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45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它是已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妨先生故居所建园林“蛰庐”的一部分,现珍藏自西晋、北魏以来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余块。其中尤以唐志最丰,多达1185块,故有千唐志斋之称,并被誉为“一部石刻唐书”,“唐志博物馆”。张钦,字伯英,号友石老人。他酷爱金石书画,曾与康有为、章炳原于右任、王广庆来往密切,一同鉴赏和考证古物。1921年夏,他在父丧守孝期间,在铁门镇购得上地近百亩,辟为花园,名“蛰庐”。1931年始,他广泛收集墓志碑揭运至故里铁门镇。为保存这批墓志石刻,在“蛰庐”之…  相似文献   

2.
《千唐志斋藏志》(以下简称《千唐》)是近人张钫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所收清末以来在洛阳邙山地区出土的历代碑志,共一千三百多件。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洛阳地区文管会的同志曾对全部墓志拓片进行整理核对,并按年代先后为序重新编排,1984年由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笔者曾拜读该书,现将其中所载有关隋唐科举制度的史料,辑释予后,疏误之处,敬乞指正。  相似文献   

3.
《千唐志斋藏志》共收有45方唐代宫人的墓志。45位宫人的身份包括了除后妃之外的几乎所有内官和宫官及无品秩的普通宫女。从墓志的内容可以看出,宫人出自“良家子”者比例很大,平均寿命较长,但入宫后即与家人失去联系,以至连姓氏、籍贯均无从知晓,由此可推知她们精神生活的苦闷。  相似文献   

4.
张钫(1886—1966),字伯英,号友石山人,河南新安人。他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清末从陆军部速成学堂炮兵科毕业后,任陕西新军的炮兵排长,成为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的策动者这一。起义后,任陕西起义军东路都督,克潼关人豫西,打击清军,立有战功。民国成立后,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  相似文献   

5.
从洛阳西行40余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上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惟一的古墓志博物馆———千唐志斋。那是一座古墓志的宝库,一座石刻书法的宝库,它的创建者就是张钫先生。张钫的名字对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已很陌生了但若在七八十年前,这却是一个在中原大地上几乎妇孺皆知的名字。当他的母亲70大寿时,蒋介石偕同43位军政要人为其祝寿,并亲自撰写寿序。为什么?因为他是功高望重的辛亥革命元老。辛亥革命先锋反袁护国斗士张钫,字伯英,号友石,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人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7月27日生。父亲张清和是清朝拔贡,历任陕西省鄜州、朝州…  相似文献   

6.
《新唐书·地理志》纠谬吴松弟1.华州(中华书局点校本第964页,下同):义宁元年析京兆郡之郑、华阴置,垂拱二年避武氏讳曰太州,神龙元年复故名,上元二年又更名太川,宝应元年复故名,乾宁四年日兴德府。《唐会要》卷六八云,“光化元年六月,升为兴德府,刺史为...  相似文献   

7.
《新唐书·地理志》宣州太平县下曰:“天宝十一载析当涂、泾置,大历中省,永泰中复置”。细加推敲,句中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永泰、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两个年号,根据唐代年号顺序,永泰(765—766)在前,大历(766—779)承后。而上句把二者顺序颠倒,...  相似文献   

8.
近期,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组织部分馆员、专家前往河南省考察调研千唐志斋文化遗址,并与河南省文史馆同行进行了交流。王见馆员撰写了此文。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新安县千唐志斋文管所藏有唐代墓志千余方,内有不详年号纪年者六(见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千唐志斋藏志》),今考得三方如下。《唐前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孙公亡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编号 1205),志云:“遂以大唐乙亥岁六月十七日终于东都敦化里之私第,春秋二十四,即以其年七月二十□日归窆于河南县平乐乡,祔于先茔,礼也。”年号纪年不明。志云:“祖母夫人姓李氏,陇西人也。……外祖博陵崔稜,皇朝户部侍郎、凤翔节度使。”考《旧唐书》卷一一九《崔倰传》:“入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出为凤翔节  相似文献   

10.
1、《旧唐书》卷185下《薛珏传》云:“兼渭南尉,奏课第一。间岁,复以清名尤异闻,迁昭德令。县人请立碑纪政,珏固让不受。”而《新唐书》卷143《薛珏传》则云:珏“岁中以清白闻,课第一,改昭应令,人请立石纪德,珏固让。”是“昭德”与“昭应”互异。中华书...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八四《河渠二·黄河下》载:自淮而上,河流不迅,泥水愈淤。于是邳州浅,房村决,吕、梁二洪平,茶城倒流,皆坐此也。(第2047页)按照标点本,似乎吕洪、梁洪各有一个,但事实并不存在这样两个洪。据嘉靖《徐州志》(卷七)载:“吕梁洪……本洪在州东南五十里,上下二洪绵亘七里。”又据陆蓉《菽园杂记》(卷一○)载:“徐州百步洪、吕梁上下二洪,皆石角岩,水势湍急,最为险恶。”显然,吕梁二洪当指吕梁上洪和吕梁下洪,而非吕洪和梁洪,故“吕、梁二洪平”标点有误,正确标点应为“吕梁二洪平”。《明史·河渠志》标点纠谬一则@李…  相似文献   

12.
《新唐书·地理志》京兆府部分纠谬吴松弟1.上都(第961页):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至德二载曰中京,上元二年复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据《会要》卷七十和《通典》卷一七三,开元元年十二月称西京,此云“天宝元年曰西京”疑有误。又《会要》卷七十和...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 84《河渠二·黄河》载 :“自淮而上 ,河流不迅 ,泥水愈淤。于是邳州浅 ,房村决 ,吕、梁二洪平 ,茶城倒流 ,皆坐此也”。照标点本说法 ,似乎吕洪、梁洪各有一个 ,但事实并不存在这样两个洪。按吕梁洪位于徐州城东南五十里处的吕梁山下 (今坷垃山 ,海拔 1 4 6米 ) ,因处在古吕城之南 ,且水下有限石 ,故而称吕梁洪。洪是方言 ,以石阻河流为洪。《水经注》卷 2 5载 :“泗水之上有石梁焉 ,故曰吕梁也”。又据嘉靖《徐州志》卷 7:“吕梁洪……本洪在州东南五十里 ,上下二洪绵亘七里”。嘉靖《吕梁洪志·山川》有云 :“吕…  相似文献   

14.
北宋时期 ,东京地势低平 ,河网密布 ,水上交通发达 ,而此时城内人口众多 ,为解决居民粮食及生活用水问题 ,北宋政府先后主要开挖、疏浚了四条运河贯穿京城 ,故有水门一说。检《宋史》卷 85《地理志》载 :“东京……汴河上水门 ,南曰大通 ,北曰宣泽。汴河下 ,南曰上善 ,北曰通津。惠民河 ,上曰普济 ,下曰广利。广济河 ,上曰咸丰 ,下曰善利 ,上南门曰永顺。其后又于金耀门南置开远门。以上皆太平兴国四年 (979年 )赐名 ,天圣初 ,改今名。”今按 ,此处“惠民河 ,上曰普济 ,下曰广利”云云有误。考《宋史·地理志》上、下水门之书法 :上当为河水…  相似文献   

15.
<正> 1.第1382页(中华书局标点本,下版本同): 高祖受命之初,改郡为州,太守并称刺史。按“太守并称刺史”,不通。《旧唐书·高祖纪》载,武德元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此“太守并称刺史”之“并”字当为“改”之误。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纠谬一则李勃中华书局校点的《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李恢传》云:"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降都督邓方卒,先主问恢:'谁可代者?'恢对曰:'人之才能各有长短……臣窃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  相似文献   

17.
余敏辉 《文献》1998,(4):83-89
吴缜撰《新唐书纠谬》(以下简称《纠谬》)稽评欧阳修、宋祁所修《新唐书》诸多失误,历来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8.
台湾南怀瑾先生所著《论语别裁》(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76年5月出版,至1988年已印18版.)1990年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67万字,已印 34 000部).复旦大学出版社在“出版说明”中说;“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论语别裁》,就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连接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其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至于书名为什么叫“别裁”?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定名为‘别裁’,也正是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所谓“别裁”原意为“分别裁定,决定取舍”之意,通俗点说便是“别出心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新唐书》中的两个错误加以疏证,一是证明唐初时的离官翠微宫历史的演变和《新唐书·地理志一》的记载有出入。二是证明《新唐书·姜抚传》中的一种中药名称应为「牡蒙」而非「杜蒙」。  相似文献   

20.
新旧《唐书·地理志》今山东部分纠谬吴松弟《旧唐书》和《新唐书》二书的地理部分,旧本错误较多。中华书局新标点本汲取前人考史成果,对书中的许多错误作了勘误。但笔者在编辑《两唐书地理志汇释》时①,发现中华本勘误未尽,且学者对其误处不少仍未纠正。为便于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