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50年来西安临潼旅游地成长的为案例,对其非线性成长过程及阶段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安临潼旅游地的成长是在中国大背景下形成的,与新中国旅游发展与成长具有同步性,是50年中国旅游成长的一个缩影;1953—1977年临潼旅游地成长处于无序自发状态,深受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微,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并出现多次中断;1978-2005年临潼旅游成长进入现代期,随着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旅游开发,在资源-产品结构上替代了骊山-华清池成为主要吸引物,华清池旅游生命周期为成长-衰落-稳定模式,秦兵马俑旅游生命周期为循环-再循环模式;从50年来临潼旅游地的成长过程可看出,宏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制度创新以及区域内资源-产品开发。是制约区域旅游成长两个关键的因素。此外,本文对1953—1977年华清池国内外旅游数据的整理和对50年来临潼旅游地成长过程中若干个危机点的分析,也为中国旅游业长期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2.
阿瑜 《旅游纵览》2012,(2):31-31
<正>诞生于1991年的《旅游纵览》杂志已经迎来21周岁的生日,迈向全新的第22年。21年来,很多人通过阅读《旅游纵览》爱上旅游、了解摄影、关注生态,从忠实读者变成我们的朋友,从旅游爱好者跻身为旅行摄影家!在这个过程中,《旅游纵览》杂志也一直在进行着新的尝试和改变。但不变的是《旅游纵览》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  相似文献   

3.
曾博伟  白雪尘 《人文地理》2006,21(4):58-61,73
从统计视角来界定旅游概念是旅游研究中达成共识的一种可行选择。本文以统计为视角,对旅游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概念的优缺点进行了说明。然后从中国旅游统计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面临的困难、旅游卫星账户以及中国旅游统计发展的大体思路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旅游业的测度进行了阐释。最后,从统计视角出发,对旅游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4.
李亚娟  虞虎  陈田  胡静 《人文地理》2018,33(2):1-10
民族社区旅游是旅游地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命题,本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民族社区旅游研究成果,从概念内涵、研究脉络、重要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社区生计变迁、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感知与主客关系、原真性、旅游赋权与恢复力等重点内容,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在对象、时间、领域、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现有研究多从人地关系的单要素出发,对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要素、模式、演化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今后应从民族社区旅游的“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方面的关联性出发,突破片段化、碎片化研究限制,针对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的当代形态、发展特征与变化趋势,重点关注民族社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作用过程与机制、发展效应与优化管理等方面,形成“要素-结构-过程-机理-效应”集成化的研究体系,以指导未来中国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永博  沙润 《旅游科学》2010,24(4):84-94
本文是一篇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综述,在回顾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内涵结构、形成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意象时空变迁规律研究是旅游目的地意象理论发展的未来,而景观设计、创意策划和信息传播则是旅游目的地意象应用的新方向;我国学者还应重视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积极开展中西贯通的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  相似文献   

6.
向科衡  俞越  洪琴 《人文地理》2022,37(3):39-49
同性恋旅游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旅游细分市场,而身份认同作为中国“同志”在旅游过程中的自我认同和身份的确认,在旅游体验的获得上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身份认同与旅游具身体验的响应研究以中国“同志”赴泰旅游为例,通过16位中国“同志”旅游者五天四夜的赴泰旅游日记的撰写,并结合后续通过3位日记撰写受访者和6位赴泰旅游的受访者的深度访谈逐字稿进行访谈,探讨中国“同志”赴泰的身份认同与具身体验响应的内在关联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同志”赴泰旅游体验是实现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具身性实践和反思,也是叙事性内容建构的过程,进而得出身份认同与旅游具身体验内在关联的叙事过程性空间模型。本研究将补足深化和拓宽亚洲“同志”的身份认同与具身体验的研究较少的现状,做了进一步的细分旅行者行为和心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苗学玲 《旅游科学》2005,19(4):64-70
本文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收录的185篇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学术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归纳的方法,由表及里梳理10年来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发展脉络,聚焦核心理论的演化,揭示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研究发现,文献篇名以“形象定位和设计”最为普遍,形象策划是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主题;“城市形象”、“企业识别系统”和“市场定位”是国内旅游目的地策划理论形成的基础,并从已有理论中归纳出了“旅游形象策划的简化模型”。文章最后指出,由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转向形象管理,更多关注形象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将是国内未来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春中  王晖 《旅游纵览》2012,(5):6-10
<正>2012年"中国旅游日"主题:健康生活,欢乐旅游。2012年5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旅游日"。中国国家旅游局2月9日发布消息:2012年"中国旅游日"的宣专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活动主题是"健康生活,欢乐旅游";活动主会场设在江苏省江阴市。中国旅游日,从民间发起到国家认可,这期间有一段佳话。让我们回顾一下。2011年4月12日,国家旅游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至此,中国旅游日的诞生,经十年磨一剑,终于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9.
王岑 《旅游纵览》2013,(7):166-167
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正安县时中国为数不多的"中国绿色名县",在拥有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的同时也有一些因素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正安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打造文化、搞好景区建设、提供接待能力、合理规划线路、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迅速发展,许多学者从旅游人类学视角来探讨旅游这一复杂多维的现象。本文综述了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民族旅游、旅游开发和社区参与等研究,据此提出了旅游人类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