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大山的中甸传统工艺祁继光中甸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为滇、川、藏大三角交汇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甸又是滇文化与藏文化的交流地。中甸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的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工艺。解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中...  相似文献   

2.
中甸的生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甸的生物资源□潘发生森林千湖山林海。段志诚摄中甸地处青藏高原南端著名的横断山三江并流区。这里是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向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过渡的地带,山高谷深,山川相间,从遐迩闻名的虎跳峡谷到哈巴雪山之巅,海拔相对高差3500米,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相似文献   

3.
繁星落到了草原上仲志刚雪山下为什么闪闪亮,是繁星落到了草原上;峡谷为什么明珠辉煌,是因为电灯放出光芒。这是一首在中甸高原广为流传的民歌,这首歌不仅表达了中甸各族人民群众追求幸福,向往光明的心声,更体现了中甸电力建设事业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40年来,中...  相似文献   

4.
中甸热巴舞     
中甸位于青藏高原的南沿部份,是滇藏川交界的三角区,是滇入川、藏或川、藏入滇的瓶颈口。于经济、文化、军事言之,自古都视其为一个非常之地。在历史的记载中,凡有关滇、藏大事都与德钦的溜筒江息息相连,它似一铁锁把住了险口要隘,故有“溜筒锁钥”之说。的确,它也许曾锁过下军万马,锁过唐宋商贾,但对文化的厅往却显无奈。唐以后,由于茶马古道的兴盛,加速了藏、纳西、傈僳、汉、白等民族文化在中甸的交融。从宏观看,印度、尼泊尔等域外文化也形成了对中甸土著民族文化的冲撞、渗透格局。因而,今天中甸的文化现象多元复杂,独特…  相似文献   

5.
欢迎您到中甸旅游□中甸专号段志诚王海清中甸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里的山山水水纯属自然,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更没有任何水质和大气污染!海螺般的雪山,松石般的河流,鬼斧神工的峡谷,色彩纷呈的海子,还有佛寺神宫,山村古寨,民俗节日,音乐歌舞,凡是到过中...  相似文献   

6.
中甸的木碗和木碗厂布刚中甸,藏语称“杰塘”,这一地区闻名于整个藏区,如今中甸民族木碗厂的美名也在整个雪域藏乡四处传遍,遐迩著称。木碗之乡木碗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器具,已有千百年的使用历史。“木碗之乡”迪庆位于川、藏、滇交界的横断山区,这...  相似文献   

7.
噶丹松赞林今昔□袁萍(一)(二)(三)清康熙十三年(1674),五世达赖喇嘛与蒙古和硕特部丹增汗派遣蒙藏兵进入结打木(大中甸)和杨打木(小中甸),平息了以中甸嘉夏寺为首的本地噶玛教寺庙僧侣及土司借吴三桂反叛之机挑起的武装叛乱。率兵进驻此地的蒙藏兵将领...  相似文献   

8.
王辉 《旅游》2001,(11)
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处 有一 方神秘的上地, 那里高原、雪山、 峡谷、森林相间, 藏民世代在此守候家园, 那里也曾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 2000年10月16日。云南自由之族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六人骑山地车从中甸出发,驶向这片向住已久的土地! 10月16日(中甸)-10 月20日(乡城)221KM 第一天就在中甸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上骑行, 每辆车的负重都有20多斤, 这的确让我们觉得有些吃力。秋天的草原金黄一片, 白云被高原的气流吹得如丝如带。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上海拔3575米的巴叉 口,看着前面要经过的莽莽群…  相似文献   

9.
旅游小资料     
旅游小资料中甸的旅游服务业碧塔大酒店迪庆宾馆建塘宾馆迪庆旅游宾馆永生旅馆香巴拉大酒店近年中甸旅游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交通方面,全县已有通路里程1198公里,做到了95%以上的乡村通了公路,虎跳峡、碧塔海、尼(西)五(境)公路已经...  相似文献   

10.
滇西北的旅游圣地中甸,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距昆明709公里,系当今人们来云南探奇访胜的热区。中甸原名大旦当,亦称晏当、吉当,藏语称为建塘。从历史沿革上讲,汉代属牦牛羌地。唐初属吐蕃铁桥节度使。宋为吐蕃边官所占据,称旦当,为藏语建塘之转音。元称大当县,意为“胜利坝”或“王子之地”,后改称且当、节达木或加塘。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藏区属宣政院辖地之吐蕃等路宣慰司;金沙江沿岸则属丽江路之巨津州和宝山州,改称忠甸。明称中甸,按纳西语意为“酋长居住的地方”。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置镇道、扬塘二安抚司,先隶属金齿军民府,后改属永昌府。清  相似文献   

11.
中甸正在迈向新世纪齐扎拉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横断山脉腹地,世界著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中心,有一个被雪山拱卫、金沙江环抱的美丽、神奇的被誉为“香格里拉”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迪庆中甸。中甸,藏语“结塘”,即是唐代樊绰《云南志·名类》所记载的“剑赕”(见...  相似文献   

12.
石棺岩画段志诚中甸这块宝地,其开发历史古老而悠久,远古人类在境内留下了许多遗迹,远者可上溯到旧石器晚期。1959-1965年,云南省第三地质大队在小中甸西山一带进行地质普查,在北起辖勒、南至三碧海近1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大量打制石器。1959年...  相似文献   

13.
绚丽多彩的中甸文化□赵松发中甸地处川藏滇民族走廊结合部,至明末清初,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县。如今,这里是9个民族、7种语言、5种文字,风俗、宗教信仰、文化习俗都相通又都不相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该地区创造了自己悠久的历史、产生了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概念的提出早在1980年代末,木霁弘、徐涌涛、李林等人在中甸地区做方言调查时,在一个抗日战争时到过印度的马锅头带领下,了解到中甸的金沙江附近,有一条通往西藏的马帮走过的石路,石路上当时还残留着马蹄印。虽然此时几位年轻人最初的动机是做方言调查,但当他们将这条古道和铁索桥、藏族的饮茶习俗等因素联系起来后,  相似文献   

15.
中甸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史称“茶马古道要冲”,为康区藏汉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西藏东部7县(昌都、察雅、八宿、左贡、贡觉、察隅、芒康)、川四6县(得荣、乡城、稻城、巴塘、理塘、水里)和云南5县(丽江、大理、剑川、洱源、鹤庆)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对滇藏川三省交界地区20余个县的经济发展,起着没其重要的作。中甸一词藏语谓之建塘,宽阔草坝之意。它位于横断山脉的中段,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形成高山深谷。著名的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和中甸雪山把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分隔开来,造成以自然景象万千、自然资…  相似文献   

16.
曹竞 《旅游》2000,(8):31-33
川西、滇北这一线,就在青藏高原东缘,峡高谷深的横断山脉曲曲折折地铺展开来。天上,雪山一样的云彩和云彩一样的雪山纠缠在一起;地上,满眼都是葱郁的松林、肥沃的青课四、小巧玲政的藏族村庄;峡谷里,绿色、金色、红色、灰色、白色的河流湍急地奔流……在2000年的5月,杜鹃花还没来得及开满山野的时候,我踏上了这条香格里拉之路。行程安排:我的行程是北京——成都——稻城——中甸——德钦——中甸——虎跳——丽江——攀枝花——成都—一北京,4月30日走5月19日回。窃以为去过德钦以后,可直接坐长途车到虎跳峡,不必在中甸停留;…  相似文献   

17.
展开四川地图,目光投瞥在川西南端——木里,它比邻稻城、理塘,西连云南的中甸、丽江,东靠九龙,南接盐源。  相似文献   

18.
正[作者手记]在现为中甸地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及周边)刚刚和平解放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孙诺七林当了小中甸和平"拉扎"(户名)家的"腊都"(赶马人)去了拉萨。2017年的春节,我访问了老人,请他讲述了当年的拉萨之行。已经85岁高龄的孙诺七林老人,身体不太好,可他头脑清楚,声音洪亮,回忆马帮、说起过去的事滔滔不绝,描述细节时绘声绘色,就像说起昨天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云南中甸有了运茶的马帮,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甸与拉萨间的险山恶水走出了一条路。据史书上记载,唐朝时西藏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宋代,茶马互市已成为藏汉间的一件大事,明清两代茶叶更是内地运往西藏的主要产品。茶马古道有川滇两叉...  相似文献   

20.
王郢 《旅游》2010,(7):86-92
中甸现在的名字是香格里拉——天堂里的家园,四周群山连绵。当sonstantin de slizewlcz——中国名字叫共产党的法国人,以他一贯的“话痨”精神不断地游说我一起去徒步:从哈皮村经过当地的神山,穿过蜀都湖风景区到达尼汝村,而那里即将开始一年一度的古老转山跑马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