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丽丹 《民俗研究》2006,(4):86-112
一部《聊斋》,因其众多缠绵悱恻的花妖鬼狐之恋而名垂文史;《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因人与妖、人与仙、人与鬼矢志不渝的爱情而名列“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乡野村夫,都对人与异类的婚姻爱情显示出强烈的兴趣,而二十世纪初的周作人在《童话研究》1一文中提出欧洲童话的“美与兽”与中国的“蛇郎”故事都属所谓之“物婚”,包括“毛衣女”一类动植物化为人后与人的婚恋,也指未化为人的动物抢亲之类的故事等。近九十年后,年青学者黄景春博士在《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中辟专章论述“神仙与凡人的婚恋故事”,认为“所谓异类,乃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在现实视野中指动物、植物等,在宗教视野中则指神仙鬼怪等观念性产物”。高木立子博士在对河南民间流传的异类婚故事进行研究时,曾就“异类婚故事类型群”的定义作过一番研讨,认为异类婚故事类型群系指“以人与动物、精灵、妖怪等超自然物之间的不可思议的婚姻为主题的民间故事的总称”2。  相似文献   

2.
我的西安     
我不是西安人,和西安也无任何瓜葛,也从来没有真的到过西安,就冒冒然地损其为己有,也许已经被某些正宗西安人(如我的笔友之流)“腹诽”或“痛骂出声”了:好大的胆子!其实鄙人极胆小,但皮厚,且两地相隔千里、便有些有恃无恐起来、颇有些小人得意之嫌。但我对西安的“这段情“由来已久,其中确实是有原委的,且容我慢慢道来。我看惯了江南的小小山丘、古镇水乡、古典园林,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北方大漠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崇山峻岭、黄土地及深沉苍凉时“信天游”有着无比的向往。不知道这是否有点“离经叛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散文大师秦牧作古已多年,距倔青海之行也有15年了。秦老生前与我有过多次书信往来。在我的记忆里,他在信中,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青海高原人们以酒待客的难忘情怀。秦老在《访青海土族人家》一文中也曾写到:“我有机会去拜访大名鼎鼎的吐谷浑的后人,怎能不高兴呢!但是,在高兴的同时也有点担忧,有些资料说,土族人民是很爱酒的,酒在他们那儿有各种美妙的神话传说,被认为是五谷的精华,粮食的神水。这可怎么办?我是不会喝酒的,醉倒或者失仪就不好了”。 我对秦老说:“没关系。我先去给他们打个招呼。不过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之后,有些人刚刚进入对外交流这个领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开始装洋人,外语没说好,国语也不会了,算是假“假洋鬼子”  相似文献   

5.
朱红  崔薇 《旅游》2005,(7):86-90
在津巴布韦一共住过5家酒店,看了10家酒店。看之前有些踟蹰不前,觉得像是强买强卖近乎粗暴地塞进行程的,看了之后却想: “要是能住这儿就好了”,尽管我们住的酒店已经相当艺术并狂野着了。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登上大周皇帝宝座之后,为了镇压和防范反对势力,不仅大肆诛杀李唐宗室和名臣宿将,就是对此后自己任命的大臣,也怀有很深的疑忌心理。她重用来俊臣、周兴等酷吏,通过告密、罗织罪名和酷刑等手段整治文武官员。据《新唐书》所载内容统计,在她当政的20年中,仅宰相就杀了14名,流放9名。在如此严峻的政治环境中,狄仁杰却成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异类”。  相似文献   

7.
因为著名的瑞典家具贩卖商“宜家”坐落于成都南三环,几乎每个周末我都可以看见那趋之若鹜涌入“宜家”的车流与人流。许多人把消费这里的商品看作时尚,而商家不断推出的对于新产品的推广以及对于老产品的打折销售等等营销手段更是不断地制造着消费者的欲望。事实上早在这个著名的品牌搬到望京之前,我这一代设计专业的学生就早已成为了“老宜家”的消费者,但同时也有些沮丧地发现,从“宜家”购买的商品,大多属于“中看不中用”之列--待你买回家组装完成之后,就会发现“宜家”的桌椅几乎都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读过张岳奇同志撰写的《九股辨》一文之后,我认为这篇文章很有见地。一个汉族老学者,能通过我们苗族的社会现状,透视到一些苗族历史上有待澄清的问题,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不久前写的一篇论文,在关于“苗族鼓社”部分,也提出了“九股”应即“九鼓”的论点,只是论据与看法和张文有些不同而已。现就《九股辨》一文所涉及的考证和见解,略抒管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56年的墨尔本,瘦高的男孩罗·克拉克举着火炬跑进举办开幕式的体育馆。他感到自己的手臂有点发酸,两条健硕的长腿有些发沉。渐渐地,周围的一切变得有些不真实——他感到自己的意志和体力在一点一点消耗掉。之后的十多年里发生的一切,证明这  相似文献   

10.
明代学者王世性,在《黔志》中把贵州地理特征概括成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贵州天气状况的客观描述,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但不知怎的,贵州人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刺耳,认为是别人有意要贬低贵州瞎编出来的,不敢理直气壮地面对。  相似文献   

11.
公社的集体化和学校的“四集体”康生在郑州讲了这么多话之后,就往洛阳等地去了。他说到下边看过后还要回来。我们利用这个空隙又到漯河、郾城等地了解一下公社化后和大炼钢铁中教育方面的情况。一到下边,就看到各地都在并村、并校,实行集体化、军事化。有些地方已经建立起公共食堂,吃饭实行了集体化。  相似文献   

12.
张廖家庙,位于台湾省台中市西屯区西平里西安街205巷1号,我第一次看到“张廖家庙”几个字,是在去西安街吃中饭。那时以为“张廖”是个人名。觉得没啥稀奇的。多少次经过那里都视而不见,后来才发现,张廖这个称谓并非人名,廖不是名,也是他家的姓。这就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想要探究这个“百家姓”里的异类。  相似文献   

13.
金诗 《人物》2020,(1):86-95
“非我莫属”。“不好意思,我这话可能有点直接,但我还是想这么说——”2016年底,在看完《庆余年》小说和剧本后,作为备选男主角之一的演员张若旳在与出品方和导演首次见面时,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相当“不客气”:“小范大人已经非我莫属了。”在张若旳10年的演员生涯中,他承认那是他争取角色过程中“最特别”和最直接的一次。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与角色的“强烈连接感和非我莫属的那种东西”,就像“一幅画卷在眼前展开之后,我一下就看到了其中我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十二钗正册关于元春的一页上:“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有人用谐音解释,认为“弓”即是“宫”。“橼”即是“缘”,也就是宫中之缘;又有人认为“橼”即是“元”,弓上挂着香橼,也就是元春挂在宫中的意思。“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说的是元春入宫;所以前面的谐音解释,也不无道理。不过我对这里的“弓”却有些联想。曹雪芹为什么非在元春的册子上画一张弓呢?这“弓”就单单是为了谐音吗?是不是还有些别的含义? 记得我小时候看见过娶媳妇的,北方有拜天地一说,并不像书上常写的叫拜花堂。在北方,正房前面墙上常常供有一个神,就叫天地爷。新郎、新娘下轿以后,就在那里举行礼仪,程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亲友…  相似文献   

15.
胡德平 《纵横》2014,(4):34-35
何为人格,何为独立的人格?这是不易说清的问题。我认为。独立的人格,就是个体性强烈表现出来的特殊性,但并未超出所属群体的共性。群体可能是狭猫的,也可能是广泛的,代表的群体越大、越普遍,独立人格的价值就越大、越高尚。很多时候,有独立人格的人反而被群体认为是异类,他们的命运往往和群体的命运有很大的不同。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的那些典型人物,大概就是这类人物。在今天的民主社会中,这类人物也将会越来越多。我的理解可能是表象的,近日读了《张治中回忆录》,让我想起父亲耀邦同志在“文革”期间对张先生独立人格的回忆,加深了我对“独立人格”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史学界对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进行了热烈的争论,笔者也从中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认为有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如:“战时共产主义”与列宁主义到底是什么关系?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出发点是为了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还是为了捍卫处于危急困境中的新生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有其一定的历史功绩,还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历史错误?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如实地恢复“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本来面目,以及科学地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都是必要的。我们仅就上述问题发表一些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信任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有一件事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说出来有些难为情,事情的起因是我偷改了分数……那是我读小学四年级一次语文期中考试。那次考试我因作文审题有误而只考了68 分,这在我所有的考试中是前所未有的。父母平时对我期望颇高, 可这么点分数怎么向他们交待呢?我拿着成绩册,呆若木鸡。同桌的强强看出了我的心事,他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发什么呆,把那个‘6’改成‘8’不就得了!”我诧异地看着他。强强满不在乎地说: “干这,我可是老手,我帮你改,保证天衣无缝。”说完,抢过我的成绩册,用红笔巧妙地将“6”改成“8”。改后的分数尽管有点别扭,但  相似文献   

18.
凡是认识邵力子的人,都会有一个深刻印象:他总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他的官职不小,但无官气;他学问不小,早年在复旦大学做过系主任,他无那种“傲气”。他办过报,很理解记者的甘苦,五十多年前,在国统区南京的记者们,大多喜欢找他,他对记者很照顾,也很爱护,记者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邵老。我也常去拜访邵老,有时有些新闻很难采访,如国民党的“国务会议”、“和谈”消息等,那时邵老是国民政府国务委员之一,当然了解内情,只要到他府上去坐坐、谈谈,总会有点收获。由于我同邵老夫妇早年接触较多,深感邵老有些特别,尤其在生活上…  相似文献   

19.
对于前辞中“贞”的意义,大陆学者大都训为“卜问、问”。但饶宗颐认为,有些“贞”应训为“卜问”,而有些“贞”应训为“当值”或“正”或“定”;舒莱认为正确的解释应是“人们为了探求应该遵循的正确道路而测验”;倪德卫认为应解释为“正式认定占卜结果的正确性”;拉夫布莱认为可译为“主礼占仪”;高岛谦一认为应训为“正”,意思是“正命辞”。为解决这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考察了《易经》中“贞”的全部用例,认为都应译为“卜问”.并从多个角度考察了卜辞前辞中的“贞”.认为它跟《易经》中的“贞”一样,也应训为“卜问”。  相似文献   

20.
二战前夕,英法的外交政策,已被世人公认为“绥靖政策”。但对于“绥靖”的动机,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些同志认为,绥靖就是把德国的侵略引向苏联,以期保存英法本身的霸权利益,因而“祸水东引几乎成了张伯伦绥靖政策的同义语”。也有些同志认为,绥靖仅仅是为了“避战求和”,并不存在“祸水东引”的问题。于是,对于“祸水东引”,或者全盘肯定,或者全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