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李桂荣 《攀登》2005,24(Z1):96-99
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以青海、甘肃、浙江等地失地农民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桂荣 《攀登》2005,24(12):96-99
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以青海、甘肃、浙江等地失地农民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兰措卓玛 《攀登》2012,(2):140-145
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收后,许多失地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由此引发了失地农民一系列生存问题.本文在对西宁市四区三县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失地农民生存权、发展权、社会保障权为视角,探讨失地农民权利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对我国城乡社会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其原因在于征地补偿理论、制度设计、政策执行等方面的缺陷。本文围绕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引发了大量的“圈地运动”,社会矛盾日渐突出。虽然这些矛盾与补偿安置措施等有很大关系,但是不应该忽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知情权的缺失。程序正当是保证合法性的必要前提,要想防止失地者知情权的缺失,程序正当必不可少。本文试图从知情权保护角度入手,探讨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陈雪洁 《神州》2013,(4):243-244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部分地区征地面积较大,失地农民人口较多,安置压力大。随着征用土地数量的逐年增多,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由此而引发出的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困难问题也逐渐增多;有关失地农民动迁过程中和动迁过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趋待有关学者进行进一步研究,也趋待相关部门进行合理解决。因此,失地农民的有关研究十分必要,是否能够合理面对并解决失地农民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娜 《沧桑》2009,(2):86-87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权利保障,但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的主体地位被虚化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致使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应取消“公诉转自诉”的规定,建立被害人司法审查申请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立法上建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8.
陈胜祥 《神州》2012,(21):39-3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保障问题,是我国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健全农村留守老人权益保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朱玲 《沧桑》2010,(3):70-71
2010年初,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又遇"民工荒",虽然这从一个方面说明转变我国产业结构的必要性,但从深层次反映出解决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迫在眉睫。解决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一方面可以从提升企业家素质,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入手;另一方面可以从不断完善非公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入手,切实发挥政府监管、引导作用,加强企业劳资关系的法制建设,不断创新工会社会化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昌市被国家批准建立中国第四个航天基地以来,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的农民成为了失地农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着重强调从可持续生计下浅析失地农民问题,通过分析文昌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措施,以达到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妇女权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令和条规,并在政府、妇联、妇救会等妇女组织的宣传和努力下得以贯彻实施,使边区妇女获得了空前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婚姻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妇女的抗战积极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边区在实际的贯彻执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保障妇女权益的贡献仍是不可磨灭的,对妇女自身的解放和抗战的最后胜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察冀边区保障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在晋察冀妇女解放运动史和抗战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将于3月1日起实施。《规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被拆迁人权益的保障。近年来,由于拆迁制度不合理、补偿不到位及安置不落实等原因,造成因房屋拆迁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甚至引发恶性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如安徽朱正亮和南京翁彪的自焚事件。城市拆迁的目标应是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在实践中有一些拆迁却正在走向人民利益的对立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乏规范而公正的拆迁制度。而《规程》把对被拆迁人权益的保护予以程序化,并真正落到实处,从程序上为被拆…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制定图书馆法时应着重解决好图书馆经费来源、读者权益、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禾昕 《区域治理》2021,(1):121-122,141
近年来小产权房迅猛发展,城市居民争相购买,引发了房企开发暴利、住房保障不足、集体土地征用及失地农民等诸多社会问题.在旧有的法律制度下,小产权房问题无法妥善解决.2020年施行的新《土地管理法》改革了宅基地管理制度,并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根本性出路.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的转对,是一种带有补充性、"兜底"性质的奏对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权益,转对的覆盖面较广、频度较低,并以庶官群体为主体,采用一种相对分散的分配方式,注重保障奏事群体最基本的上殿机会。不过,这种力求"兜底"、注重轮次、"撒胡椒粉式"的权益分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转对的施行过程中君臣交流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李桂娥 《攀登》2012,(3):107-111
文章以青海省户籍制度改革为背景,以对西宁市失地农民的实际调研为依据,分析论证了西宁市户籍改革中存在的“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即按照《青海省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规定,对于失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其住房面临的合法性、宅基地使用权的时限性、利益的无法预期性及宅基地所有权主体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解决户籍改革中“小产权房”问题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7.
柯楠 《沧桑》2009,(5):95-96
健康权是农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应得到国家法律的尊重和保障。本文通过从法学的视角对健康权的含义进行剖析和现有法律规定进行考察,得出我国目前的农民健康权益保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立法层次低,缺乏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保证的结论;通过对农民健康权益保障实现标准的探讨,提出了应当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民健康权益保障法》,并对制定该法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赵春苗 《黑龙江史志》2011,(9):57-58,6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体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嬗变和转型.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是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关键.通过分析失地农民群体性身份认同危机成因,提出对失地农民特殊保护的法理基础,进而从法治角度提出解决途径,及构建和谐社会政治文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煜林 《神州》2011,(14):121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土地征收补偿在内的社会问题,为了使人类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就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法律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解决争端、平衡利益、保障大多数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管理及规范,是解决土地征收纠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张煜林 《神州》2011,(7):121-121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土地征收补偿在内的社会问题,为了使人类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就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法律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解决争端、平衡利益、保障大多数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管理及规范,是解决土地征收纠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