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上横画是汉武帝新钱制的标志陈尊祥我在《汉武帝上林三官五铢铜钱范的考证》①一文中论证“穿上加一横画是汉武帝的钱制”,陈声、侯炯先生在《中国钱币》1986年第2期《上画五铢钱上限年代的商讨》中提出穿上横画五铢在郡国铸币时期就有。窃以为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2.
周刃 《收藏家》2005,(9):46-52
俞明,字滌烦,一作滌凡,又字镜人。浙江湖州人。关于俞明的生辰,一作1884年,一作1885年。曾见其画上有一方朱文印“镜人生甲申寅月之初”,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他的生辰是清光绪十年甲申,即1884年。他的卒年一般认为是1935年,仅《艺林年鉴》作1936年。朵云轩2002春季拍卖会预展中我见到一件俞明的《酣睡图》,上面有褚德彝长题,因为此题跋的重要性,故不惜篇幅予以抄录:“此俞滁烦遗画也。滁烦为予友语霜从子,辛亥予自燕至沪,始晤君于语霜寓中,时年逋二十余,  相似文献   

3.
江苏泗洪曹庙东汉画像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底,南京博物院在泗洪县曹庙公社裴墩搜集到一批东汉画像石,简讯已在《文物》1975年第3期报道。经初步整理,计有门额二、石柱一、墓壁石四、横额四,共十一石,现将其中较完整的九石介绍于下。画一、画二:似为门额,上沿作圆弧形,下沿齐平。画一宽1.50、最高0.51米;画二宽1.25、最高0.40米。画一由于石面严重风化漶泐,可辨的形象有龙和凤凰。画二  相似文献   

4.
封面故事     
这幅画是画家昂桑所绘,取名《藏人》,画上的形象一半是牦牛,一半是人睑,取名《藏人》寓意深远,成为了西藏牦牛博物馆的形象画。这幅画上牦牛和藏人有浑然天成的关系,昂桑说自己的刨作灵感来源于对牦牛最质朴的感情,因为高原牧民的生活、生产和牦牛这种动物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牦牛就没有藏人。2013年5月18日的牦牛博物馆捐赠仪式上,昂桑将自己的作品《藏人》及其版权无偿捐赠给牦牛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元代黄公望《溪山雨意图》真迹(图一、图版伍),见于明代朱存理《铁网珊瑚》画四,陈继儒《妮古录》卷二,张丑《清河书画舫》戌集,汪珂玉《珊瑚网画跋》卷九;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一八,顾复《平生壮观》卷九,吴升《大观录》画卷一七,安岐《墨缘汇观》画上等书著录。水墨画小卷,作平远景,正象《大观录》所描述的:"沙坡层叠,俱作棘枝小草,小松细笔剔针(按松皮也用细笔作圈);远山一带小披麻皴,烟树茅舍,杂树蒙茸,笔墨在畦径之外"。按其自识云:"此是仆数年前寓平江光孝时,陆明本将佳纸二幅,用大陀石砚、郭忠厚墨一时信手作之。此纸未毕,已为好事者取去,今为世长所得,至正四年十月,来溪上足其意。时年七十有六,是岁十一月哉生明识"。下钤白  相似文献   

6.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漆棺画发掘公布之后,孙作云先生曾对它作了一篇《考释》,刊登在《考古》一九七三年第四期上。看了这些画及孙先生的《考释》文章,产生了一点看法,现在大胆写出米,以就正于研究古代艺术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梦溪 《收藏家》2005,(11):83-86
尽管刘海粟先生早年即名扬四海,展览不断,但为当今市场所看好的大都是他20世纪80年代后的作品,之前的作品不被看好,因此鲜有作伪。1979年,刘海粟先生刚刚获得“平反”恢复自由,就在北京举办其后期的第一个个人画展,激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反响。美国收藏家卜合数次参观,要求购藏展品中的12件。因为当时还没有卖画的观念和社会风气,卜合与中国美术馆负责同志再三商洽,又经文化部批准同意以7万元外汇购得《大红牡丹图》、《牧牛图》两件。嗣后,整个中国画界都迅速地卷入到艺术品市场之中。以刘海粟的名头和成就,其作品行情当然被海内外看好,但…  相似文献   

8.
“马马岩壁画”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盘江北侧江岸上,现属关岭县花江区普利公社下瓜生产队。“马马岩壁画”作于什么时间,为什么作这样的画,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都是值得加以研究的。由于史料的不足,要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是比较困难的。蒋永康,蒋国维同志著《马马崖壁画》(载《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第4期),首先研究这一问题,这是可贵的。他们认为,壁画所表达的意义,是汉武帝时,夜郎王多同入朝受封之后,满怀喜悦和荣耀之情,返回故里的情景。不论这一解释的准确性怎样,为了便于大家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指画又称手指画、指墨画或指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绘画艺术,以指、掌、拳甚至肘沾墨作画,别有一番古雅意趣与特殊技巧。关于指画艺术的起源,唐人张璪《文通论画》中有"或以手摸绢素"记载,近代李放《八旗画录》载顺治帝福临"尝以指上螺纹,蘸墨作渡水牛,神肖多姿。自后,臣高其佩等皆擅长指墨,其法实始自世庙也。"(1)然纵观唐至清初这一时间段,并无指  相似文献   

10.
峨嵋山文管所珍藏有徐悲鸿先生在峨嵋山上画的一幅横披《八哥图》。这是一幅写意国画,笔墨苍润,意境深,神形生动,妙趣无穷。更由于画上题字内容讽刺,隽刻,使人浮想联翩,印象深刻。 《八哥图》是1935年旧历5月,徐悲鸿由余中英、顾兆麐、郭友守、张开国等人陪同,在洪椿坪休息时,应僧人要求的即兴之作。画面上两根树枝自右至左上,取斜势对角构图,树枝上占着四只排成弧形聚向的八哥。左边题字:“幸有立场容饶舌,于今为治在多言。二十四年夏薄游峨眉,行半日至洪椿坪小憩作此,悲鸿。”  相似文献   

11.
题画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样式。一首好的题画诗,能使诗情画意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有一位研究题画诗的同志说:“我国绘画发展到画上题诗,始于宋代文人画崛起时期;唐以前虽然也时有诗人题画之作,但却往往另写别纸而不是直接题在画上的。”(洪丕谟《历代题画诗选注·卷首语》)  相似文献   

12.
正姚华,清末民初之通才也!1986年6月,《姚茫父书画集》由贵州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画集是姚华书画作品的结晶之作、集大成之作、传世之作,由启功题写书名,刘海粟作序,卷首辑录有鲁迅、郭沫若、郑振铎等人对姚华书画艺术、金石刻画艺术、颖拓艺术的评价。鲁迅评道:北京书画笺"大盛则在民国四、五年后之师曾(陈衡恪)、茫父时代"。(《鲁迅书信·1933年10月2日致西谛》)  相似文献   

13.
《苏州博物馆藏画集》第七十五图清谢璞画《补衮图》,上有禹之鼎题跋。由于谢璞生卒年不详,对此画年代之断定,若依据禹题,则出现画晚干跋的矛盾,因而认为禹题署年有误。对此,笔者谨作小考,以探讨之。谢璞又书谢楼,字广勤,号嘉玉,江苏常熟人,生卒年月不详,明末清初画家,擅山水人物,工写照,尤长仕女,笔法工细纤  相似文献   

14.
军阀孙传芳不仅政治上反动,成为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军的征讨对象,而且还是一个封建卫道士,曾下令禁止上海美专在教学中使用模特儿,惹出了一场荒诞的模特儿风波,在历史上留下了笑柄。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体模特儿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人体模特儿的写生画法,是现代西方美术院校习以为常的通行作法。歌德曾说:“不断升华的自然界的最后创造物就是美丽的人。”彻里尼说过:“绘画艺术的要点在于好好画一个裸体的男人与女人。”刘海粟也说:研究绘画最要紧的东西就是人体。这是稍有艺术知识的人都晓得的。”刘海粟是我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1981年春《美术》杂志刊布拙作《‘清明上河图’中‘清明’质疑》一文后,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关注。之后许多名篇佳制,如雨后春笋发布在海内外各报刊上,对《清明上河图》,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使我们对该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笔者认为,唯有这样才不至于愧对先人,遗憾来者。《质疑》一文,虽然提出《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清明坊秋日的景色,突破了传统的清明节论者的论点。但对该画卷的作者张择  相似文献   

16.
梅文 《钟山风雨》2014,(4):17-17
正傅雷在上海关专真正工作的时间不长。在这段时间中,发生了一些令人难忘的事。刘海粟旅欧归来后,着手改进上海美专的教学业务,除原有的一批教师外,又充实了一些新生力量,其中包括俞剑华先生。俞先生原在北平美专任教,初来乍到,大家还不了解他。由此,刘海粟想到,应该设法帮助这批新来的教师们树立威信,以便他们尽快顺利地担负起教学工作。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就请教务长丁远将俞剑华的十多幅作品挂在长廊上,供老师和学生们观赏。这天,傅雷与刘海粟一起来到学校,一见长廊上挂出的画,他紧皱着眉头对工友说:"这些画没  相似文献   

17.
《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所载李公麟画《李密迎秦王图》一卷,现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改名为《宋人画人物故事》(图一)。画上没有作者名款印记,人物多作宋代衣冠,其中长脚幞头,最为明显易辨。考南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3中一条云:"至刘汉祖始仕晋为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国初(北宋)  相似文献   

18.
瑶池醉归图     
靳红曼 《收藏家》2014,(12):60-62
<正>《瑶池醉归图》卷,纸本,设色,纵470.1、横27厘米,此画系元朝宫廷藏品,后为清朝内府收藏。在《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藏(台北本三册1468页)和《故宫已失书画目》中均有著录。清朝末年,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曾将此画赏给其弟爱新觉罗·溥杰,后散落民间。1947年为黑龙江省大庆市市民冯义信购得。1983他将此画捐献给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画卷包首题签《马和之瑶池醉归图》卷,画风、画法酷似南宋马和之作  相似文献   

19.
<正> 指头画是我国清代前期画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表现方法。高其佩即是指头画的开山鼻祖。他在绘画艺术上,以指头画一鸣惊人,扬名于世。 指画,即以指头代替毛笔作画。其技法,在高其佩侄孙高秉著的《指头画说》中有翔实的记述:指画一般是用手指作画,以指肉蘸墨或色作较粗大的笔触,以指尖的甲蘸墨或色作较细微的笔触,有时肉、甲兼用或数指并用,有时用外指或指背、手掌、手背,作较粗放的大写意画。指头画从造型基础上讲与笔画并无二致,但是因工具差异,其所描绘的线条起伏、曲折、转承、延伸、浓淡、深浅皆形成不同的趣味和方法,产生毛笔难以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07,(9):F0003-F0003
孙浩 1948年生于辽宁大连,毕业于辽宁省艺术师范学校、后进修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69年开始参加展览,发表作品。曾参加过全景画《攻克锦州》、半景画《阳澄湖畔抗日烽火》、《虎门海战》的创作,为纪念馆、博物馆等刨作过多幅大墅军事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