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儒家文化的特征,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儒家文化强调的"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文化中的"和"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疏理、发掘儒家和谐思想,科学的借鉴儒家和谐思想资源,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大致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内心的和谐三个层次。依照传统儒家的哲学理念,个人道德的完善是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基础。家庭迄今为止仍是影响中国人道德观念养成的最重要因素,而家庭的核心伦理"孝"自然成为构建中国人和谐自我的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个人修养中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连爱红 《神州》2013,(15):255-255
本文开始通过对企业文化概念及起源的叙述,得出中国的管理历史比之西方的管理历史要长许多,并且比之西方管理更注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就要融于中国的人文精神并采取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的"三和"的企业文化发展策略。而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更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摒弃了现代实践观的误区,不在"主—客"框架内讨论建设和谐社会。而是根据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在"主—客—主"的框架内讨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及历史发展进程。只有通过存在着客体底板的主体际的交往实践,建构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目标,不仅要人自身的和谐,还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荀子从"万物各得和以生"的自然观出发,形成了"顺天应时"、"和合"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延伸到他的修身、伦理、治国方面,从而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与自然、再到到人与人之间高度和谐的理想状态,既体现出荀子环保思想的系统性,又由于荀子修身、伦理、治国思想在其体系中的重要性而显示出荀子环保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陈立夫的人理重心说是在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对宋明理学尤其是对"即物穷理"、"致良知"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人理学思想对当前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构建和谐文化的讨论也有一定的文化借鉴意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埃及新石器时代,都出现了有关蜜蜂的图画文字。山西省吉县州川河北岸的柿子滩岩画上的"蜂形人",作为中国黄族群的图腾、远古第一批的一个文字,具有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古埃及的涅伽达Ⅰ时期,也出现了由蜜蜂形成的象形文字。两个古老的国度,在8000年以前都出现了以蜜蜂作为与祖源有关的重要文字符号,表明图画文字的源远流长,也说明古人在采集蜂蜜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尊重和谐发展的生存原理,最终与蜜蜂建立了和谐共处的关系。这正是中国古老的"黄帝"之"黄"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我们这个社会始终反反复复,在艰难之中前进。置身于此,历史学家尤其应当对创建一个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权利与自由、注重人性和人道的文明社会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为此,我们需要做的历史重现和历史解释,以便激发更多人反思和警醒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多一个人明白"天赋人权"和"人生而平等"的道理,多一个人明白"必要的恶"的逻辑之可怕,就多一分建构中国未来文明社会的力量,中国就会多一分和谐与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作为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儒家思想的汇编,《礼记》主张要行"礼"、修身养性,即做君子之人,行君子之行,言君子之言,并使之成为一种道德自觉。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它的"礼文化"在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注重"软硬件"档案的利用,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校档案把人与环境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优化育人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办学思想立足于幼儿园实际我园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1988年与雅周镇中心小学分离,建成独立成型的幼儿园,2002年建成现在规模的园所。四十多年来,我们雅幼人一直行走在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道路上,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雅幼人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归纳起来,是两个关键词:"和谐"和"发展"——即把"和谐共创"的理念渗透并贯穿于幼儿园管理和保教工作之中,努力建构"人人得以发展"的新型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环境文化是指人类认识、适应、利用、改造、保护自然环境的物质文明和相应的精神文明的总和。环境文化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  相似文献   

13.
梁代生 《攀登》2007,26(4):5-7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党内和谐不断促进民族地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张璐 《丝绸之路》2013,(2):92-93
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等方面对老子哲学中的和谐思想作了探讨,认为和谐不仅是老子的最终价值原则,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在实践上,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人性化德育理念是指既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又把人作为德育的根本旨归,重视把德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从而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人性化德育理念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了情感体验的意义价值。人性化德育理念的实施要以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为价值取向,以生活化和生成性德育素材为核心内容,以对话、理解、关心和体验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自由观指出,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自由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自由问题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反思,以求实现三者的和谐发展,人的真正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多样性",也是大学和谐德育的基本理念。大学和谐德育就是要秉持这些理念,突破传统的德育模式,丰富德育的内涵,协调德育的各个环节,落实"大德育"的教学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自担任园长职务以来,我一直本着"以人为本,蓄情化行"的指导思想,坚持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管理方略,营造对话式氛围,搭建自主成长平台,激发创新工作热情,使队伍做到和谐、富有创意和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赵欢 《神州》2013,(13):287-287
构建和谐后勤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后勤是高校正常教学、科研、行政的基石,后勤管理和服务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的发展进程。和谐校园建设需要一个和谐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后勤与构建和谐校园之间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利互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马头寨背靠百花山,面朝底窝坝,东、北濒青龙河、深水河,寨内小溪潺潺,古树森森,周围林木茂盛;布依、汉、苗等各族人民世代和睦相处至今,充分体现出水东文化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各民族和谐的天人合一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