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频 《中国土族》2006,(4):59-59
积石山下,黄河岸边,有一个神奇的地方。临津渡口神秘威严,吐谷浑战旗依稀飘扬。喇家文化蕴积历史,丹阳公主美名远扬。啊!三川!我时刻向往的家乡。积石山下,黄河岸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风光无限,瓜果酩馏万里飘香。土族阿吾淳朴勤劳,土族阿姑善良大方。啊!三川!我日夜思念的家乡。积石山下,黄河岸边,有一个可爱的地方。句句哭嫁优美婉转,声声道拉舒缓悠扬。狂欢纳顿惹人心醉,七色彩袖舞出吉祥。啊!三川!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三川,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何频  相似文献   

2.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的官亭、中川、杏儿、甘沟、前河、满坪等六个乡镇为土族聚居区,地处本县境内黄河与湟水流域的分水岭以南,黄河以北,当地人称之为三川地区.有人认为,"三川"是指这一地区的满坪河(也称前河)、甘沟河(也称大马家河)、杏儿河三条河流.这种说法显然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3.
三川地处青藏高原黄河上游,西至积石峡,东至寺沟峡,南临黄河,三面环山,自然形成天然的聚宝盆,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三川分为上川、中川、下川,故称为"三川"。三川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四季分明,风景优美,经济繁荣,是文化发达的青海江南之乡。  相似文献   

4.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处青藏高原黄河上游河沿边.西至积石峡,东至寺沟峡,南临黄河,三面环山,自然形成天然的聚宝盆,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三川分为上川、中川、下川,古称之为三川.三川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四季分明,风景优美,是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青海江南之乡.  相似文献   

5.
在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聚居的土族,约4万多人。该地区在县城以南八十多公里.隔黄河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对望,东邻甘肃省永登县,西接青海省循化、化隆县,地势北高西低,海拔1700—2000米间。三川土族虽仅占全国土族人口的20%,但其居住地域相对集中,民风古朴,且乡俗一致,表现出独特的民族习惯法规范及法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黄河名称考     
黄河在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称为“河”,如“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梁山崩,雍河三日不流”(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县,离黄河不远之处)。黄河之名始见于西汉,“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固以永  相似文献   

7.
美丽富饶的三川土乡黄河,从各拉丹东南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后,跨雪山、过草地、穿峡谷、越平原,一路奔腾、一路欢歌,在冲出狭长幽深的积石峡后,便进入了一片平坦开阔的盆地,留下了一片富庶肥沃的土地,黄河北岸便是省内闻名的青海"小江南"——三川土族之乡。三川地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相似文献   

8.
一、河出昆仑说黄河流域是祖国文化的摇篮,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定居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黄河对我们提供了灌溉交通有利的条件,但是它有时泛滥,也给予我们不少的灾害,我们祖先要利用它,还要控制它,所以治理河水成为当时一个政治任务。治河必需了解它的自然环境,可是当时的居住地域,是在黄河的中游下游,对于它的源流就了解不够,我国的一本古地理书「禹贡」这样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又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按禹贡这本书,根据它所记载的中国范围和物产来看,可能是战国时代的记录,就是当时我们祖先所了解的黄河,到积石为止。积石的位置有二说:一说是今日河曲的马沁雪山(阿木尼马卿),一说是在今日  相似文献   

9.
禹王峡之行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雪域之地汹涌而来,向渤海奔泻而去.大美青海是黄河流经九省区中的第一省,而地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的峡口(也叫寺沟峡、禹王峡),则是黄河流经青海的最后一峡.随着2002年喇家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峡口这个貌似普通的地方再次将考古者的目光聚焦.人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曾是大禹“斧劈积石,疏导大河”的圣迹!  相似文献   

10.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神州呜咽,赤县尽哀。地处黄河上游的民和三川土族人民无比悲恸,无不深深怀念人民救星毛泽东!他们没有忘记,1949年9月1日,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之命向青海进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黄河;9月2日,民和县解放;9月6日,民和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