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巧鹏 《沧桑》2013,(3):103-105
"除四害"运动始于1952年的反美"细菌战",1958年前后掀起了全国"除四害"的高潮,期间中共中央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指示,高度重视"除四害"运动。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除四害"运动的研究不断深入,有的学者关注"除四害"运动全局的发展,另有学者注重将"除四害"纳入爱国卫生运动中加以研究,还有学者以特定的区域或某一类害虫进行讨论等。其中,就"除四害"运动的特点及评价虽多有关注,但是在史料的发现、利用、解读乃至对这一运动的深入剖析等方面仍是今后进一步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除四害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农业十七条》中,提出的初衷不仅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更是为了增加国家的粮食产量。毛泽东对除四害运动极为重视,亲自领导了这场运动的宣传工作和纲领性文件的修改工作,还把这场运动列入了《工作方法六十条》。在中央的重视下,除四害运动于1957年冬和次年上半年达到高潮。除四害运动为消灭蚊、蝇、鼠等病媒生物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场运动并未带来粮食增产。除四害运动具有明显的急躁冒进的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1958年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这年初,毛泽东主席做了批示,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开展一场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相似文献   

4.
除“四害”     
《湖南文史》2012,(4):62-63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的不良卫生状况,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群众性卫生运动,提出了“除四害”的口号,要把老鼠、麻雀、苍蝇、蚊子除尽。由于其中的麻雀和老鼠被认为是偷吃粮食的罪魁,l958年更是掀起了剿灭麻雀的高潮,男女老少齐上阵,用“轰、打、毒、掏”的综合战术,对麻雀以歼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5.
“五四指示”的内在矛盾与实行困境 所谓五四指示,主要是两部分内容,即所谓“一条批准,九条照顾”。批准是要求坚决支持农民夺取土地;照顾是规定为继续巩固统一战线,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文史博览》2005,(11):34-34
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他外出讲学,会议主待人常说“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便接着说:“指示不敢当。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引起笑声一片。  相似文献   

7.
章学新 《百年潮》2008,(9):41-42
1969年春,广大干部按照“五七”指示,下放到五七干校“重新学习”。虽然指示规定“除老弱病残者外”,但是,共青团中央是被江青斥为“修透了”的单位,因而必须“连锅端”,就连年过花甲的老年干部和知识分子,也要“自动报名”,不应放弃这个“极好的机会”。54岁的胡耀邦是“斗、批、改”的主要对象,当然不能除外。  相似文献   

8.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之一。依托“红色故事+红色旅游”模式发展遵义旅游业,对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利用“红色故事+红色旅游”模式发展旅游业,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红色旅游教育效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项指示为纲”是1975年整顿中邓小平提出的著名口号。邓小平以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三项指示为纲,在毛泽东本人和周恩来等的支持下,与“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领导整顿取得极大的成功。可是,在全面整顿即将展开之际,毛泽东对“三项指示为纲”又予以否定,并发动了一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研究这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对全面认识毛泽东、邓小平,对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很有意义的。毛泽东提出三项重要指示的经过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76年“四人帮”倒台之后,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我对大革命时期“广州起义”中两位革命先驱周文雍与陈铁军的革命与爱情忠贞不屈的事迹,以《刑场上婚礼》为题先后推出了小说、报告文学、电影和大型歌剧。这与当时邓颖超同志派秘书向我传达指示和聂荣臻、徐向前元帅...  相似文献   

11.
陈亮 《纵横》2013,(9):34-35
这是1966年7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宣传部送审的新闻稿清样上的批示,文中写道:此件看过,可用。在第五页上将“最高指示”改为“指导方向”。以后请注意不要用“最高最活……”,“顶峰”,“最高指示”一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十年内乱之初,在五花八门的“小报”上,出现了一条骇人听闻的胡息:“一九三六年六、七月间,刘少奇发出了‘狱中共产党员可以履行反共自首手续’的黑指示。……这个黑指示,通过林枫和徐冰、孔祥祯写成信件,由魏文伯介绍魏茂林送进草岚子监狱中,……叛徒们在狱中看到刘少奇的黑指示以后,正中下怀,欢喜若狂,……分批从敌人的狗洞里爬出来了。” 这就是“文化大革命”中轰动全国、震惊海外的所谓“六十一个叛徒”案件!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李井泉就担任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在“文化大革命”前,他忠实执行毛泽东的指示,不论是抓右派,反右倾,还是在“四清”运动中大整“烂掉了的基层政权”,大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都像领导军队打仗一样,领导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省干得轰轰烈烈,从不落后。毫不手软,因为他有股军人作风,干部们都习惯于称呼他当时挂靠在军队中的职务“李政委”。“文化大革命”的“革命烈火”点燃后,他积极领导西南…  相似文献   

14.
编纂地方史、地方志、年鉴工作,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讲政治的需要,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国家和省下达的长期的指令性任务,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作过重要指示。江泽民总书记指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李鹏总理指示:“地方志又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新编地方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要认真抓好。”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在“在全省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编纂史志鉴是“官职”、“官责”。各级党委、政府和大中型企业与事业单位,不能疏职,要做到中央和省提出的“一纳入、五到位”,务必抓出成效,推进我区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杨  刘琦 《满族研究》2023,(3):30-34
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大禹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为落实好习总书记“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指示,大禹治水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曾培炎 《百年潮》2010,(3):4-13
攻克“三大难题” 创出多个奇迹 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往往有一些难点需要突破。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工程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性的工程技术难题,这也是青藏铁路几上几下的重要原因。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青藏铁路建设任务,中央领导同志对突破“三大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12月17日,我当选为政协洪山区第十届委员会主席,同年我担任武汉市政协委员。第一次接触政协工作,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要成为“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的指示,我认为,明确政协定位是履职的前提,这也是我从履职开始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央视纪录片《达赖喇嘛》中记述,1959年3月16日.达赖为是否逃走求问于“神”,“神”断,指示说:“快走、今晚。”  相似文献   

19.
1974年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的指示,是其“反修防变”理论与实践的继续和发展。毛泽东指出,中国还存在着变修正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性,这种忧虑是有历史和现实根据的,是富有远见的。他力图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本身寻找产生这种危险性的原因,其方法科学,思考深刻。但由于对马克思、列宁的论述有误解,其分析和结论存在着片面性和差错。在理论指示中,毛泽东还强调要防止在工人阶级中、机关干部中和党员中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问题,产生资产阶级分子,其正确性已经被国内和国际的实践证明。在1975年宣传贯彻理论指示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指出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要有个物质基础,对毛泽东关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存在的根本不足作了弥补;他致力于运用理论指示解决反对资产阶级派性、反对无政府主义、反对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和思想作风等问题,以实现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邓小平的积极引导,可说是对毛泽东的理论指示的一次实践检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拒腐防变”的历史性课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反修防变”理论的批判继承和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文革”中,除了婴幼儿及不出门的老年人,几乎人人拥有一本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巴掌大小,红塑皮,谓之“红宝书”。开会、学习、上班,乃至出差都常带在身上。为此,有人还特别用布做一个专用袋,或用女孩子扎头发用的红色圆塑料细线钩一个漂亮的袋子,很精致,像现在有的女士挂手机一样,斜背在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