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8年,在近代开风气之先的广州,“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办。这是中国第一所以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提出要扩充新材料、应用新工具、采取合众研究,以科学的方式对中国传统的史学及语言学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2.
隆冬时节,我国著名的南海史地学者、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教授韩振华先生赴京就医,我们趁此机会,专程拜访了他。先生原籍广东文昌,1921年生于福建厦门.1946年从协和大学历史系毕业,1948年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就学期间,先后从师于著名学者傅衣凌、岑仲勉两位先生.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毕业后,曾在福建省研究  相似文献   

3.
第一期在历史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论坛上的讲话建国以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论坛”综述2003年蒙元史研究综述“中西文明交融与兴衰国际学术会议”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以宋至清中期为中心第二期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研究述评辽金元捺钵研究评述2004年“中外关系史百年学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简报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回顾(上)———从上古到隋唐房兆楹先生和他的学术研究第三期2003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百余年来黎…  相似文献   

4.
朱活先生1921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944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曾先后在徐州、济南、青岛等地院校任教并在山东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1年调山东省博物馆工作到退休。他是我国现代有成就的钱币学家和先秦史学家之一,在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生前不仅任过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钱币大辞典》编委兼先秦卷主编,山东省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和顾问,而且早在1959年便任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古史组负责人,1983年任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先生还担任过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6月25—27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和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与会80余位学者提交了60余篇论文,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和文学等方面。本次会议具有如下特色。一、拓展历史文献的范围。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均得到充分运用。黄正建《"中国古文书学"概说》探讨了中国古文书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现状,倡导建立"中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与何兆武先生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与何兆武先生商榷庞卓恒何兆武先生在《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发表《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一文,着重就历史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系统地畅抒己见,确实启发人们反思。文中论述的主题,在西方学术界已争论了200多年,在中国也至少已争论了近...  相似文献   

7.
悼念顾颉刚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八十七岁。我们对他怀着深刻的悼念。颉刚先生苏州人,192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后来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任教,担任过北平研究院历史学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交通书局编辑所所长,创办过朴社、民俗学会、禹贡学会、边疆研究会、通俗读物编刊社,主编过《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大众知识》、《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  相似文献   

8.
陈高华、张彤两位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今年六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是《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中的一卷,主要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研究作一个系统的回顾与述评。全书分正编、副编、大事记三个部分。正编开头是林甘泉先生所作题为《20世纪的中  相似文献   

9.
几年以前,何兆武先生曾提出,中国的历史学需要认真进行一番"历史理性的重建"。他说,研究历史而不事先从事探讨和认识历史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以及(尤其是)我们对历史认识的性质是什么,就盲目地径直去探讨所谓历史的客观规律,这就好比是"飞鸟要想赶过自己的影子"。所以,对历史学或历史认识的本性进行批判,"这是历史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前导(Prolegomena)工作。"(历史理性批判散论》自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最近,笔者读到张艳国研究员的新著《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以下简称"张著"。),…  相似文献   

10.
1994—1996年台湾、香港、澳门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1994—1995年(续)论文曾国藩幕府成员之量化分析凌林煌思与言33卷4期1995年12月商人与政治——以上海为中心的探讨,1895—1914李达嘉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从怀疑论、配景论说到历史学Ⅱ的普遍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兆武先生在《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一文里,①把历史学分为历史学Ⅰ与历史学Ⅱ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或史料的认识;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和诠释。这两个层次的认识成果具有不同的特征:历史学Ⅰ在如下的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客观的和不变的,即大家可以对它有一致的认识(如,是布鲁塔斯刺死了恺撒);而历史学Ⅱ则是随着我们的思想的改变而改变。何文认为历史学Ⅰ是科学的,而历史学Ⅱ则是人文的,是在科学之外的。一年之后,庞卓恒先生发表了《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一文,②对何兆武先生的上述观点提出了商榷。其后,何兆武…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中心联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于2023年4月23—25日在苏州大学召开了“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学术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近二十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新时代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这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的具体举措和有益尝试,为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提供了诸多学术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降落民间——21世纪中国历史学走向管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初年,梁启超惠眼独具,提出改革旧史学,建设“新史学”的主张,100年过去了,中国历史学已经基本实现梁启超的理想,完成了由古代学术向近代学术的转变。1998年,在中国史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戴逸先生以会长身份作主题发言,概括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六条特点和成就: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尊敬的杨宝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4年11月7日下午3时逝世,享年76岁。先生1939年9月1日出生,江苏镇江人。1958年8月,从上海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入学后选择考古专业,从此考古工作成为先生的终身职业。1963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86年10月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1990年至1998年担任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  相似文献   

15.
台湾暨南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创办之《暨南史学》,于1998年6月创刊出版,为历史学的教学、研究增辟了一块新的园地。关于该刊的创刊缘起及旨趣等,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暨南大学教务长兼历史学研究所所长徐泓在其所撰的《发刊辞》中是这样说的:本所创立两年来,已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17日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尹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0月16—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及中国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尹达先生诞辰100周年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学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二届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史念海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 3月下旬在西安逝世。史念海 ,字筱苏 ,山西平陆人 ,1 91 2年生。史念海先生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 ,还兼任过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和唐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先生一生治学严谨 ,著述宏富 ,耄耋之年 ,尤笔耕不辍。先生《中国疆域沿革史》 (与顾颉刚先生合著 )、《中国的运河》、《黄土高原森林和草原的变迁《(与曹尔琴、…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王思治先生(1929—2012)是著名历史学家,为中国的历史学,特别是清史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11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宏观视野下的中国史学与清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暨纪念王思治先生85诞辰"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党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学者,以及王思治先生的弟子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学者们追忆了王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历史学、经济史学专家于1991年11月6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南山宾馆举行书评座谈会,高度评价张学恕副教授新作《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一书.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江苏省社联常务副主席赵杰、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许辉副研究员、厦门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中国经济史学家、博士生导师韩国磐,南京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卞孝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教授简修炜,西安西北大学西北史研究室教授周伟洲,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黄佩瑾,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达第斯,上海《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编辑庄辉明,南京《东南文化》杂志编辑欧阳宗俊,《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作者张学恕副教授,座谈会由赵杰、许辉主持,现将中美两国专家对这部著作的评价整理发表,以飨读者.一、高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韩振华,原籍海南文昌,1921年生于福建厦门。1946年毕业于协和大学历史系。1948年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就学期间,先后从师于著名学者傅衣凌、岑仲勉两位先生。韩先生早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外语底子也颇为扎实,这些均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曾在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6年起,先生担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副所长、历史室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