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图一)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岁殿试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杨升庵三十七岁时,因“议犬礼”忤嘉靖皇帝,遭廷杖后终身充军云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升庵七十二岁卒于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归葬新都。新都是杨升庵的故乡,虽然他长期生活在外,仍留下许多遗迹。为  相似文献   

2.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2月联合出版)“童年”籍(第二页)有这样一段文字:“外祖父万青选原籍江西南昌,也是师爷出身,以后在同属淮安府的清河县(一九一三年改名淮阴县)做了三十年知县,就定居清河.”对于万青选做三十年清河知县一事,我们有所质疑,并进行了一番考证.笔者利用“地利”之便,首先查阅了《淮安府志》及有关县志.《淮安府志》卷十三第三十三页“清河县知县”栏载道:“万青选,南昌人,监生,(咸丰)十一年(署),同治十年再署,光绪二年任.”(注:标点和括号内字为笔者所加)于万青选条下有查祥考等六人自同治元年至同治九年或署(代理)或任,就是说,自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十三年(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同治帝在位十三年)的14年间,清河县有9年为他人在任在署,万氏于此间只署5年光景,再看光绪年代,元年有胡裕燕在署,万青选在任4年,即光绪二年至五年(出处同上).这样,万青选于清河县任职情况可归总为:跨越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皇帝,先后三次署、任知县近9年.在查考万青选任清河知县之同时,我们还全面查阅了(?)  相似文献   

3.
淮安市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部、大运河与古淮河的交汇处。这里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人工河段——邗沟入淮处,以及中运河的前身——古泗水入淮处,城市是完全因水运而产生、因运河而兴起的。而其“运河之都”地位的形成,则不仅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而且得益于明清朝廷政治上的权衡决策及中央重要管理机构的驻节。淮安市的衰变嬗替亦与运河息息相关。以淮阴故城为中心,淮安城市的三点式肇兴今天的淮安市区,即是历史上通常说的“两淮”。历史上的“两淮”,大致有3种含义:一是泛指淮河南北的广大地区;二是指淮阴(元明清时期称清河县)、淮安(…  相似文献   

4.
<正>清咸丰四年(1865),在漕运总督吴棠的主持下,清江浦修筑成一座城垣体系完整的城市,继续作为清河县的治所,这是淮安城市发展史的一件大事。不过,关于吴棠筑城的文献记载,却并不多,关于清江浦城修筑起始时间,城墙有多长,花费多少银子,经费是从哪里  相似文献   

5.
明代,凤阳巡抚通常兼任漕运总督,辖凤阳、庐州、淮安、扬州四府及滁、和、徐三州,驻淮安府。但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漕运总督与凤阳巡抚抚曾四度分设。《明实录》、《大明会典》、《明史》等典籍均未载明漕、抚分设时凤阳巡抚驻地。而地方志记载了嘉靖、万历年间巡抚的移驻地点。嘉靖年间漕、抚分设时凤阳巡抚基本以扬州府城为正式治所,其间因战事变化而短暂驻扎泰州、淮安等地。万历年间,巡抚移驻泰州,但有关志书记述尚有抵牾、疏漏、不实之处。笔者拟就此做考订、辨析。  相似文献   

6.
状元的年龄     
正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唐朝状元平均29.4岁;宋朝状元平均29.6岁;元朝状元平均29.5岁;明朝状元平均32.3岁;清朝状元平均31.9岁。古代科举考试中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尹枢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考试中状元时年已71岁,尹枢也被称为"古稀状元"。尹枢应试还有段轶事。那年,主考官杜黄裳  相似文献   

7.
《文史博览》2010,(3):36-36
<正>古稀状元: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状元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1岁,9年后病逝,享年80岁。尹枢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古稀状元",又是四川寿命最高的"长寿状元"。  相似文献   

8.
杨升庵故里活动考张德全杨升庵(1488-1559年),名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正德六年(151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年),因“议大礼”事件得罪明世宗嘉靖皇帝,被终身充军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市)...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的科举考试里,状元是凤毛麟角,而状元驸马更是寥若晨星,有史可查的状元驸马只有唐朝的郑颢。郑颢,字奉正,唐朝的荥阳(今河南郑州)人,这位状元的婚姻,却是地地道道的被"拉郎配"了。  相似文献   

10.
正有清一代,自顺治三年丙戌(1646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停止科举,258年间,山东共出了6个状元。他们是聊城的傅以渐、邓钟岳;济宁的孙如谨、孙毓桂;潍县的曹鸿勋、王寿彭。六个状元,分配三县,巧呀!更奇的是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状元,而王寿彭则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状元,除了下一科甲辰由刘春霖唱收台戏外,他也算是压轴的了,所以称之为山东的末代状元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1.
马军 《文史春秋》2010,(6):39-44
<正>杨继盛,号椒山,为明代著名的谏臣。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生于河北容城(今河北徐水容城镇),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中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因弹劾奸相严嵩被下狱杀害。  相似文献   

12.
淮阴是江苏北部腹地的中心城市,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市区清江浦,明代中叶以后为漕运要津、南船北马交汇之所,曾有“九省通衢”之称。清乾隆间始为清河县治,河道总督署也设置在这里。所属淮安市在其东南15公里,清时为淮安府及山阳县治,并置有漕运总督署。这里就是被人民称为“人民的好总理”的周恩来幼年时生活过的地方。周恩来曾经这样描述他的故乡:“淮阴古之名郡。……清时海运未开,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也。”(《飞飞漫墨》)  相似文献   

13.
夏同龢,麻哈州(今贵州省麻江县)人。汉族。光绪二十四年(1898)秋,中戊戍科状元,既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后一个状元,也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贵州仅有的两个状元之一;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具有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资格的人。 1868年,夏同龢出生于麻江县城东南的高枧村(当时叫狮山)一个小康农民家庭,有一个哥哥名夏同仁。他自幼天资聪明,常与哥哥赛读《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等,  相似文献   

14.
《文献》2014,(3)
<正>《永乐大典》(下文简称《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编成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22877卷,11095册。嘉靖末年,宫禁失火,明世宗为防备不虞,命馆臣重抄一部,历时五年于隆庆元年(1567)抄成,《大典》于是有永乐本、嘉靖本两部。明亡之后,永乐本不知所踪,一般认为是毁于明末战火;嘉靖本也没能逃脱被毁散佚的厄运。入清以后,由于官员监守自盗,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发现已丢失1000馀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嘉靖本《大典》惨遭劫  相似文献   

15.
广西历代状元,不但近人新添的文状元裴说、毛自知,武状元李,需考辨清楚,就是原先较无异议的八位文状元,有些问题还待推敲,以力求准确。史载“长沙王世则”考释北宋状元王世则,明《嘉靖)广西通志)(黄佐纂),以及天顺五年(1461)成书的(大明一统志),均云:“广西永福人。”清代广西的史志,康熙时的(粤西文载)、《嘉庆)广酉通志)、《道光)永福县志)(光绪重修本),都依此不变。其“世居(永福)城内”的家世,记之颇详,遗迹传说亦多。祖宅叫王家巷,后为县衙所在地;故居原址,后改建县学宫,立有“状元故里”碑;其祖…  相似文献   

16.
明嘉靖四十年(1561),福建漳州月港地区爆发了以张维为首"二十四将"的叛乱。这次叛乱发生在千里海疆遭遇大倭乱的背景下,持续时间长达数年,东南海疆罹祸甚巨。文章在厘清月港"二十四将"叛乱相关史实的基础上,相应探讨了月港地区的设县问题,认为叛乱发生前官府对月港地区的行政管理并未完全失控,海澄县的设置主要出于地方军事防御上的需要。月港的设县之议共有四次,分别是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靖三十六年(1557)和嘉靖四十三年(1564),但新县的正式批准是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至于县城的修建工作则迟到隆庆六年(1572)才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7.
今紫禁城中路御花园内的钦安殴,其始建时间有几种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建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1535年(嘉靖十四年)重新修建”;有的认为“建于明嘉靖十四年”;等数著作仅著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添建围墙。从有关记载考察,紫禁城内先后应建过两座名为钦安殿的建筑。一座在“宫右乾隅”,始建于永乐朝,嘉靖朝更名玄极宝殿,隆庆朝更名隆德殿,崇祯朝更名中正殿,清代袭用中正毁之名,为喇嘛唪经之所;另一座位于紫禁城中路的御花园内,建于嘉靖朝,清代承继使用,即今“天一门”内所存钦安殿。  相似文献   

18.
河北清河丘家那唐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春,河北省清河县丘家那村发现唐安固县令孙建、孙玄则父子墓两座。墓葬位于今清河县东南1.5公里丘家那村中干涸坑塘内。两墓相距3米,西南侧为孙建墓(编号 M1),东北侧为孙玄则墓(编号 M2)(图一)。邢台地区文管所会同清河县文保所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孙建墓孙建墓为正南北向的砖室墓。有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墓道未清理。甬道位于墓室南壁中部,长1、宽1、残高1.25米。与墓道连接处用条砖平铺垒砌。  相似文献   

19.
杨慎(1488—1559)年,(图一),字用修,号升庵,明代四川新都人,生于书香门第世宦之家。其父杨廷和官至少师、太子太师,在朝治理有方,称为贤相。升庵少年好学能文,博览群书,才气横溢,二十四岁即正德六年(1511年)中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翰林学士,经筵讲官,国史纂修校正官。在朝不畏权势,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嘉靖三年(1524年)因“议大礼”而得罪了皇帝,廷杖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升庵先生被流放云南后,仍满怀豪情,畅游各地名胜,足迹遍及大理、临安(今建水县)、昆明间。广交滇中学者,和当时的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位于"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省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里,品读到这封难忘的状元家书、聆听到那些来之不易的家书故事的,它就是被称作"镇馆之宝"的、非常珍罕的文物《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金德瑛(1701—1762),清代状元、政治人物,字汝白,号桧门。原籍安徽休宁瓯山,寄籍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乾隆元年(173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庶子、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官至一品左都御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