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贞,在清初文坛颇具影响,但现阶段学界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始发时期,有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勾稽,对张贞及其友人的交游略加考索,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张贞的人生轨迹,这对了解清初文坛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张贞,进而确定其在清初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鲁颖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4):65-85+109-111
吴历是中国美术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曾与受"康熙历狱"影响的亲西学人士许之渐有过近二十年的往来,吴历信仰的改变及许多重要的绘画作品都与许之渐有关,本文希望借助画跋、年谱、诗文集等资料,对二人的具体交往作一详细梳理。  相似文献   

3.
李流芳为明未著名的文人画家,他不仅在绘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且诗文、书法、印章均擅,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李流芳早年热心干科举,曾六次进京会试,但均铩羽而归。他晚年醉心于山水,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浪迹江湖,创作了不少山水画佳作。由于李本人无画学专著,且诗文书画又散佚较多,故本文试图通过著录文献及其诗友的文集大致梳理出其生平及交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 在清初纷乱的年代里,以申涵光为首的河朔派诸诗人,淡泊名利,绝意仕进,借诗言志,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活跃于诗坛,在河北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申涵光(1619~1677年),字孚孟、和孟,号凫盟,又号聪山、卧樗老人,河北永年人,清初著名诗人和学者。他的诗歌以杜甫为宗,而又兼采  相似文献   

5.
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鲜诗人金昌业随燕行使团来到中国,在与清初官宦文士、商贾僧侣的交往中创作大量诗文,收录于使行作品集《燕行埙篪录》和《老稼斋燕行日记》。金昌业在中国的诗文交游不仅彰显其文学理念与性情怀抱,也透视出清初中韩文化交流的整体风貌,为朝鲜北学派文士与乾嘉名儒的切磋互访开启了门径。系统考察金昌业与清人的交游经历和创作情况,对客观理解宗藩体制下两国文化交流历程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作为对清代史学有重大影响的史家 ,顾炎武在史书编纂上也有精到的见解。他把史家的主体修养与处理史料统一起来 ,并着重从史料的角度论述怎样才能撰写信史 ,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历代“直书”受名教束缚的局限。在历史文学上 ,他主张辞主乎“达” ,即准确、生动、传神 ,而不在于繁简。他重视表志 ,认为表志在说明历史盛衰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9年1月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刊行的《汤显祖全集》,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汤显祖诗和戏曲作品集,徐朔方先生为该集所作的笺注用力甚勤,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和发微抉隐,对汤显祖的交游、人事关系和诗的创作年代作了细致地考订,使此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学术界的称赞。  相似文献   

8.
郭晖 《沧桑》2010,(3):130-131
傅山和顾炎武都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思想家,他们在生平、经历、哲学、经史学、古音韵学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顾炎武在51岁时,自平阳,登霍山,赴太原,访傅山,与傅山结下深厚的友谊。本文拟对傅山与顾炎武的交往作概略考察和论述,从而探求两人友情甚笃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是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苏州府昆山人。清军入关后,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志,投效南明朝廷,先后任弘光朝兵部司务、隆武政权兵部职方司主事,多次参加抗清斗争,但均以失败告终。顺治十一年(1654)春,顾炎武迁居南京钟山南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顾炎武对古文献信守“阙如之戒”的校书原则,从他对古音和部分古注的缜密考订,从他对金石文字的实地考察和勤奋收集、整理,探讨了他对我国历史文献的校勘、注释,以及对金石遗文的考辨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力求通过这些成就,揭示他对我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本文赞扬了顾炎武讲求实际的严谨学风,认为这是对我国古代优良学风的继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相似文献   

11.
李之亮 《文献》2001,(4):109-117
梅尧臣<宛陵先生文集>是宋人别集保留至今较完整的一种,民国夏敬观曾作<梅宛陵集校注>.然此书未能毕工,夏氏便离开人世.其后朱东润先生又作<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使梅尧臣的诗作以较新的面目重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2.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从祀孔庙始末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二年,时任礼部左侍郎的郭嵩焘提请将王夫之从祀孔庙,为礼部尚书徐桐所格,光绪四年被内阁驳回;光绪十年,江苏学政陈宝琛请将顾炎武、黄宗羲从祀孔庙,得到翁同龢、潘祖荫、孙家鼐的支持,但礼部仍然议驳;光绪二十年,湖北学政孔祥霖疏请将王夫之从祀孔庙,次年复为大学士李鸿章等会同礼部议驳;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御史赵启霖奏请将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从祀孔庙,次年九月得旨,命将三儒一并入祀。在顾、黄、王入祀孔庙的过程中,每次请祀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论,而正反双方的意见异同和势力消长,则显然与时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黄滔是唐五代时期诗人,其诗清淳丰润,被后世尊为闽地文章初祖。而学界对于黄滔的研究,则较为薄弱。文章对黄滔家世及其交游进行了相关考证,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视风俗教化是顾炎武礼学研究的重点。他将明末清初的风俗与社会变迁联系起来考察,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倡言重建礼教,整顿风俗,保存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5.
黄庭坚禅林交游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延  陈开勇 《文献》2002,(3):87-96
黄庭坚(1045~1105),洪州分宁人.字鲁直,号山谷.擅长诗、文、词、书法.举进士,曾入仕途,政绩卓著,然以党见遭谪贬.山谷崇奉佛教,以居士而嗣黄龙祖心之法.  相似文献   

16.
元代社会存在着医士交游的风气。士人对医者的尊重及医者向儒学的靠拢构成了医士交游的思想基础;医者希望通过与士人的交游提高自己的业医名声,而士人则希冀获得医疗上的保障,二者各取所需,这是医士交游的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17.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自光绪初年以后数次被提请从祀孔庙,直到光绪末年才得以入祀两庑,最后一次请祀更掀起了广泛的激烈论争。一方面,时代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先儒与孔庙祀典的认知,三人的形象越来越脱离原来的轨道,而被塑造为新兴政治理念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在清末预备立宪的时代背景下,急速的政治变革遭遇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因此当局试图以表彰他们来宣示立宪诚意,推动政治改革的进程。“孔庙”这个传统意识形态的核心符号,就此与“宪政”这个全新的政治理念产生了看似不可能的奇妙联系。  相似文献   

18.
常乐 《东方收藏》2023,(2):54-56
觉罗崇恩是清代中晚期颇负盛名的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金石学家、诗人,其虽派衍天潢,乃兴祖直皇帝福满后裔,却是岐嶷精勤、庭传诗礼。他喜收藏、精鉴赏、工诗书,收藏历代书画、古籍碑帖极丰。同时其与何绍基、殷寿彭、卓橒等人来往甚密,构建了以自身为核心的文化交流圈。  相似文献   

19.
朱添 《北方文物》2018,(2):106-109
武亿与黄易均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二人在金石学大家朱筠京师府邸相识订交,以金石为媒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互赠碑拓、共同访碑,在学术上砥砺切磋,相互影响。二人交游推动了彼此的金石学研究向着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南文史》2012,(7):42-42
中国古代有一类图书一直很畅销,比如《广嗣宝集》,相当于现代的育婴宝典,读这种书是想生孩子的准爸爸妈妈必须要做的功课。这种书里头就少不了收有“仙传种子丹方”、“种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