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寺发现两件石刻佛像。一、释迦牟尼坐像(图一)。像雕刻于石门寺右面的一座崖壁上,高于地面约20米,佛背光处刻二层台式石罍纹饰。佛面部已毁坏,双手合十,披袈裟,露胸,袖宽大,双腿下垂,脚踏覆莲,端坐于叠涩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6,(7)
正石门坊摩崖造像群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西10公里的石门坊风景区内,在石门山谷的最北端、唐代崇圣寺遗址的北部悬崖峭壁上(图一)。这里山高谷深,自古以来佛教文化较为繁荣。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该造像群进行了复查。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3年11月上旬在汉中市举行的第四届蜀道及石门石刻国际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80余 篇.我们曾以“中日古代交通研究”专号刊出了部分论文.这次刊出的“蜀道及石门石刻研究”专号就是从剩余论文中选辑的.  相似文献   

4.
也谈“围谷”、“堂光”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围谷”、“堂光”之道郭荣章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镌于陕西汉中褒谷古石门隧道西壁的《故司隶校尉健为杨君颂》摩崖,世称《石门颂》,是我国著名的汉代石刻,系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中的精品之一。1967年至1970年...  相似文献   

5.
迟婴 《文史博览》2007,(12):49-51
“石门返照”,是广州著名景点。石门,位于广州西北约15公里的北江支流中,和南海县交界。每逢日出,红霞光映,两山返照,山光水色,令人目不暇接,故称为“石门返照”。该景点早在宋、元两朝就已被列入“羊城八景”。1956年7月5日,当时被舆论称为“南天王”的粤军司令兼广东省绥靖主任陈济棠在游览石门时意外遭到一次惊心动魄的谋刺……  相似文献   

6.
宋程大昌《雍录》卷十载:“感业寺,武后为尼。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上仙,其年即以安业坊济度尼寺为灵宝寺,尽度太宗嫔御为尼以处之;此寺之东又有道德寺,亦尼寺也,改造道德寺为崇圣寺,充太宗别庙。”今按此处置“灵宝寺”与“崇圣寺”于安业坊,误甚。《长安志》卷九崇德坊崇圣寺下云:“寺有东门、西门,本济度尼寺,精秦孝王俊舍宅所立,东门本道德尼寺,隋时立。至贞观二十三年徙济度尼寺于安业访之修善寺,以其所为灵宝寺,尽度太宗嫔御为尼以处之;徙道德寺额于嘉祥坊之太原寺,以其所为崇圣宜,以为太宗别庙,仪凤二年,并为…  相似文献   

7.
《石门铭》是汉中褒谷石门“汉魏十三品”之一,镌刻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铭文及“小记”记载了北魏正始、永平年间的褒斜改道和复通石门的经过;热情歌颂了羊祉表请改道的事迹及主持工程的贾三德的科学才能。文笔典雅生动,堪称古代铭文中的佳作。其书法则“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倍受后世书家推崇,誉之为“书中之仙品”。《石门铭》中开篇记载了“褒斜重开”的缘起,云:“梁秦初附,实仗才贤,……(正始)三年,诏假节龙骧将军、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建旗嶓  相似文献   

8.
汉代石门障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门障是汉代北方的一座军事障城,汉以后废弃不用。对障址的考证,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在阴山南北的长城调查过程中,有幸找到了石门障遗址。本文除了要印证史书的记载,再就是探讨石门障是否是秦汉长城(即蒙恬所筑秦长城,汉以后又延用)的组成部分? 石门障与汉光禄勋徐自为所筑“城障列亭”是否有关? 现将有关考察和分析归纳报告如下。一、关于石门山和石门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著作《水经注·河水三》写道:“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水出石门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门障,即此山也……其水自障东南流,迳临沃城东,东南注于河…  相似文献   

9.
浅谈巩县石窟寺的伎乐雕刻刘洪淼,傅慧翠巩县石窟寺,位于巩县东北方向的南河渡乡寺湾村东端。雕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公元500年左右)。原名“希玄寺”,唐、宋时称“净土寺”,明、清时改称“石窟寺”至今。巩县石窟寺现存石窟5所,千佛龛1座,佛龛276个,...  相似文献   

10.
《石门颂》摩崖镌刻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全文二十二行,通高261、宽205厘米。额首一个“颂”字就道出了时代特色。因为汉代流行“汉赋”,而“赋”有两种功用,一是颂扬,二是劝戒。但主要功用还是颂扬统治者的丰功伟绩的。故班固认为赋这一流派基本是颂体。由此反推,《石门颂》也可称之“石门赋”。诵读《石门颂》全文,不仅语言回肠荡气,感情真切,而且字里行间都横溢着东汉尊儒的浓郁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金陵号称“六朝古都”,历代高僧辈出,梵刹林立。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咏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岁月悠悠,这“四百八十寺”的钟声,至今仍在金陵上空回荡。日前,我们前往灵谷寺,拜访了当代金陵高僧真慈法师...  相似文献   

12.
敦煌寺院中的“都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敦煌寺院中的“都头”田德新敦煌遗书中记载的“都头”大多指世俗政权中的官职。但我们在翻阅遗书过程中却发现:在敦煌寺院中也存在着“都头”一职,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以往论述敦煌寺院僧官制度的论著中,我们常看到有关都僧统、都僧录、都教授、都僧政、都法律、都...  相似文献   

13.
河南临汝有风穴寺,在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寺或云创自北魏,名为“香积寺”,隋改称“千峰寺”,至唐始称“风穴寺”。背负嵩山少室,面对颖汝平原,群山环抱,清泉涌流。深山古刹,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穴寺“中佛殿”内有五代后汉乾裙三年(公元9 50年)八月十五日所镌古碑一通。龟跌圆首,双龙蟠回,通高128、宽61、厚15厘米。为寺中现存最古之碑刻,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颇有价值(图一)。  相似文献   

14.
就《杨孟文石门颂》堂光道问题答郭荣章先生辛德勇东汉建和二年在汉中石门镌刻的《汉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是研究川陕交通早期历史的一篇重要文献,一向为学术界所重视。鉴于前人对于铭文中“围谷”和“堂光”两个地名的解释不够妥切,我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相似文献   

15.
清初,在盛京(今沈阳市)城四面各建一寺,“东为慧灯朗照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寺寿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法轮寺”。每寺各有宝塔一座,因而俗以东塔、南塔、西塔、北塔指称四寺,或并称某塔某寺。四寺加之实胜、长宁二寺,乃清代盛京城著名的六座喇嘛教寺院。由于年久失修,横遭战火,四塔四寺中的“东塔永光寺、南塔广慈寺,均存其塔,而亡其寺”,西塔延寿寺于1968年拆除,“只有北塔法轮寺,寺塔并存,现列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寺的起源     
《文史博览》2009,(10):36-37
“寺”的本义是宦官和官吏办公的处所。《经典释文》中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奄即宦官,后来称太监,故“寺”最初的本义是从“侍”这一意义而来的,乃是宦官的意思。《说文》云:“寺,廷也。”《汉书》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如汉代的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中央一级的常设机构有太常寺、大理寺等。秦汉两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相似文献   

17.
石门汉魏摩崖是位於汉中褒谷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褒斜道是由关中郿县到汉中褒城的一条古栈道,全长四百七十余华里。褒斜道南出褒谷穿行於一段隧道之中,这条隧道开凿於东汉永平年间,距今己一千九百余年,史称“石门”。在石门内外有东汉到明清各代的摩崖石刻百余种,尤以汉魏摩崖著称於世,世称“石门十三品”即指此而言。这批摩崖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18.
寺的起源     
《湖南文史》2009,(10):36-37
“寺”的本义是宦官和官吏办公的处所。《经典释文》中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奄即宦官,后来称太监,故“寺”最初的本义是从“侍”这一意义而来的,乃是宦官的意思。《说文》云:“寺,廷也。”《汉书》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如汉代的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中央一级的常设机构有太常寺、大理寺等。秦汉两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相似文献   

19.
大庄严寺     
韩保全 《文博》2006,(2):15-17
大庄严寺始建于隋仁寿三年 (603年),是隋文帝为独孤献皇后所立,初名“禅定寺”。隋文帝崇尚佛教,他的皇后独孤氏出自鲜卑大族,文帝对他很敬重,让她参与朝政,宫中称之为“二圣”。独孤皇后于仁寿二年(602年)去世,次年为其追荐阴福而立寺。禅定寺位于隋唐长安城的西南隅。寺院规模宏大,占永阳坊之东半部,  相似文献   

20.
丁文 《北京文史》2004,(2):24-25
老北京有句俗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可见潭柘寺历史的久远了。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这座寺院初于西晋,建时称为“嘉福寺”;在唐朝兴旺时称为“龙泉寺”;在金熙宗皇统年间(1141—1149年)重新修建,敕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皇帝下诏改名为“广善戒坛”;在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时敕改为“嘉福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