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海峰 《沧桑》2011,(6):6-8
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在全国展开,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方志人才队伍建设是摆在全国方志工作者面前紧迫的任务。为使方志人才队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任务,应从六个方面着力加强:要高度重视方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方志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不断完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方志人才的业务素质;创造良好的方志理论研究氛围,为培养高素质的方志理论人才创造条件;善于借助社会力量,扩大方志队伍建设;加强地方志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有林 《沧桑》2008,(5):104-1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就国有建筑企业而言,面对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行业竞争的日趋加剧,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保护和使用力度刻不容缓,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在人才问题上,最关键的是要创新人才的评价、引进、培养、选拔、流动、激励等工作机制。只有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人才工作机制,才能真正将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统一起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刘祖孝 《攀登》2006,25(6):153-155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文章通过对互助县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用人、育人机制,大力培养党政、企业等方面的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4.
声音     
《神州》2004,(2)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摘自1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在关于  相似文献   

5.
冯海英 《攀登》2007,26(4):90-92
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文从纵横两个纬度对近年来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在规模和素质状况方面的变化特征作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逐步壮大,人才结构显著改善,人才素质有所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开展,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中也存在着一些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曹正城 《文史博览》2015,(1):6-8,11
创新民族地区文艺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文艺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关键;应建立文艺创作人才数据库;完善民族文艺创作人才培养激励扶持考评机制;国家有关部门要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文艺创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帮扶力度;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文艺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建立与先进发达地区培训民族文艺创作人才的长效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阻碍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深入开展,致使旅游教育“散小弱差”格局未根本改变,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旅游人才职业通道尚不完善,旅游人才发展环境亟待改善等状况依旧存在。要破解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瓶颈,需遵循旅游人才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推动旅游企业成为人才开发主体,完善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不断优化旅游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提高旅游人才的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8.
要加强年鉴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业务素质,多出富有指导意义的精品年鉴。要进一步转变年鉴的工作理念,少些形式主义的内容,多些为基层和群众所理解、能够指导实践的内容。要健全和改进年鉴工作的评比机制.不能只注重年鉴的装帧,要重视年鉴的内容和质量,发挥好评比机制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促进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相结合的角度 ,就青海如何稳定和发展人才队伍 ,吸引外部人才和充分利用人才 ,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年鉴的内容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是年鉴的生命所在。年鉴工作者必须以此作为开展工作的最高指导原则,提高年鉴工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方面的服务能力,真正焕发年鉴工作的勃勃生机。要加强年鉴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业务素质,多出富有指导意义的精品年鉴。要进一步转变年鉴的工作理念,少些形式主义的内容,多些为基层和群众所理解、能够指导实践的内容。要健全和改进年鉴工作的评比机制,不能只注重年鉴的装帧,要重视年鉴的内容和质量,发挥好评比机制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费雅君 《攀登》2000,19(4):37-40
西部开发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智力支持,要埘立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的观念,确定人才资源优先发展战略,造就人才队伍,在立足本地人才资源开发的同时,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的市场运行机制,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西部地区刨造一个开发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和氛围。  相似文献   

12.
马晓莲  冯永香 《攀登》2022,(5):115-120
近年来,青海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宣传报道的主阵地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资金渠道、持续改革创新,打造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青海样板。推动青海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还要从深化体制改革、注重生产优质内容、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加强建设,进而辐射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励姝 《攀登》2000,19(9):84-85
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本从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相结合的角度,就青海如何稳定和发展人才队伍,吸引外部人才和充分利用人才,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全域旅游为背景,结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实际,具体探讨了阿坝州旅游人才建设问题。笔者研究发现,目前阿坝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人才素质偏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阿坝州应持续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从培养本地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培训现有旅游从业人员和发挥旅游院校作用4个方面着手,为全域旅游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攀登》2017,(6)
青海省生态安全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保护创新人才的支撑。目前青海省生态保护创新人才机制中还存在着运行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短缺、评价体系不完善、投入保障不得力等问题,人才培养短板凸显,人才支撑作用弱化。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从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实施科学考评等七个方面,提出完善青海省生态保护创新人才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积极发挥学术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副高以上研究人员占全办人员50%以上)和注重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以课题(项目)研究、学术人才队伍建设、方志学学术研究基地建设为抓5手,扎实推进方志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一、组织课题(项目)研究。采取年度方志理论常规课题与跨年度重大课题相结合,面向全省开展申报工作,同时严格评审程序,加强课题跟踪管理。二、实施全省方志系统人才梯队建设工作。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一轮,分三个层次,在全省方志系统及相关学科中  相似文献   

17.
年鉴和志书是我国记录地方历史的不同形式,因编写方式、内容侧重、体例设置、功能目的、出版周期的差异而各有不同。逐年编纂的年鉴为修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人们对修志存史重要性的认识:年鉴每年积累的资料,为志书的编修奠定了基础;编修年鉴的人才队伍,为修志提供了人才保证;有些地方因每年编写年鉴而设立的专门机构。也为修志提供了组织保障。虽然如此,在实践中却不应该完全依靠年鉴来编修志书。本文以广播电视系统为例,就年鉴对志书编修的作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高校年鉴作为一种兼具权威性、实用性、综合性特点的工具书,具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作用。年鉴编纂质量关系到年鉴的生存和发展,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和队伍建设决定着年鉴的质量。通过强化年鉴编辑质量和责任意识,加强年鉴编辑业务素养,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来加强年鉴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年鉴质量、打造精品年鉴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年鉴是信息的载体 ,条目信息含量的大小 ,直接关系着年鉴的整体质量。随着年鉴事业的迅猛发展 ,全国年鉴每年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但年鉴的资料征集 ,基本上是靠行政渠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这种资料征集办法的影响力会不断减弱 ,没有固定的、严密的网络体系是难以维持长久的。资料显示 ,全国各地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年鉴信息网络 ,但都不太完善 ,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 ,做好年鉴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对年鉴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网络是使信息得以充分开发和及时反馈的组织保证和机构依托 ,是做好年鉴信息资料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梦竹 《旅游纵览》2017,(4):122-125
<正>"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