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9年5月,抗战时期北泉慈幼院聂绀弩、周颖老师的干女儿周健强,在参加北慈创建60周年为北慈纪念碑揭幕时,送我一本她撰写的《聂绀弩传》和一本她参与编辑的《聂绀弩还活着》。由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与北慈的创建人周之廉及其胞妹周颖、妹夫聂绀弩有着深厚的情谊,尤其是读了《聂绀弩传》后总按捺不住想为他们写点历史陈迹的冲动。拈来一篇《试述中国之乱源》撞开黄埔、中大两扇门1924年,聂绀弩从南洋教书、编辑《觉民日报》回广州,时年20岁。正值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革命正处于高潮…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的作家聂绀弩先生对香港作家高旅先生的赞词是"港中高旅最高文"。1983年《文汇报》在港创刊35周年纪念时,聂绀弩曾想写一篇文章,其中准备说"卅余年来文汇报最大的功  相似文献   

3.
颜坤琰 《名人传记》2022,(11):49-53
夏衍说聂绀弩是“一位难得的才气纵横的人”,而聂绀弩则说萧红是才女。他们说得都对,无论是聂绀弩还是萧红,都证明了自己的确才华横溢,他们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他们的经典之作都是中国现代文艺百花园中光彩夺目的存在。他们还是鲁迅先生的得意门生和友人,经鲁迅引见,聂绀弩与萧红结成了兄妹般的情谊。虽然相处时间仅短短四年,但聂绀弩对英年早逝的师妹萧红的怀念却是长久的,四十六年如一日,像江水般滔滔不绝。他们的友情纯洁而真挚,不是兄妹胜似兄妹。  相似文献   

4.
聂绀弩之死     
聂绀弩(1903-1986年),湖北京山人,现代作家。1924年进黄埔军校,1925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曾任中央通讯社副主任。 1932年加入“左联”,1934年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1936年与胡风等编辑《海燕》月刊。1938 年到延安,不久到新四军编《抗敌》杂志。1940年8 月,与夏衍等人在桂林创办《野草》杂文月刊,形成“野草”杂文流派。新中国成立后,聂绀弩曾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作家聂绀弩已作古有年,他终其一生,特立独行、耿直正派、襟怀淡泊,且经历曲折,富有传奇色彩。聂绀弩早在大革命低潮期就结交了一位身份特殊的朋友,此人名叫高晶斋(以字行世,唐人名著《金陵春梦》中称  相似文献   

6.
“文革”前(聂绀弩写给我)的少量信件当然全部不存。自1979年秋,曾卓来沪说胡风尚在世(那时讹传胡风已死),并携带绀弩赠胡风诗抄件,我就想到从绀弩处打听胡风的消息,因不知其地址,为了保险,我发了同样的两封信,一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转聂绀弩,一由民革中央转周颖。信均收到。绀弩立即回信,告诉我胡风、梅志均在成都,胡风已被定为四川省政协委员,信中亦简述他自己的近况。此为第一封。此信因贾植芳欲知胡风情况,交给了他,未取回,已丢失。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称他是“大自由主义者”聂绀弩落拓不羁,我行我素,不拘小节,周恩来说他是“大自由主义者”。有人说,若论武略,聂绀弩可以为将;如论文才,他可以为相。单看一看他青年时代的传奇生涯,这一判断就不为过了。聂绀弩出生于湖北京山县城关镇,在读  相似文献   

8.
聂绀弩是著名的编辑、作家,他一生写了大量的杂文、小说、散文、戏剧、诗歌,而以杂文的成就最高,号称鲁迅之后第二人;在古典小说研究、文字学研究及文学评论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而到了晚年,则是以旧体诗的写作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9.
胡风与聂绀弩间的十封书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风与聂绀弩夫妇间的友情,起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他们在日本留学时期。胡与聂同为湖北人,虽二人性格迥异,为人处世不尽相同,甚至在文学观点上也各有所持,但他们在身处逆境时彼此关心和鼓励,从友情中吸取了生活的勇气。不久前,为编辑出版《聂绀弩全集》一事,我在公安部发还的书信中找出了聂致胡的五封信,加上原收人《胡风全集》中的胡致聂的五封信,这就是仅存的他俩间通信的全部。时间跨度从1938年到1979年。经过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多数信笺已发黄变脆,墨迹也已褪色,但它们所表达出的感情和信念,至今仍能深深地…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因写作需要,将近20年来的资料翻了一遍,居然发现聂绀弩《北大荒歌》手稿一件,真是喜出望外。  相似文献   

11.
我作为人民政协文史资料队伍中的一名成员,从事文史资料编辑工作已有18个春秋了。18年来,自己参与主编了17辑《京山文史资料》,计400余万字。回顾这17本文史资料的成书之路,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编辑《聂绀弩还活着》一书。  相似文献   

12.
聂绀弩是竹林七贤一流人物,周恩来戏称他为"中国最大的自由主义者"。其人落拓不羁,口没遮拦,处逆境仍吟咏啸傲,却守住一条人格的底线:不卖友求荣,不落井下石。 聂绀弩老人时有惊世之语,或评说30年代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正确的个人(指鲁迅)和错误的组织之争;或向党汇报自己的思想;把我划为"右派",开始想不通,现在通了,既然冯雪峰是"右派",我自然也  相似文献   

13.
一月白风清身酒店,山遥路远手仇头。识知这个雪峰后,人不言愁我自愁。干校曾经天地秋,归从干校病添愁。相逢地下章夫子,知尔乾坤第几头。上述这首诗是聂绀弩在1986年纪念冯雪峰世十周年时写的,题为《雪峰十年祭(二)》。“月白风清”、“山遥路远”二词形象地出了名如其人的雪峰严于律己、不畏艰险的高亮节。不少人认为此诗颂扬了雪峰身在“莫谈事”的酒店(社会)中,却一往无前地手写革文章,不怕杀了自己的头,此即谓“手仇头”画也!然而,审视全诗,我认为上述见解只是表达了绀弩“识知”雪峰“手仇头”的一个层面。令绀弩更为感叹、悲愤的手与…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这个知青中的"小江苏"在《北大荒》内刊打工时,居然结识了丁玲、聂绀弩、吴祖光和丁聪这些蜚声中外的大名家……1960年夏秋之交,我从如皋中学高中毕业。其时,我由于复杂的"海外关系",加之整风反右中有"右倾"言论,因此"政审"时被一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江苏邳州籍的“七月派”诗人庄涌与著名作家聂绀弩的一段情谊,真挚感人。我是在世纪之交为编辑《庄涌和他的诗》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觉的。此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问世十多年,而他们之间的那段情谊至今仍萦绕在胸怀,深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相似文献   

16.
1976年9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判为无期徒刑的共产党员、现代著名作家聂绀弩,以国民党县团级以上人员的身份和一些战犯同时被特赦,真是“初闻喜讯喜还惊”,令人哭笑不得!1979年彻底平反后聂绀弩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年老病弱的绀弩穿着发给战犯的那套簇新的蓝帽蓝衣蓝裤,参加第5届全国政协会议和第4次全国文代会。在会议期间,他经常躺在招待所的床上,重晤天南地北劫后重生的故旧知己,此后便一直卜居京郊劲松,或病卧医院。1986年3月26日,在他年满83岁高龄时,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终结了他坎坷的一生。 熟悉他昔日潇洒模样的老朋友,说他出狱后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近现代著名作家聂绀弩诞辰110周年。聂氏是一位集文人、诗人、哲人于一身的奇人。他的诗被胡乔木称为"过去、现在、将来诗史上的一朵奇花",他的杂文则被誉为"鲁迅以后的第一流"。聂绀弩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出版工作,奔走于各地。他在南京也工作过一段时间,并且在这座历史名城里留下了他终生难忘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8.
陈漱渝 《世纪》2022,(3):38-40
<正>他肤色黝黑,颧骨隆起,背佝偻着,说话时底气不足,有时还哮喘,但双眸炯炯有神,好像能穿透世间万物。这就是我对聂绀弩先生的最初印象。其时他73岁,遭受了近十年的缧绁之灾,刚从山西获“特赦”返回北京。直至1979年3月和4月,他才先后被摘掉“右派分子”和“反革命”这两顶帽子,恢复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党籍。不知怎地,一见聂老,我脑海中顿时冒出了清代诗人徐宗干《咏炭》诗中的两句:“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聂老其时虽处逆境,但仍傲骨嶙峋,  相似文献   

19.
钟敬文是我国民俗学泰斗;聂绀弩是我国著名杂文家和诗人。前者大智若愚、执著、勤奋、童心未泯;后者被夏衍誉为“一位难得的率真的人,一位难得的才气纵横的人。” 这两个同龄的文人友情甚笃,在绀弩六十诞辰时,钟敬文以诗抒怀,诗云: 往事迢迢四十春,少年肝胆剧相亲。 而今文苑论交谊,首数戎装怪异人。 提起他们的相识,几近四十冬春。  相似文献   

20.
林东海  丁聪 《世界》2007,(3):20-23
子曰学而时习之,至今七十几年痴。南洋群岛波翻笔,北大荒原雪压诗。犹是太公垂钓日,迥非亚子宪章时。平生自省无他短,短在庸凡老始知。窗外青天两线交,文章拱手世人高。寒厨自寿一杯酒,天下惊闻三月韶。壮不如人空老大,死能得所定燃烧。五台师范花和尚,狗肉喷香诱戒刀。这是聂绀弩刊登在1982年4月7日《人民日报》上的两首七律,题曰《八十虚度二首》。绀翁生日是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