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 ,蒙古汗国是在兼并草原诸部的基础上 ,按游牧民族传统建立起来的 ,具有浓厚的家产制政治特点。这体现在国家分封制结构和汗位继承方式上。忽必烈虽然打败了阿里不哥 ,但作为全蒙古大汗 ,他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全体宗亲的承认 ,拖雷系与窝阔台系以及拖雷系内部的阿里不哥裔、蒙哥裔、忽必烈裔之间此伏彼起的斗争 ,也说明蒙古汗国分裂的事实。进而认为 ,元朝是从蒙古汗国分裂出来并经过扩张后建立的国家 ,与西方蒙古四大汗国建构历程相似。四大汗国与元朝并无宗藩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2.
察合台汗国的疆域在历史上变动过多次。蒙古国初期,仅包括从畏兀儿地区之边延伸到阿母河以北地区的草原。13世纪60年代初,在阿里不哥之乱中察合台兀鲁思汗阿鲁忽利用原别十八里等处行尚书省辖区的官员在忽必烈、阿里不哥之间无所适从的机会,把东自金山、西至阿母河的土地收为已有,并获得忽必烈的承认,使察合台汗国从一个普通的诸王兀鲁思,一跃而成为堪与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相抗衡的中亚政治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廊坊市永清县发现的史天泽家族墓地碑刘化成史天泽,元代永清县韩侯乡兴隆里人,自元太祖八年(公元1213)随父兄降元,历经太宗、定宗、宪宗时期,并扈从元世祖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拥立世祖继位,"使兼将相,望重四朝",对元朝的建立和元初的政治及国体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4.
中统元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汗位,为取得汉人支持,效仿汉制建立政权。在建立中书省后,忽必烈又建立了六部体系。但是,忽必烈并非一开始就直接采用六部体系,而是创造性地建立左、右三部体系,后又在至元元年、五年、九年数度析分为"吏礼、户、兵刑、工"四部体系,直到至元十三年统一全国后,六部体系方才确定。史料虽对元初的六部设置有所记载,但彼此之间互有矛盾,其变化时间、变化过程、变化原因多语焉不详,甚至与蒙元初期一度因战争需要而临时设立的"行六部"存在混淆,需要考辨明晰。  相似文献   

5.
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西夏灭亡前夕病逝于六盘山,他所奠定的开城行宫得到蒙哥、忽必烈等继任者的尊崇。六盘山的军事地位集中体现在成吉思汗灭金亡宋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实施,出兵大理、迎接八思巴、汗位之争等重大事件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成吉思汗病逝六盘山的理由如下: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等继承者对六盘山的经营;成吉思汗不会在战争状态下新建"行宫";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汗位之争看六盘山地位和意义;分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有助于灭宋战略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对成吉思汗病逝六盘山的推定;六盘山为陇东与陇西中枢。  相似文献   

6.
17世纪蒙古编年史产生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都日古 《清史研究》2004,48(3):102-106
17世纪蒙古史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产生了一批蒙古人自己创作的史学作品。佚名《黄金史纲》、罗桑丹津《黄金史》、佚名《黄史》 (或译《黄册》)、萨冈彻辰《蒙古源流》四部编年史就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种现象的出现 ,与当时蒙古的政治背景分不开。自从 1 3 68年元惠宗妥帖睦尔失去对中原的统治而退回蒙古本土后 ,蒙古汗室卷入了与异系、异姓贵族争夺汗权的旷日持久的内乱。元廷北迁 ,加剧了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黄金家族”内部忽必烈系与非忽必烈系的异系之间固有的矛盾 ,忽必烈系后裔垄断汗位的格局被打破。阿里不哥后裔与…  相似文献   

7.
庫利尔台,蒙古語义是聚会的意恩。蒙古诸汗即位之先,例須經过庫利尔台会議的通过。作为聚会之义的庫利尔台,所討論解决的重大問题,并不限于通过汗位繼承人选;出征他国,頒布重要法令时,也召开庫利尔台?疚乃?仅限于通过汗位继承人选之庫利尔台制度,即有些史家所称的“世选制”。关于蒙古庫利尔台制度的瓦解,几乎所有中外史家,都持着同一論点:为了与阿里不哥爭夺汗位,忽必烈于1260年自立于开平,于是庫利尔台制度宣告瓦解饩褪撬?1260年时,为了与阿里不哥爭夺汗位,忽必烈破坏了庫利尔台制度庖徽摰闶侵档蒙逃懙摹1疚挠犹接懙膯栴}是:庫利尔台制度瓦解于何时?瓦解的根源何在?  相似文献   

8.
<正>1206年,孛尔只斤·铁木真(1162~1227)在斡难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正式成为蒙古各部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这也标志着大蒙古国的正式建立。大蒙古国建立以后,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不断开疆拓土,最终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帝国的组成包括大汗之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从此元朝即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之国)和四大汗国。13至15世纪,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行销于国内外市场。就目前考古资料看,四大汗国中除窝  相似文献   

9.
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到蒙哥去世时为止(1206—1259年),蒙古汗廷的统治中心一直在漠北的和林,实行怯薛守护斡耳朵和扈从大汗的宿卫制度。忽必烈即位之后,鉴于形势的需要,在传统的蒙古宿卫体制之外,仿照中原王朝常设的中央禁军体系建置了一支新的宿卫部队——武卫军。  相似文献   

10.
蒙元国号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大汗国号的演变较为复杂。先有以族名称国家的YekeMonggholUlus,接着又有其汉语意译形式的“大蒙古国”,汉语简译形式的“大朝’”。此三个国号,使用对象不同,施行地域也不一致。及1271年,名义上的蒙古大汗忽必烈在汉臣王焊、刘夫患的建议下,定立正式双式国号“大元”。“大元”国号的取义,与汉民族传统儒家经典《易经》有密切的关系,也合乎蒙古民族敬天的习俗,并与“大蒙古国”、“大朝”一脉相承。“大元”国号的定立,包含了赢取中原正统的政治与文化企图,反映了蒙古从游牧国家到中原王朝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从10世纪到13世纪初的300多年间,我国一直处在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局面。1260年,忽必烈接蒙古国大汗位后,他顺应时势,推行汉法,改革旧制,于1276年改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新的大统一。当时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超过了汉唐盛世;对外交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极盛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三世纪初,大漠深处的蒙古帝国崛起。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即大汗位。之后在他和几位继任大汗率领下,蒙古骑兵曾横扫欧亚大陆,疆域版图扩充到中亚、东欧和中国北部。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接大汗位,并于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建朝之后,他继承先辈遗志,继续扩大版图,在先后征服朝鲜及进攻南宋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开始向隔海相望的日本国发起大规模征伐,以求让日本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元朝时期,将自己统治的区域划为12个省,即中书省、岭北省、辽阳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江浙省、江西省、湖广省、四川省、云南省和宣政院辖地。关于“宣政院辖地”名称的由来,史书有清楚的记载。其大体过程是:公元126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自蒙古上都迁都金中都(今北京)后,在朝廷内设总制院,掌管全国的怫教事务和吐善的行政事务,并授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管总制院院务。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称帝,是为元世祖。不久,忽必烈即封八思巴为帝师。由于唐朝时期一向是在宣政殿接待吐善使节,故元朝于1288年将总制院改名…  相似文献   

14.
元上都东凉亭与河北滦平鸽子洞出土文书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忽必烈作为蒙古王子 ,从小就喜爱打猎 ,在他 1 1岁时 ,曾与 9岁的弟弟旭烈兀随祖父成吉思汗出猎 ,并且首次各射到一只兔子和一只野山羊。按照蒙古人的习俗 ,成吉思汗高兴地为孙儿们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牙黑刺迷失” ,将猎物的血涂在忽必烈和旭烈兀的拇指上 ,对他们很赞许。 (此事见《史集》第 1卷第二分册第 31 5页 )后来 ,忽必烈创立了元朝成为全体蒙古人的大汗。其弟旭烈兀创建了位于波斯地区的伊儿汗国。狩猎成为蒙古帝王和宗王们保持传统、演兵习武、加强彼此联系的重要方式。据《史集》所记 ,忽必烈在兴建开平府之前 ,就在金莲川以东 ,…  相似文献   

15.
八思巴初会忽必烈年代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汉、藏文史料的记载 ,八思巴初次觐见忽必烈是在 12 5 3年忽必烈驻营于六盘山时。但由于个别史料存在歧异之处 ,遂有学者提出 12 5 1年、 12 5 3年两次会见说。本文对史料的歧异处作了辨析 ,根据相关人物此段期间的活动 ,证明八思巴与忽必烈的初次会见必在宪宗三年 (癸丑 ,公元 12 5 3年 )四月至八月忽必烈出征大理途中驻扎六盘山期间。  相似文献   

16.
忽必烈(1215-1294年),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四子,蒙哥的弟弟)。1232年,父亲拖雷逝世,丧父之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早年就走向成熟。史书记载说.忽必烈18岁以后政治上已趋于成熟。他从青年时代就喜欢听别人讲述前代帝王的经历和业绩,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如窦默、姚枢、刘秉忠、史天泽、董文用等人。这些著名文化人.不但为忽必烈灌输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帮助他了解中原汉地各方面的情况,而且成了忽必烈的重要幕僚.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珍藏的“大朝国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国宝级文物。但是,它长期被误读,并认为是复制品而遭到冷落。实际上“大朝”是忽必烈正式建国号“大元”之前的蒙古汗国国号,国师是当时最高僧官,具有“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的职权。此印是蒙哥大汗赐予那摩国师的封印。本文揭示了该印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对于元史、蒙古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忽必烈在六盘山皈依佛门与此后实行大元帝师制度,是蒙元史上、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忽必烈借路吐蕃、皈依佛门,忽必烈主持佛道大辩论、八思巴在此次辩论的重大作用,忽必烈颁布珍珠诏书、八思巴开通万里驿路,以及八思巴建立萨迦政权,忽必烈实行大元帝师制度等,全面分析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作用与意义。从此,藏传佛教得到蒙元帝王的崇信和支持,其自身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藏传佛教的思想文化,逐渐与蒙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蒙元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八思巴辅佐元世祖辅治西藏,为元朝实现对西藏地区的有效政治统治、在西藏地区贯彻实施元朝中央的行政区域制度,奠定了藏族统一于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成吉思汗创建大蒙古国时期,为了管理游牧封建社会的需要,颁布过一部大札撒 (法律)。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因大札撒不适应管理广大农业封建社会的需要,先后颁布过若干条画,以统一全国的法律;到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将已颁行的律令汇编成《至元新格》,成为元朝的第一部法典。但是,这部法典比较简略,不便实行,因而又陆续颁布了若干律令。于是有人建议将累次颁布的律令再汇集为一部较完整的法典。英宗至治三年 (1323年),正式颁布了《大元通制》,是为元朝的第二部法典。这部法典分诏制、条格、断例和别类四  相似文献   

20.
浅议元中都的兴建及对保护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元历史上,曾先后建造了四座都城:即建于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的现蒙古国的哈刺和林城,忽必烈建于宪宗蒙哥汗六年(1256年)的现内蒙古正蓝旗的元上都,忽必烈建于至元四年(1267年)的现北京的新都元大都和元武宗建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的现张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