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有关翠云廊历史的两种说法 剑阁驿道上的古柏,历代民间传说为三国时张飞所倡植,因而有“张飞柏”之美称。而清同治《剑州志》又记载为“自剑阁南至阆州,西至梓潼,三百余里官道,古柏数十万株为璧所植。”同时转载了清雍正《剑州志》中清初乔钵《翠云廊》诗:“两行古柏植何人……传是昔年李白夫(李壁)”,这是“翠云廊”历史的另一说法。“翠云廊”历史如何?我  相似文献   

2.
宋振宁 《神州》2012,(6):361-362
所谓历史“单元复习”。就是把教材内容按时序和历史不同阶段特点划分成若干单元进行复习的一种方式。“单元复习,,是高三历史复习总体战略中的“第一战役”,是提高整个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质量的“奠基工程”。单元复习,是高三教学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3.
我们看了本刊五月号刊登的南昌市第十六中学历史教研组写的“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启发式”一文后,受到很大的启发。也愿意把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主要做法(与十六中共同处或者运用不经常的方法略写)写一写,向同行请教。一、阶级分析方法什么是历史?正如毛主席所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这就规定了历史的阶级性。我们讲历史时,必须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分析讲解。而且要把阶级分析的方法教会同学。如讲“抗日战争胜利后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  相似文献   

4.
各位同志,今天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成立,我有机会参加,感到荣幸,且谈几点体会,以代祝贺。 (一)以地区之名,来名历史学会,在今天还很少,可能只有我们这一个“太平洋历史学会”。强调地区是很好的,可以避免一种错觉,以为历史真是“时间的学问”。其实偏重时间,忽视  相似文献   

5.
也谈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与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1986年第4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与特殊性》的文章(以下简称“历史”)。我很有兴趣地拜读了并产生了一些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以就正于这篇文章的作者与其他同志。 “历史”的一个最明显的错误是将托马斯·卡莱尔的泛神论观点当作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6.
《史学集刊》1984年第3期载有陈邦怀先生所作《敦煌写本丛残跋语》一文。该文第三部分为《唐写本论语某氏注残卷跋》(以下简称《陈跋》)。据介绍得知:此“敦煌唐写本《论语某氏注》残卷”为一照片,作者得之于天津云山阁古玩店,押角有“德化李氏凡将阁珍藏”和“本斋真赏”印章二方。残卷仅存六行,“行十三字,字大如拇顶,草书极精,经、注连写,经文大字,注文字稍小”。两章之间以○为区别。  相似文献   

7.
浙江大学阙维民博士所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一书,于2000年9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序论》和《后记》外,共分四章:第一章题为《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结构》;第二章题为《<历史地理学杂志>所反映的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章题为《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科理论意识的新趋势——“(历史)地理学构想”》;第四章题为《“历史地理学构想”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例证》。每一章下都有四、五个分题详加论述。 当我收到作者惠赠的这部大作时,便联想到两年前的事。1998年阙维民还…  相似文献   

8.
一、空间性在历史发展上的作用地理环境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条件,但是一个重要条件,它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它可以促进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过程,影响历史变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如“古代汉族经济文化的根据地是黄河流域,黄河下游即今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地方,经常有发生洪水的危险,齐桓公葵丘之会,为诸侯起五禁,其第五禁“无曲防”,就是禁各国专水利害鄰国,东汉明帝永平13年(公元70年)治河诏里说:“左隄(北岸)强则右隄伤,左右俱强则下方伤(下游地方)”这两句话最足以说明黄河必须进行统一管理,否则就无法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战国时白圭自称治水比禹还强,孟子斥责他说:“禹按照水性治水,以四海为壑,你治水以鄰国为壑,正是人们的共同灾害”,在割据局面未曾消灭的时候,名国自然要实行白圭的治水法,汉族一向有禹治水的神话,正反映着统一治河的共同要求,这种要求可以成为“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注一)可见黄河这一地理环境对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历史哲学是对人类理智事业中一个独特领域 (人类历史而不是自然史 )的哲学研究。由于历史具有“历史”和“历史学”两种含义 ,故而有思辨的与分析的两类历史哲学。2 0世纪 ,思辨的或实质的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式微 ,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蔚为大观。与这种二元划分不同 ,历史哲学还分为“可臻完善论”(perfectibilism)和“千禧年论”(millenari anism)的历史哲学。二者都相信进步的观念 ,都属于思辨的历史哲学。本文探讨了杜尔阁、孔多塞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0.
李清泉 《神州》2013,(2):191-191
历史非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考试与训练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题型,所占分数比例较大,是高考复习与训练的重头戏。如何在平常的训练中教给学生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这对于学生针对高考,提升能力,提高得分率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多年辅导高考复习教学的实践,我将历史非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归纳为“345”。“3”是指非选择题在设问中体现出的3个重要语词,即提示语、限定词、关键词(或回答内容词)。“4”是指解答非选择题的4个基本要求,即①读懂材料,明确主题。围绕主题组织答案,  相似文献   

11.
我是长沙兑泽中学高中部第30班学生,1948年春插班入学,1949年上学期毕业离校。记得刚入校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学生自治会,虽有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青年互助社,但不是进步社团。于是我和秦自知等几位同学,创办了校内第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伊甸社”。该社是一个文学社,社名源自伊索寓言中亚当和夏娃所在的伊甸园。当时我没想过,也不敢以进步社团自居,标榜进步。伊甸园成立后,以墙报形式出了几期社刊,稿件是几个社员和社友写的。  相似文献   

12.
康德所处的理性主义时代,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预告有三种截然不同的主张:(1)“道德的恐怖主义”主张,认为人类在其道德天职上是“继续朝着更坏倒退”。(2)“幸福主义”或“千年福主义”主张,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地朝着改善前进”。(3)“阿布德拉主义”主张,认为人类的历史和道德是永远停顿在被创造物中自己道德价值的目前阶段”,康德以为这是一种西赛福式的愚蠢主义观点。康德对上述三种主张都有所保留和批判,但从他十分赞赏莱辛的观点表现可以看出,在总体上他还是倾向于幸福主义。康德通过为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寻找先验的和经验的坚实根据,得出“人类一直是在朝着改善前进的并且继续向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尝试谈一炎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语”“教态”“教时”三个因素的一些体会;并且尝试以本学期所担任的初一高一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证。首先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被这三个因素决定的。它们只是次要的因素,但在课堂教学中也起它一定的作用,因而它们也影响到课堂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有的同学说:“历史課材料多头緒乱,不好学”,又说:“人名、地名、年代一大堆,記不住”。从这里可以說明部分同学对学習历史的目的是不明确的,因而学習兴趣不高,以至学習成績不好,因此,如何的鼓动同学的学習积極性,从而提高学習質量,以完成为祖国培养青年一代的教育任务,便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問題。个人在这方面,几年来曾作了一些尝試,今写在下面,请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个人崇拜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翻阅多种《词典》、《辞海》、《辞源》之类的工具书,竟然找不到“个人崇拜”这个词,令我大吃一惊。个人崇拜,不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都曾是风靡全党、全国,且曾绵延一二十年之久的重要历史现象。其直接后果,导致苏联发生肃反扩大化和中国的十年浩劫。特别是在苏联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不久,中国也兴起个人崇拜,这段历史给予人们的启示,是不应该忘掉的。一石激起千层浪50年代的苏联,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国。那时流行着“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1956年传来令全中国震惊的消息──苏联开始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相似文献   

16.
1.关于苏联历史的重新评价问题 近年来,俄罗斯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已经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当然,这里所说的”重新评价”,不是针对所有的苏联历史问题,而是出现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全盘否定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完全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楼均信教授主编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6)是我国法国史研究领域乃至世界史研究领域的一大收获,它填补了我国史学研究的一项重大空白。 第三共和国史,长期以来在我国几乎成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有一种教条:巴黎公社之后,资本主义走向没落,所谓“从巴黎公社时起,就开始了资产阶级的降弧,资本主义底衰落。”于是,第三共和国就是一片黑暗,于是,在历史教科书中巴黎公社72天的历史为一章,第三共和国前一时期的四十多年只是一章中无足轻重的一节。这并非国人创见,而是源于30年代苏联官方教科书。随着中苏政治分歧的明朗化,捅了苏联“先进”史学也不会象反右派斗争时那样贾祸了,但是上述倾向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直观教学是苏联先进的教学法原则之一,正确地运用直观原则是改进教学,完成目前中学教育中心任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这个原则,在历史教学中尤其重要。普希金教授指出:“直观性原则对历史课是具有特殊的作用。”又说:“教学中直观因素愈多,学生掌握教材愈顺利。”因此,我在历史教学中随时采用下面的两种方式来贯彻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黄慕洁、白月桥同志在所著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指出:“历史教学长期来存在着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向,这就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问题。”为解决知识与能力二者结合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现以教学世界近代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章为例,说明这一探讨过程,以求正于同行。一、指导自学,分析综合。指导学生自学,以培养他们分析综合能力,准确掌握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20.
读了谭科模、陈德谦的《对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注释的两点意见》(载《贵州文史丛刊》八七年第一期)一文(以下简称“谭文”),我有几点意见,写出来与谭、陈二君商榷,并求正于读者。一、“谭文”认为有的杜诗注家“认为‘巴峡’无具体地点”’其实不然。据管见所及,注家们都指出了“巴峡”的具体地点。请看: 仇兆鳌《杜诗详注》在“即从巴峡穿巫峡”句下注云:“旧注:巴县有巴峡,巫山县有巫峡。”有的杜诗注家,在此句下无注,那是因为他处己注,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