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样的绿洲,就会诞生什么样的文化。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新疆在古代西域就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交汇之地。吐鲁番盆地作为古代西域的一个重要通道,很自然地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早在公元前2世纪,吐鲁番就已成为一个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绿洲。2000多年来,在吐鲁番这片面积并不很大的绿洲区域内,当地人民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绿洲文化。坎儿井、葡萄和吐鲁番木卡姆是其文化的杰出代表,并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文献记载古蜀国有先蜀、后蜀两个时期,先、后蜀之间是缺乏文献记载的无王时期。先蜀有"蚕丛—柏灌—鱼凫"三代,后蜀有"杜宇—开明"两朝。就考古学文化而言,先蜀相当于夏商时期的三星堆文化,后蜀相当于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三星堆金杖上的鹳图可以理解为伯鹳—射鱼图,大型青铜立人像身穿伯鹳服等,是柏灌—鱼凫朝的见证。《蜀王本纪》记载三代"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末代鱼凫王"神化"时"化民"甚众,至杜宇自立为王,"化民往往复出"。我们把先、后蜀之间的无王期称为"神化"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十二桥文化。文献记载鱼凫王是田猎到湔山时成仙的,他的"神化"路线应该从三星堆古城出发,沿着湔江向西到天彭阙湔山前,再转向北进入湔江上游谷地。老蜀王神化前举行最后一次燎祭后掩埋宗庙祭器。一号祭祀坑在殷墟一期,对应于柏灌王;二号祭祀坑在殷墟二期(武丁时期),对应于鱼凫王。两者既是祭祀坑,又是器物坑。  相似文献   

3.
近代北京民间信仰中的四大门是四种带有灵异色彩的动物,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微妙而特殊的角色。通过考察可知:其一,在近代北京民间的视野中,四大门与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王三奶奶构成了区域化的神灵谱系。其二,四大门或直接与信众对话,或通过其代言人"香头"与信众沟通,而"香头"必须经过朝拜碧霞元君仪式的认证。这种信仰习俗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性,但并非民间宗教。其三,四大门信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境遇顺逆不定,由此产生了四大门信仰的正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楚秦洞庭苍梧及源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炜  晏昌贵 《江汉考古》2008,(2):92-100
从里耶简文出发,结合相关材料分析秦简牍所见洞庭、苍梧两郡,将传世文献所见楚洞庭、苍梧,汉苍梧郡与两秦郡相比较,另将楚秦黔中郡、秦汉长沙郡、汉武陵郡等一并考虑,以考察楚秦洞庭、苍梧之源流演变。认为最早楚洞庭应指山名或一较小水泽名,后泛指沅湘下游洞庭湖平原,亦指楚邑名,战国晚期因楚秦战争,楚国才在此设郡,其范围当与"洞庭五渚江南"(楚邑)及包山楚简所见楚县邑有关,含湘资沅澧下游通道;而秦洞庭郡含沅澧中下游(包括酉水流域),郡治应在临沅或索。楚苍梧腹地在九疑山区,而秦苍梧郡更重视五岭关口,二者范围、南界应有不同;汉苍梧郡仅设于五岭以南,与秦越(西瓯骆越)战争、秦朝平定南越后分设桂林等郡、楚秦移民及其后裔对岭南"封中"等地的开发、秦苍梧郡分划以及汉初南越国设苍梧王属地(或以桂林监守之)等过程、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唐宋以来,"洞庭"一词的含义一直被解释为"洞府之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洞庭一名的语源很可能来自古百越民族语言,为红色平地之意;《尚书.禹贡》导江章中的"东陵"一名,很可能同样源于古越语,为"洞庭"的汉字异记。秦洞庭郡的治所应该在索县,也就是后来西汉武陵郡的治所,当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韩公渡镇城址村。刘宋以来,有学者指太湖为洞庭湖别名,当是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附会出来的说法。本文为正确认识上古时代湖南洞庭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嫱、貂婵和杨玉环。人们形容她们的美貌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堪称中国古代女性美丽之最。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古代也有四大美男子。他们是潘安、曹植、沈约和卫玠。  相似文献   

7.
正王珪(570—639)是唐初的四大名相之一,他年轻时经历坎坷,受尽磨难,一直过着流亡的生活,"玄武门事变"之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启用。由于自身才气十足,在李世民的手下陆续担任过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礼部  相似文献   

8.
重庆云阳县旧县坪新近出土一件汉代神人手抱鱼带铭带钩,类似的带钩现在共见到六件,都具有镇邪驱魔的用意。本文认为,带钩上的神人就是传说中尧时"四凶"之一的驩头,其原形为鸱鸮,既能避邪,又能避兵;其手抱鱼形,既是驩头的特征,又有趋吉的意义,应为当时武将所佩之物。其铭文也是一段吉语祝辞。  相似文献   

9.
大敦煌     
它的地域宽广,沙漠戈壁相连, 大片绿洲掩映;它曾经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场所,也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  相似文献   

10.
清和 《风景名胜》2008,(2):46-47
【剧目】《董永与七仙女》【主角】董永七仙女【舞台地点】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经典台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我与娘子把家还。【剧情解读】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另三个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和许仙""柳毅和洞庭龙女"),而董永也许是四大传说里唯一真实存在的人物。据史载,东汉怀县县令举荐卖身葬父的董永为孝廉,司徒蔡茂复议后禀报光武帝,董永遂成为传统文化"二十四孝"中的人物。而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正由此延伸开来:传说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而当年根据这段故事改编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时,万人空巷,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自此天下皆知。  相似文献   

11.
宇剑 《神州》2011,(1):76-77
天府温江,人杰物华。这里曾有李白、杜甫、陆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来此游历,留下诗圣李白的《蜀道难》之"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千古绝唱;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物产丰富,"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这里有古鱼凫王墓遗址、文庙、陈家桅杆、大乘院等名胜古迹;这里流传着柏灌王、鱼凫王墓、古城埂、金乌池等历史掌故、民间传说……今日温江,在四川省温江区区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八大片区错位发展打造温江"新引擎",八个城市综合体  相似文献   

12.
正"(安息)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此语出自《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了安息钱币的大体情况。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即安息)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最初只是塞琉古帝国的行省,独立后经过多年经营成为了公元初年世界上的四大帝国之一 。而帕提亚帝国所发行的钱币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更是巨大。由于国际上将安息通称为帕提亚帝国,因此本文也遵循此原则将其称为帕提亚帝国。  相似文献   

13.
正德格印经院,名列藏区四大印经院之首,被称为"最伟大的图书馆";汇聚康巴藏区文化精粹,被藏民奉为圣地朝拜;印出的唐卡被称作"藏文雕刻印术的绝唱"。格萨尔王,诞生在德格,一生金戈铁马斩妖伏魔,是康巴藏民心中的雄狮。2000多万字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有字有诗,有彩有画,有说有唱,被称作"当今世界上唯一活着的最长史诗。"  相似文献   

14.
彭国兴 《旅游》2012,(5):60-63
养蜂采蜜,是传统的农业养殖业。在中国,从事养蜂业的农民或者被称呼为"蜜农",或者被称呼为"蜂农"。在湖南洞庭湖区,这些养蜂业的农民一直以来被约定俗成地称呼为"洞庭蜂农"。在人们的印象里,养蜂采蜜的人是一个像蜜蜂一样辛劳的群体。洞庭菜花连天黄。每到春天,在洞庭腹地的沅江市、南县等地,金黄色的油菜花会毫无顾忌地铺满无边无际的乡野,溢田漫埂,恣意生长,把洞庭土地肥沃的荣耀,高举为湖湘家园的最美。  相似文献   

15.
吴晓亮 《旅游纵览》2013,(4):102-103
甘肃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地处小陇山林区之中,是秦岭西段一块天然的森林绿洲,也是西北地区一处以自然景观和人文宗教为主、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景点群,除了绵延百里的林带,更有被誉为著名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因而极具旅游发展的潜力,特别是开展景区健康养生游有着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鳇鱼     
蝗鱼是生长在黑龙江里的名贵鱼类之一,有淡水鱼王的美称。是过去向皇帝、贵族敬献的贡品。大者上千斤,小者几百斤。一条蝗鱼由仔鱼长为成鱼,一般约需16年,寿长者可达百年左右。蝗鱼全身几乎没有废料。胃、鱼唇、鱼骨、鱼镜、鱼籽握翅都是烹制名菜的上等原料。软骨组织的鱼鼻子是催乳的良箩九黑龙江鳇鱼  相似文献   

17.
正地处苏州城西南太湖边的洞庭东山与太湖中的洞庭西山(现称金庭),古名莫厘山与林屋山。莫厘山以隋初丞相杨素部将莫厘驻兵而名,林屋山则以有林屋洞故名。明初因林屋洞中有金庭玉柱,称洞庭山。明王鏊《震泽编》载"稍东为洞山,林屋洞在焉,有金庭玉柱。"山之东称东洞庭山,简称东山,是太湖东北部的一个半岛;山之西世称洞庭西山,古称包山、西洞庭,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1956年苏东(苏州—东山)公路通车及2016年太湖大桥建成,东山和西山直接连通。  相似文献   

18.
《旅游纵览》2010,(10):40-40
<正>中国北戴河是"世界四大观鸟地"之一,被誉为"观鸟的麦加"。继2009年中国·北戴河国际观鸟摄影大赛成功举办之后,2010中国·北戴河国际观鸟摄影  相似文献   

19.
点算中共党史上大量的悲情人物,高岗绝对是其中之一。在中共历史的印记中,高岗的行状前后大相径庭。1955年前,他历史辉煌:他是"西北王"——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是陕甘宁边区的连任参议长,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他是"东北王"——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北满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总后勤官";他是"一马当先"——1949年后任中央人民  相似文献   

20.
鱼凫王的遗痕与古蜀人的迁徙小鱼洞古镇得名于湔江东岸的丙山南麓的丙穴(也称之为小鱼洞)。在小鱼洞湔江的西岸有著名的大鱼洞,湔江两岸的大小鱼洞盛产各种鱼类。鱼是古蜀人的主要食物。在当时,能指导古蜀民众捕到大量鲜鱼的人就会被部落人推崇为首领,这可能就是"鱼凫王"称谓诞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