的文体。时文阅读由明初的明令禁止到明中期的普及化、群体化发展,最后到明末的士子"非举业不览",每一阶段都与科举制度、出版业发展息息相关、互为影响。时文因其特殊的政治属性而备受关注,在明代拥有最大的阅读群体,士子因切磋揣摩时文写作而结成文社,文社规模的发展壮大也对科举取士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时文阅读逐渐将经典的神圣阅读带向了工具性阅读,阅读的工具属性带动了明代出版业的兴盛发展,坊刻、私刻时文刊本的充盈不仅满足了应举士子的阅读需求,为其提供应试捷径,同时还将时文的文学地位大幅度提升,赋予了时文阅读更多的文化属性和内涵。时文的读者、作者、出版者在彼此独立的同时,角色随时可以互相转换,可以说,明代时文阅读活动中的士子承载着多重身份,这种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代士人复杂的心态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辽史》中多见复出之文,如《杨皙传》和《杨绩传》早已被前人认定为一人两传,然而问题却远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文通过在辽代石刻中发现的关键证据,以及明清方志和宋代文献所提供的重要线索,考定此人本名"杨皙",并从史源的角度对《辽史》为何会出现杨皙、杨绩一人两传的情况做出了分析。关于"杨皙"之名何以会歧作"杨绩"的原因,本文则提出了音近致歧说和避讳说两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是中国隋朝至清朝沿用了1300多年封建王朝遴选人才的重要制度,对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广西地区科举自古落后于中原地区,但在明清时期广西科举进入了一个全盛发展时期,作为广西科举的一部分,南宁府科举也获得较快发展.南宁府科举中式人数虽占广西总数比重不大,但明清时期也快速发展起来,这与明清时期南宁府的经济发展、文...  相似文献   

7.
贵州明清两代,为科举人才辈出时期,全省显现6000举人700进士状况,超胜前代。盘县建置久远,人才叠出,明清以科举进仕者亦近200人。本文仅作一简要介绍,立足于深入研究,可作现今地方人才和政府公务员任用之借鉴,并提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何忠礼先生的《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历史研究》 2 0 0 0年 6期 ) ,对本世纪中外学术界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的情况 ,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令人略感不足的是 ,这篇文章关于元代科举的研究情况 ,叙述过于简略 ,可能是对情况不很了解所致。有必要做一点补充。何文中说 ,辽金元三朝科举 ,“无论与唐宋或是明清相比 ,一般都认为处于低潮时期 ,研究论著较少。”在随后的介绍中 ,关于元代科举不过数百字 ,仅提及陈东原、安部健夫、姚大力、张晋藩、杨树藩、邓嗣禹等人的作品。其中张、邓的作品是专史类的著作 ,并非专…  相似文献   

9.
辽朝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辽朝科举始于何时关于辽朝开始实行科举的时间,在《辽史》中有这样两条明确记载:《景宗纪》保宁八年(976)十二月戊午,“诏南京复礼部贡院”;《圣宗纪》统和六年(988),“是岁,诏开贡举”。大概正是根据了上面两条材料,出于元人之手的《辽史》卷一百三《文学传》“序”这样写道:“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  相似文献   

10.
明清两代科举中的朱卷有两种:乡试及会试场内的原卷(即墨卷),经誊录人用朱笔誊写,送考官批阅的,是一种朱卷;考中后,将场中所作之文刊印赠人的,是又一种朱卷。清代王尔烈家藏乡、会试朱卷木雕版属于后一种。原收藏在王尔烈的故居——辽阳翰林府,1956年由辽阳博物馆收藏。朱卷木雕版共十块,一块为《王尔烈履历》版,刻记王尔烈姓名、字、号、出生年月日、官职、考中乡会试和殿试名次,及其家世亲属情况(图版捌:1;图一)。余者九块  相似文献   

11.
寿生观念兴起于唐宋之际,以通过烧纸钱和念诵经文的方式,来填还冥债获得福报,对中国古代民间信仰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对拍卖会所见西夏文孤本《佛说寿生经》刻本的序文和经文部分进行全文译释,证明其翻译底本与黑水城出土俄藏A32金代汉文抄本极为接近,和明清以来流行的版本存在巨大差别,具有较高校勘价值。其次,结合俄藏西夏文《佛说来生经》的三个抄本残叶,探讨了党项民族民间信仰多样性、杂糅性的特点,也为考察文化的跨语言、跨地域、跨民族传播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史提供一条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喜读《明清史新析》郭松义继《档房论史文编》和《明清史辨析》以后,韦庆远教授又于近期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史学论文集《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新析”)。与前两部论集侧重点稍有不同的是,《档房论史文编》和《明清史辨析》主...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在明清两代,经过考试录取的举人有六千多人;进士有七百多人。用《六千举人七百进士》做题目,是因为一向被省外人看作蛮荒之区的贵州,却有这么多的科举人才产生,该是一件奇异的事!明清两代选拔人才的方法是:由县、州、府考秀才,省里考举人,到京城去参加会试;取贡土资格后,就可以参加皇帝主持的股试,殿试头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状元又叫殿撰。贵州有贵阳的赵以炯,麻哈(今麻江)的夏同斯是清末的状元,遵义的杨兆域是探花,这三人又称叫贵州的三鼎甲。曾经有人怀疑明清两代543年间,贵州从哪里钻出这六…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20,(9)
正中国金石礼器文化源远流长,明清以来铜器,尤其以宣德三年(1428)铸造的鼎彝最为珍贵。《宣德鼎彝谱·杨荣原序》(清嘉庆十三年张海鹏辑录文彭《墨海金壶·宣德鼎彝谱》)称之为"诚谓天朝之伟器,昭代之尊彝,在宗庙则与瑚琏并珍,在朝廷则与球琳同宝"。嘉靖至万历时期收藏鉴定大家项元汴《宣炉博论》一文称"虽三代、汉魏之器亦当退舍","与南金和氏璧同价"。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正《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丛书》该丛书共2部11集,较完整地辑录了《明实录》《清实录》所记藏族历史资料,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拟定标题,形成系统性强、逻辑严谨、查找便利的藏族分类史料,内容涵盖了西藏和四省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确凿的史料,充分展示了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和其他藏区进行有效治理行使国家主权的历史原貌,是研究明清两代藏族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新野县现存的《邑侯徐公疏渠筑堤碑记》和《赵公修沟渠桥梁碑记》两通石碑,记载了明清两代新野的水文、水利资料,是我们研究明清时期水文、水利的实物证据。《邑侯徐公疏渠筑堤碑记》刻于清乾隆二十三年,碑高1.94米,宽0.83米,厚0.17米,蟠龙为额,两面刻文。碑阳正文记述新野县主徐金位在任六年,仿效前人“开钳(召信臣开钳卢破)灌邺(西门豹除巫冶邺)”之法,组织人民疏通旧渠一百三十七道,开凿新渠一十六道,加固旧堤十一道,增  相似文献   

17.
程章灿 《文献》1999,(4):76-84
从秦汉以降,石刻就成为古代中国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文献载体,同时也是各类文学作品包括赋赖以保存与流传的一种媒介.但迄今为止,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汉代石刻中,却未发现赋作.辞赋作品出现于石刻中,就目前所知,最早始于隋朝,具体年代是在隋大业年间,刻的是曹植的名作《鹞雀赋》.此后,唐宋元三代石刻中赋作屡见不鲜,迄明清二代,此风亦未消歇.由于对明清二代石刻的搜集调查还不够完备,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中也未收录元以后石刻的题跋,因此,本文所论,仅限于唐宋元三代石刻中的赋,对于明清二代石刻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18.
皮日休是唐宋思想与文学转型中对宋人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位唐代作家, 1959年出版的萧涤非先生校勘的《皮子文薮》以及1981年在此基础上由萧涤非、郑庆笃进一步加工完善的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是迄今为止皮日休集仅有的整理本,本文针对以上二本在作品收录、校勘、分篇、断句及底本文字等方面的疏误和缺失分别作了指正。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是中国社会阶层移动的最重要途径,而这批考卷可以证明这一点。明清两代的科举考场上,贵州出现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后人赞之为"万马如龙出贵州"。掌握贵州籍进士60余份考卷信息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娜"UCLA")东亚图书馆馆长陈肃,不久前作客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山骨讲堂",作"清代科举考卷与贵州文化传承"的专题讲座。讲座上,陈馆长对贵州籍进士、翰林等考卷进行深入分析,还介绍这批考卷流落海外的历史背景。她还希  相似文献   

20.
南京全鸭席     
正我们将格局统一、用料(或技法)相近及相似、荟萃风味名馔的高档酒筵,称之为"全席"。我国的全席源于"虞舜时代的燕礼",降及唐宋金之,轮廓日见清晰。像《云仙杂记》中的"过厅羊"、《山家清供》中的"拨霞供"、《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的"筵上烧肉事件"。明清两代是全席腾挪变化的时代,不仅有了精细的"蟹全"(《陶庵梦记》)、"满洲贵家大祭食肉会"(《清稗类钞》)、"慈禧寿席"(《孔府档案》),而且正式出现"全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