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2期发表郭建邦同志的《北魏宁懋石室和墓志》一文,对著名的北魏宁懋石室画象和墓志的拓本全部公布,并为其内容进行初步考证。今试就郭同志的宁懋墓志录文提出一点浅见,以供参考。在郭同志的宁懋墓志录文中,有这样几句:“妻荥阳郑□女,太武皇时,蒙授服常待,郑□女遗姬而去。”查所附原墓志拓本(图版柒),此处的“太武皇时”句中的第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宁懋"石室后壁石板并非原有组件,而是棺床屏石,在被移作"宁懋"石室后围板之前,这块石板至少曾先后两次被使用过,并在移作"宁懋"石室后壁时,通过凿残《庖厨图》中部画面隐晦其原有主题,进而契合"宁懋"石室"献祭"语境;而且,石室左右侧壁石板亦有较大可能挪移自石棺床。"宁懋"石室实际上是由葬具画像石拼凑而成,故兼有祠堂和葬具的特点。而且另有所属,并非宁懋遗物。  相似文献   

3.
《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二期发表我的《北魏宁懋石室和墓志》一文,对宁懋墓志作过录文和浅释。《中原文物》1981年第一期刊登了胡顺利同志的《北魏宁懋墓志释补》,对我在墓志录文中:“妻荥阳郑□女,太武皇时,蒙授服常侍,郑口女遗姬以去。”几句提出不同看法,并在结语中认为:“郭同志所作宁懋墓志录文中的‘太’字,似应作‘宣,字为是,‘太武皇时’实应是‘宣武皇时’。墓志所云当指为北魏宣武帝诏  相似文献   

4.
一、“雪芹先生”画像简述1963年2月19日,河南省博物馆收到商丘县郝心佛寄来一幅“雪芹先生”画像(图一,以下简称画像)和一册“瘗鹤铭”摩崖题记拓本。当时省馆给郝汇去人民币十元(图二),结束了此事。画像是一张整纸,纵25.7、横46.9厘米,对折成两页。右页为画像,像的左上方有“雪芹先生,洪才河泻,…  相似文献   

5.
1900年,麻城道士王圆箓于敦煌千佛洞内发现11世纪初西夏人征服敦煌前之秘密石室,内存大量珍贵文物。《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欧阳询书、李百药撰)残拓本为其中之一(图一~六)。几十年来,围绕此拓本,争讼纷纭。  相似文献   

6.
论盘舞     
山东沂南县石室墓内石刻画像中有盘舞一种,王仲殊同志据之作"沂南石刻画像中的七盘舞"一文,考证至为详确。一九五六年二月,四川彭县汉墓中发现画像砖一方,其上亦有槃舞(见图)。王  相似文献   

7.
关键 《文物世界》2006,(5):24-26
洛阳北魏时期的世俗石刻线画艺术,作为陵墓装饰雕塑艺术的一种形态,多见于此期墓葬中的石棺、石棺床、石室、石墓门及墓志之上,自明末清初以来,已发现多件。其中名的有宁懋石室(孝昌三年,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孝子画像石棺(存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元融石棺、元谧石棺、秦洪石棺、元石棺、王悦石棺、升仙画像石棺、元日韦石棺(武泰元年三月十六日)等。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石棺床、石墓门(楣、框、扉)、石碑座等。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遗存数量较为丰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姿百态,本试图对其本身的艺术风格和它在中国造型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及“东园秘器”的关系作了探究。“东园”是北魏沿袭汉晋传统设立的专司皇室及贵族丧葬事宜的最高机构,由其制作的秘器称“东园秘器”,北魏时期对之多有赏赐,见诸文献者共计36件。“东园”对平城与洛阳两地的丧葬观念及葬具制作具有重要影响。司马金龙漆围屏是平城“东园”的遗物,元谧石棺、洛阳古代艺术馆藏升仙石棺为洛地“东园”的遗品,宁懋石室、固原漆棺的制作与图像刻画则受到了“东园”的影响,卢氏石围屏及其他几件刻画有孝子图的葬具也可能出自“东园”或与之存在联系。“东园”在北魏迁洛后续纳晋及南朝早期绘画传统,同时融汇部分佛教与袄教内容,在平城“东园”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包蕴多种文化因素的葬具图像,其中既有传统的升仙题材,也有儒家的孝子及佛教的摩尼宝珠等。在众多画像题材中,孝子仅为其中的一部分,它或者相对独立,或者与其他画像组合,形成两种不同的图像形式,且并不因墓主身份的贵贱而有高下之别或专属某一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9.
《宋拓武梁祠画像册》是目前存世最早的武梁祠画像拓本,历来受到学界关注。画像册后存有大量清至民国时期金石学者的题跋和观款,是研究这一时期人们认知武梁祠石刻画像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册后题跋信息,结合清代文献资料,尝试进一步考察宋拓本在清初及清晚期的流传情况,补充完善拓本在清代的递藏脉络,以推进相关鉴藏史和对当时学者间交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朱鲔石室     
《文物》2015,(5)
<正>朱鲔石室原位于山东金乡县城西李庄,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汉代墓地石祠堂。历史上对其著录,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1930年,金乡县文教局改明伦堂为古物保护所,陈列朱鲔石室壁画像,并勒石以记之,后遗失半数。本书以考古报告的  相似文献   

11.
唐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的原石拓本,所见有两种:上海博物馆藏王孟扬旧藏本和清末敦煌石室发现的残本。在敦煌本上,“虢者郭也。虢叔乃文王所咨”,这段文字中的两个“虢”字,都被人用墨涂去。原因是初唐避讳,李世民祖父名虎。由此证明拓本是唐初从原石拓下来的,不会是后来翻刻本。1991年我曾写文讲述此事,当  相似文献   

12.
江苏武进、宜兴石室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武进城湾山和宜兴洑东山位于太湖西岸,南北耸立,相距约40公里,中间为开阔平原。两座山上均密布馒首形的土墩,不少土墩还暴露出内部的石室建筑,有的石室,人尚能从坍塌的口子进去。为了了解其石构建筑的性质、内涵和时代,我们于1981年7、8月间,在两山试掘了九座石室,其中武进城湾山七座,编号为庙堂山M1,大茅山M9、M10,四顶山M3、M4、M8、M10;宜兴袱东山二座,编号为黄梅山M1、M2(见附表)。现将调查试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徐州汉画像石室祠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建筑遗存,有地面上的石阙、画像石室祠和埋于地下的画像石室墓等。它们都模拟了汉代真实的建筑。画像石室墓毕竟是墓葬,石阙是起装饰作用的构筑物,只有画像石室祠能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房屋建筑。一、对汉画像石室祠的认识现代最早的古建筑研究者,诸如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和美国人费慰梅、日本人关野贞等把这些墓上建筑称为“石室”或“山东诸石室”。  相似文献   

14.
遗物名胜两皇故里●王文杰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一、大地湾遗物与两皇故里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45公里的邵店村,出土文物近1万件,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最早年代距今约7800年。发掘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多,在全国罕见。然而,在此遗址发现之前,一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画像石刻拓本。根据拓本,知原像为一横33、纵g5厘米的画幅(见图)。姜夔像位于画幅下方,面貌清癯,三绺长须,头戴东坡巾式帽,身着系有绦带的袍服,脚穿方头屐,倚坐在一矮椅上,左膀架椅背,右手持羽扇,抚着盘搁在左腿上的右腿。像面露微笑,凝视前方,表现出一副悠然安闲的神态。画幅上端左方为林则徐行书《白石道人自题画像诗》:"鹤氅如烟羽扇风,赋情芳草绿阴中,黑头办了人间事,来看凌霄数点  相似文献   

16.
刘向阳 《文博》2012,(5):43-48
昭陵石室位于九嵕山南坡,现存9座,有的单独开凿,有的数座相邻排列,从上到下、从东到西分别编号ZLS1—ZLS9。其中编号为ZLS1的石室单独开凿于九嵕山南侧偏东的陡坡崖壁上,其总体结构是现存9处石室中唯一具有墓道、甬道、墓室等唐墓结构要素的石室。本文试从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的角度,探讨编号为ZLS1昭陵石室为长孙皇后正式入葬昭陵玄宫前的最初安厝之地,同时对文献记载的唐太宗选择九嵕山营建昭陵的时间进行初步考辨,以补正文献记载之讹误。  相似文献   

17.
鸡笼山石室土墩群位于江苏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东鸡笼山山脉上,是一处东周时期的石室土墩墓群。D1是土墩群中最大的一座,它的发掘揭露了大型石室土墩墓的建造过程,丰富了对石室土墩的认识。石室内地层叠压关系的发现证实石室存在"多次利用"的情况,不仅还原了石室土墩墓的建造与历史上的使用过程,而且明确了石室土墩墓的建造初衷。  相似文献   

18.
武氏祠“除蛊”画像考李锦山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文管所保存了一批极为珍贵的东汉武氏墓群石刻,1986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武氏祠汉画像石》图册,其中图五一画像拓自武氏祠左石室第五石[1],该石刻高98,宽78厘米,画面共分三层。除第二层经人考释为“赵盾救...  相似文献   

19.
一、石棺和棺床北魏自孝文迁洛,“乃自表?西以为山园之所”(《北史·后妃·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并下诏:“迁洛各姓,死后均葬洛中,不得归葬恒代”。这样就在邙山之巅,瀍河两岸形成了一个包括皇室,“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其他内入的余部诸姓,以及一些重要降臣的墓葬区。可惜这些高坟大冢在解放前,帝国主义文化特务勾结奸商大肆盗掘,致使“邙山墓多无卧牛之地”,却被盗得“十墓九空”。北魏皇陵区也是盗掘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北魏墓被盗不下五百座,出土墓志二百余方。此外,随着古墓的被盗掘,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石棺、石棺床、石室、石门等石刻艺术品出土也不少,如著名的宁懋石室(孝昌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工作站对蜈蚣山土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D19为此次发掘揭露出的规模较大的石室土墩墓,它由封土墩、墓门、墓道、墓室、挡土墙和护坡组成,其内发现上下两层遗物,根据器物的分布情况和时代特征,可将其分成三座墓葬。该土墩墓的发掘为研究石室土墩墓的地域分布、营建和使用以及百越地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