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石涛底层体验对其艺术诉求和艺术品格的决定及传统庄禅观念对其艺术精神的影响,进而揭示石涛山水画之精神实质——在艺术审美观照中以逃避、超脱的方式而进行的一次次主体人格的生成努力。  相似文献   

2.
宣大庆 《古今谈》2000,(3):30-31
1933年,先师张宗祥时居武汉,病足,卧床二个多月。  相似文献   

3.
2004年,足敦煌研究院成立60周年,暨敦煌石窟保护和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原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敦煌研究院首任名誉院长常书鸿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近现代名画家张大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经常被人聊起的人。从他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幻想,生前拥有令人羡慕的奢华生活和辉煌艺术,身后又被各种人根据需要不断改造重构。世人往往只看到大千先生表面的风流潇洒与荣华富贵,  相似文献   

5.
石涛因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画坛的一代革新者与引路人。他在艺术上的造诣达炉火纯青之态,是中国绘画界的一代宗师,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他打破传统绘画的僵化模式,无论是在思想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都开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新篇章,绘画风格别具特色、推陈出新,在艺术创作理念上更是入木三分、卓尔不群,适用当今。  相似文献   

6.
石涛寓所大涤堂,与天宁寺咫尺相邻,小路杂树,粉墙青瓦,寻常巷陌中的寻常人家,绽放出永不衰败的艺木之花。  相似文献   

7.
张大千,这位被国画界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绘画大师,其艺术作品被越来越多的藏家所赏识;他潇洒豁达、飘然脱俗的名士风度,更令人们十分敬慕……但这位画坛巨匠留在国内的孩子们,曾经走过一段怎样的岁月,却鲜为人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张大千第一位夫人所生的女儿——78岁的退休音乐老师张心庆。  相似文献   

8.
高原 《湖南文史》2010,(12):66-66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生平有两大嗜好:一是讲求吃,二是爱听京戏。他认为“吃”不仅是果腹而已,更是人生最高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朱馥生 《古今谈》2000,(2):16-17,31
潘韵一生的创作十分丰富,但迄今未有一部与他的成就相当的画集问世。他的作品,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敢于求变创新的艺术特征,且抒情写意,主题鲜明;构图造型,个性突出。  相似文献   

10.
赵光 《湖南文史》2008,(10):39-41
张大千,这位被国画界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绘画大师,其艺术作品被越来越多的藏家所赏识;他潇洒豁达、飘然脱俗的名士风度,更令人们十分敬慕……但这位画坛巨匠留在国内的孩子们,曾经走过一段怎样的岁月,却鲜为人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张大千第一位夫人所生的女儿——78岁的退休音乐老师张心庆。  相似文献   

11.
朱家声 《东南文化》2002,(11):77-79
殷瑗庐所藏张大千刻款壶上之作品,为张大千30~40岁所留下的手迹,为近代紫砂壶库增添了亮丽的笔墨。  相似文献   

12.
洪煜 《史学月刊》2005,(3):53-56
王韬传统思想近代化的转变代表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儒家正统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一般过程。而王韬个人的特殊经历,对西学的体认和与西方传教士的亲密接触,其儒家传统思想的转变,表现出传统知识分子思想近代化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字载体从最原始的竹木等发展到图书、报纸、杂志、电子献、音像资料和网络献等门类,纸的发明和现代网络献标志着人类信息载体与知识传播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14.
宋本《陶弘景集》为辑佚本,它刊刻于南宋绍兴年间,参加编集和刊刻的人有王钦臣、曾恂、傅霄及陈桷。文嘉抄本、史臣纪抄本等较好地保存了宋本原貌。道藏本与黄注序刻本均源于宋本,黄注序刻本以丁丙跋本为底本,严辑全文本又以黄注序刻本为蓝本。  相似文献   

15.
胡平 《东南文化》2003,(11):85-88
苏州木版画内容以山水、人物、动植物为主体,并兼顾市民趣味与人趣味。  相似文献   

16.
左江沿岸保存着许多古代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珍贵化遗产——岩画,左江岩画有她自己的模式、风格、特征,当把这些共同的特征结合起来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黄云鹤 《史学集刊》2005,(1):101-105
唐朝下层士人的社会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以科举和入幕为社交中心,以上层权贵、名士及地方官为社交对象,展开觅举、游丐、游幕等社交活动,并在这些社交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综合各家学说、考据典、辨析要义,在深入剖析中国“书画”所寓含的深刻人内涵基础上,提出了“乐舞精神”作为其主脉这一独具特色的看法,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学术界在此问题上的困惑与长期徘徊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食货派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具有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如下:接近唯物史观,却不是唯物史观的社会史观;从探寻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到新经学的研究旨趣;重视史料但不忽视理论的治史主张;倡导分工合作的治史路径等。他们的史学思想对推动社会史论战之后学风的转变起了一定作用,在四十年代中后期也一度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抗战爆发以后,食货派未能从史学发展中去理解和把握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没有对唯物史观认真总结,致使其史学思想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20.
南通近代建筑的历史地位和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工业基地之一,曾以模范县的美誉闻名于世。南通近代建筑是随着工商业兴起的,它是南通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习和吸收西方建筑艺术所形成的,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南通近代建筑的形成有鲜明的特点,保护好这些建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