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有限的文献资料,对清代热河都统麒庆的生平略作考释,为学界研究麒庆其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清宣统元年(1909)七月,清政府为筹建京师图书馆,依学部奏请,允准将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调拨京师图书馆。辛亥鼎革,1913年6月27日,北洋政府教育部依前案致函热河都统姜桂题,"拟即派人往取"文津阁《四库》及各殿藏书。直到8月12日,姜回文:候派员到热后,自当将文津阁藏书一律点交运京。其余殿阁所藏书籍,则留存热河图书馆。自此,文津阁《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3.
杨珍 《清史研究》2015,(2):150-156
<正>康熙十二年(1673)的杨起隆起事,是清朝入关后首次发生在京城的八旗汉人奴仆起义。1顺治至康熙前期,清廷实施圈地、投充、逃人法、剃发易服等暴政,加剧了满汉矛盾以及八旗旗员与汉人奴仆之间的利益冲突。此次起事是积蕴三十年的上述矛盾和利益冲突的一次总爆发。促成其发生的直接因素,则是平西王吴三桂反清的消息传至京师。这次很快遭到清廷镇压的起事,以其形式独特而为人们所关注。2本文拟对杨起隆起事与  相似文献   

4.
熊希龄(字秉三)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里,担任了三个月的财政总长,八个月的热河都统,六个月的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博物馆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6号,馆合占地16000平方米,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之一。 馆内主体建筑两座,正面坐北朝南的具有浓郁欧洲古典风格的罗马式建筑,原系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的官邸,总面积3539平方米,大小房屋23间。1930年开始兴建,1931年因“九·……  相似文献   

6.
《文博》2017,(3)
文津阁位于热河避暑山庄,始建于乾隆四十年。《热河园内新建文津阁工程奏销黄册》详细记载了建阁的物料、银两等,可以窥见文津阁建造的具体耗费。乾隆之后,文津阁历经多次修缮,《四库全书》也移置他处庋藏,这些修缮工程一方面维护了文津阁及《四库全书》,文化瑰宝得以保全和留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清廷的用度,劳民伤财。  相似文献   

7.
王一伶 《沧桑》2012,(5):22-25
满清政府在入关前后颁布了一系列"薙发易服"政策,强迫汉人改变其发式、衣着,强制性地改变汉人固有的风俗习惯和民族观念。对于这一政策的施行,清廷固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考虑,但为了满足其利益,却使广大汉族人民饱受文化习俗的民族压迫,从而引起社会各阶层各种形式的反抗。  相似文献   

8.
士绅保路冲冠怒,不帮朝廷帮“乱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史月刊》2011,(5):41-42
孙中山说,四川的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先声,是有道理的。自1908年清廷的少年亲贵上台以来,有诸多的倒行逆施,影响最大的,就是收权,一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二把汉人权力收归满人。而所谓的铁路国有政策,就是这收权政策牵动面最大的一个行动。原本发动立宪请愿的汉人士绅,是要借立宪跟满人进一步分  相似文献   

9.
(共计542处)近现代文物(共49处)名 称              时 代        地 址察哈尔都统署旧址(德王府)清、民国张家口市桥西区淮军公所清保定市环城西路清河道署清保定市兴华西路热河都统署旧址清承德市内铁行会馆清鹿泉市内马厂炮台清青县马厂营张庄天主教堂清献县大张庄保定天主教堂清保定市裕华西路孟家坟民宅清、民国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孟家坟王灏庄园清、民国定州市西关腰山王氏庄园清、民国顺平县南腰山村光园民国保定市裕华西路田麻痒庄园民国邢台县北尚汪村申后高氏民宅民国鹿泉市申后村江浩故居1880-1930年玉田…  相似文献   

10.
光绪三十年(1904),黑龙江实行放荒开垦后,尤其是中东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促进了黑龙江经济发展。在全国“废科举、兴学堂”的形势影响下,黑龙江开始兴办近代教育。是年二月,程德全奉旨抵黑龙江任副都统,他在整顿诸端事物中优先办教育。光绪三十一年(1905)二月,他上奏慈禧太后设学务处,筹办学堂。同年十二月,奏请从奉天、江苏、安徽、湖北、广西等地及清廷内阁中的现  相似文献   

11.
正在清朝产生的118个状元中,不乏像张之万、翁同龢、孙家鼐、张謇这样在政治舞台上或实业领域有过重大建树的人物。然而,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龙汝言(?—1838),因为他的这个状元很大程度上是靠善于揣摩上意,投机逢迎得来的。龙汝言是安徽安庆人,中秀才后,赴京应试不第。于是,他便留在京城某都统家做幕宾。清朝的"都统"是驻防各地的八旗组织的最高军政长官。按照清廷的风俗,每逢皇帝过生日,大臣以及朝廷中精于词章的翰林们照例都要写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4,(2)
<正>一近得见叶志超致季邦桢手札一通~①,述及光绪十七年(1891)末带兵镇压热河金丹教起义一事,此前未见刊录,其内容对进一步了解金丹教起义及晚清民间反洋教斗争皆有助益,故加以释读分析。士周仁兄大人阁下:远违芝采,时切萧思。引睇吉晖,常劳梦毂,辰维勋祺,聿骏鼎祉延鸿,定符心祝。弟前月十八日在古北口阅伍,迭接傅相暨前热河都统德文报,得悉朝阳教匪滋事,攻破县街,焚库劫狱,兼有金丹道、五圣门等匪到处响应,平、  相似文献   

13.
一、清代服饰艺术发展的背景 清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起,共历11帝,统治276年。清朝的建立、强盛、衰微以至灭亡,直接牵动着中华服饰艺术风格的重大变化。女真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服饰文化。他们打败明朝统治者之后,就想用满洲的服饰来同化汉人,所以入关之后,就强令汉人剃发留辫,改穿满族服装,这一举动引起汉族人民强烈的抵制。清廷乃吸收明朝冠服制度中的某些成分,纳入  相似文献   

14.
刘小萌 《满族研究》2002,474(3):14-17
清朝入关初,满洲皇帝为笼络三藩,与之子弟建立起多重婚姻,娶皇室女封额附,本简要说明额附的人选,品级以及在清廷中的地位,所尚公主的家世,“破格册封”的含义,清皇室与三藩联姻,用意深远,却未能消弭矛盾的爆发,所以“三藩之乱”平定后,汉人不再封王,汉人“额附”遂成历史陈迹。  相似文献   

15.
正一明朝灭亡之后,满洲贵族率领八旗铁骑浩荡入关,开启了重新统一中国的进程。在整个统一战争中,南部中国一直是反清复明势力的活跃舞台,清廷基于自身力量的不足,继承发展了自皇太极以后团结汉官的政策,决定在南部边疆实行藩镇体制,利用前明投降的汉人独立军团,稳固满洲贵族在南中国的统治。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相继被清廷派镇到云贵、广东、福建,形成所谓的三藩。三藩  相似文献   

16.
满汉矛盾是制约清末政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革命排满思想的激荡和清廷对汉人的疑虑。张之洞指出。废除歧视性的政策和法律对化解民族矛盾、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稳定、共同抵御外侮具有关键作用,并将其视为改革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锡恒传略     
锡恒,生年不详,逝世于宣统二年十二月(1911.1)代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任上。满族人。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十二日(1906·5·26),锡恒任热河兵备道时,清廷赏他副督统头衔,并旨授他为科布多首任办事长官。这个办事长官,是清廷针对当时阿尔泰内忧外患的形势,决定废除科布多帮办大臣,专门为加强阿尔泰防守,抵御沙俄侵略,管理阿尔莱蒙(古)、哈(萨克)事务,并钦走移节驻扎在阿尔泰的职官。锡恒在此职五年六个月,办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博得阿尔泰各族人民的赞赏。特别是哈萨克族人的赞扬,至今“祁(哈萨克语扬的对音)钦差,加…  相似文献   

18.
建立民族国家是晚清政学两界的普遍追求,汉族革命派、立宪派,满人知识分子和其他族群知识分子,甚至清廷,都加入其中。满人知识分子创办了《大同报》表达自己的民族认同见解。由于其身分角色的特殊性,他们不认同汉人革命派的"排满"主张,也不完全同于汉人立宪派和满清朝廷的民族认同论述,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些看法,主张各族同源,满汉问题是政治问题非种族问题,撤销八旗制度统合各族建立大国民国家。其中有些是对其他派别的借鉴和吸收,有些是对其他派别观点的有益补充。清廷培养满人知识分子本寄传承政权之厚望,但新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并非完全和政府站在一边,有的甚至走向反对专制政府,为清政府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19.
桑兵 《近代史研究》2019,(3):153-159
侯宜杰先生的商榷文主要提出袁世凯"不可能在1911年12月27日以前奏请清帝退位",甚至在1912年1月16日《请速定大计折》上奏前,也没有必要动议清廷退位。而《正宗爱国报》1912年1月3日刊载的《清内阁致八旗都统衙门函》,与《请速定大计折》同时拟订,为后者的简约版,主旨正是动议清帝退位。实则袁世凯此举是被迫应对民军代表的谈判前提条件。唐绍仪辞去和谈代表后,清帝退位的暗中磋商即再度重启。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其得名 ,盖因此地有池二 ,一曰“呼伦”,一曰“贝尔”。此地水草丰茂 ,适放牧 ,多为蒙古喀尔喀部人移驻。初设五名总管 ,分管索伦、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厄鲁特、鄂伦春五路。雍正十年 (1732年 )奏准 ,编成五十个佐领 ,分为左右两翼 ,总管关防由博尔本察掌管 ,加副都统衔。光绪七年 (1881年 ) ,升副都统衔总管为副都统 ,遂设副都统衙门。光绪三十三年 (190 7年 ) ,东三省改制 ,裁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次年 ,设呼伦厅。 192 0年改厅为县。此地居民中以蒙古人为绝大多数 ,故不通行汉文 ,政府公文或用满文或用蒙文。辽宁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