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与黔灵山旅游业的关系表明佛教徒是黔灵山的旅游者、是黔灵山景点的开辟者、是黔灵山游客的热情服务者,是黔灵山的积极宣传者;弘福寺与黔灵山旅游业的关系表明弘福寺是游人游览的风景胜区、是接纳游客的旅店、是吸引游客的佛教场所。由此可见,贵州黔灵山的佛教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是黔灵山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2002年是贵阳黔灵山弘福寺开山始祖赤松大和尚建寺330周年,农历七月十七,是赤松和尚示寂日,为了纪念赤松和尚,弘福寺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内容包括纪念赤松和尚开山330周年庆典法会,“赤松道场”立碑揭幕剪彩、学术研  相似文献   

3.
黔灵秀色     
<正>如果说贵阳市是一位绿衣翠裳的女郎,黔灵山就是她头上的一枚碧玉簪。这座位于贵阳城西北角、号称黔南第一山的名山,以峰峦叠翠、清溪潺潺、树木鸟兽繁多而闻名遐迩。正如清代贵州诗人张国华所咏:"众山环绕此名山,第一灵山万树环。古寺深藏浓绿里,钟声响出五云间。"  相似文献   

4.
张巾易 《贵阳文史》2007,(1):F0004-F0004
贵阳黔灵山是中国西南佛教名山之一,有“黔南山第一山”之称,它以佛教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国家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5.
黔灵弘福寺方丈慧海上人,俗姓吴,名国富,贵州安顺鸡场人。民国五年(1916年)生,幼有卓慧,性嗜禅寂,十岁即投平坝高峰山,礼定安老和尚出家,旋转安顺三堡观音洞修农禅。十三岁至清镇东山寺,依了明老和尚受具足戒,研习戒律。翌年入贵阳黔灵山,就读于贵州佛学院预科班,从果瑶法师和传钵老和尚习禅,以精行慧解大得果瑶法师赏识,以为将来必是中兴贵州佛教的法门大才。民国二十二年经果瑶法师推荐,考入重庆汉藏教理院。院长为太虚大师,上人专习藏传佛学黄教一系,同时精研唯识法相之学,遍阅汉藏佛学经论,于《俱舍论》、《成唯识论》尤有心得,撰成《唯识学上转依义》一文。  相似文献   

6.
黔灵山位于贵阳巾城区西北隅,原名大罗岭,旧名唐山,在明代以前,因其位于边隅,埋没于荒烟寒雨中,人迹罕至,属虎豺之宅区,狐猴之居地。迨至康熙十一年(1672)佛教临济正宗第33代传人赤松和尚于山中创建弘福寺,名其山为黔灵山后,才令人瞩目,前来游历山水,销影逅迹、弘法传道的光贤经哲,骚人墨客,高僧名释,达官贵人不绝于途。赤松,法名道领,别号黔灵,俗姓韩,名景价。其父韩中轩,母谢氏,祖籍浙江,后迁湖南长沙,最后移至四川渲川(今三台县)东塔山青膛坝,历有数世,乃为憧川名门望族。明崇恢七年(1634)四月二十四日赤…  相似文献   

7.
赤松的启示     
赤松禅师开黔灵山,建弘福寺,到2002年是330周年纪念。按《锦江禅灯》排列佛家禅宗传承次序,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慧能第三十七世传人中有赤松。  相似文献   

8.
贵阳黔灵山九曲径上的大草书“虎”字,笔势雄强,转折处略无墨书大字中常见的单簿感,人谓“笔力超迈,无过其右者,”确是书家的精心得意之作。这“虎”字后面的落款是当时的贵州提督赵德昌。其实,它出自赵的幕僚、当时著名的书画家孙竹雅的手笔。此事当时无人不晓,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近年来却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此“虎”字确为赵德昌本人书写,不是孙竹雅的代笔。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黔灵山以佛教禅宗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清代黔灵山写景诗,在展现自然人文景致的同时,以“本来面目”、“明月”、“本源”、“宝光”等象征语汇来体认禅宗哲学中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的内涵与质性;以“幻影”、“游子”、“乡关”等词汇反省本心失落的缘由;以“隔尘渐修”、“骑牛归家”、“截断两头”等象征性话语探讨重现本心本性的开悟方法;以“一切现成”、“拈花微笑”的禅悟观照揭橥禅者回归本心本性时的禅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六旬以上的筑城市民,大都习惯把游黔灵公园叫做“玩黔灵山”。这个“玩”字,并非是随口而出。黔灵山的著名景点,素有“黔灵八景”之称。自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八景”之名虽时有变动,幸名变景存,虽然近二十年来新景点的出现以及旅游娱乐设施的增多,把有的景点破坏了(如冲浪设施把“三岭湾”景区破坏了),但多数景点完好无缺,风采依旧。只是宣传不够,游人多有不识罢了。  相似文献   

11.
在贵阳黔灵山弘福寺前面有“正法眼藏”的摩岩摩宽四个大字,笔力苍劲,浑然元气,朝山的人多仕足凝视。这是贵州的佛学专家,田光烈居士写的。他是我国当代佛学大师欧阳竞天(渐)和吕秋逸(激)先生的弟子。田居士现在闽南佛学院研究生班培养高僧,通远是织金人,随侍左右,亲聆教诲,因应家乡人士之嘱,写这一篇居士学佛的因缘,藉以窥见其学佛而成大家的艰苦历程。居士名应炬,字光烈,民国元年(1912)出生于遵义城。父亲兴礼,中医师兼药店老板。母亲何氏,不识字,虔诚信佛,请人教《心经》和《金刚经》,死记硬背,终能成诵。居全童…  相似文献   

12.
“黔南事变”时在深河桥畔与当地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军的部队正是“七七事变”时在芦沟桥边打响抗日第一枪的29军。 提起抗日战争,在贵州黔南之南的独山,父老乡亲们总爱将这场战争和两座桥联系在一起,说抗同战争是起于卢沟桥,止于深河桥。  相似文献   

13.
唐霞 《贵阳文史》2006,(6):10-1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难忘的日子里,我们不由得想起了红军长征队伍中的一员贵州老兵——周素园。周素园,字培艺,1879年诞生于贵州省毕节县城的一个封建书香家庭。1894年的中日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成为贵州“睁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者,黔省第一报人和新思想的播火者。”辛亥革命中他是贵州革命党人的智囊文胆,他的姓名曾被列入贵州巡抚秘密诛杀的黑名单。他曾参与领导辛亥革命贵州起义,担任了大汉贵州军政府的行政总理,手写了许多革命施政措施。滇军入黔后,封建顽固势力曾险些将他枪杀。…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白云区的白云,这个充满祥和与希望的名字来源于白云寺。白云寺系康熙六年前,由西识和尚集资草创。《贵阳市志·宗教志》记载:“西识清见和尚,楚南王氏子,出身疆场,礼法中披剃,持金刚经得止,参灵药和尚印证,开发贵阳白云寺,终老塔于寺侧。”西识禅师在贵阳城北著名集镇鸡场东南石岗坡修建寺庙。上梁时,烈日当空,酷暑难耐,空中忽徐徐飘来一朵白云,禅师、僧侣、工匠沐浴云荫,欢呼雀跃,高声齐呼:“阿弥陀佛!白云佑我四方乡亲!”遂将这座寺庙定名为“白云寺”。祥云高照,虚无飘渺,符合佛家禅理。当年,贵阳黔灵山弘福寺开山和尚赤松禅师还…  相似文献   

15.
"宫保第"为清咸丰时建筑,户主郎岱人,原姓张,随赵德昌(书有黔灵山"虎"字)征战,因念德昌以兄弟相待,故改姓赵,名德光。后因战功擢升贵州提督,死后谥太子太保即"宫保",其宅为宫保第。  相似文献   

16.
东山,又名栖霞山,相传此山原有苗王墓,故俗称“老王山”,海拔约1200米,位于今贵阳市东里许,与贵阳黔灵山东西遥相对。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山川》载:“东山,在治城东,山颇高大,而林木丛茂。俗名老王山。本朝郡人知县陈昌归隐于此。”嘉靖《贵州通志·山川形胜附》也载:“东山·在治城  相似文献   

17.
布依情歌     
布依情歌杨均一入黔境,便渐生出一股酽酽的醉意。倒不是喝了贵州茅台,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且不说盘山公路的旖旎蜿蜒,七月山野的熏风淡淡,那如笔架、如纺缍,如蘑菇的万千山峰,单是那空灵胜境黔灵山,和玉柳镶岸的花溪,真正如天宫瑶池,叫人看...  相似文献   

18.
贵州佛教丛林,可说是临济禅宗的天下。而临济禅宗除梵净山一系外①,大多为圆悟及其嗣法门人破山大师传下的弟子。圆悟大师怫法继承临济宗风,为临济三十一代正宗传人。临济乃禅门五宗之一,追源溯流,则当从禅门第一公案说起。排本是梵文“禅那”(Phyana)的简称,意为静虑,指专注一境,心澄志静,精神妙乐,从而进入证悟境界(慧)——对终极实在有所体悟,与实相本体契合如一的境界。通常的方法是止观双行,定慧双修。相传一次灵山法会上,释迹牟尼佛拍花示众,众告默然,京有大边叶破颜微笑,于是释尊说:“我有正法眼藏,涅妙心,…  相似文献   

19.
佛教传入贵州已逾千年,历代僧人游方、行化于全省乡野村镇,宏法、传教于官商士民之中,或行“经忏”,或倡“棒喝”,建寺庙,育僧才,咏吟山水,摩崖刻石,甚至于作入尘之举,消弥边患,化导“愚民”,在继承和宏扬中原佛教的同时,又创造出了丰富的贵州佛教文化。其作为贵州文化之一部分,不仅在贵州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对贵州的开辟、发展起过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在贵州社会发展史上亦占有着重要地位。然迄今为止,各有关贵州的史志,对贵州佛教的传入,发展、演变诸事往往述而不详,其间更有若干须考正、补白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意欲从诸多文献中钩沉一二,以拾遗补缺,供修史者察考。一佛教何时传入贵州?考诸家史志,皆无明确记载,惟《太平广记》卷一百十二引唐牛肃之《记闻》有所提及,其云:“唐牛腾,字思远,唐朝散大夫郏城令,弃官从好,精心释教,从其  相似文献   

20.
征联     
《文史天地》2009,(7):41-41
上联:梵天净土灵山,佛光普照,珙桐绽放一花一世界;(梵净山,佛教名山。位于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