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寂 《江淮文史》2008,(2):84-92
胡适的婚恋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与曹诚英的恋情属前者,与江冬秀的结婚属后者。笔者曾在绩溪阅过曹诚英的档案,并有友人颜非提供资料,撰有《山腊梅曹诚英》,较为全面地记述了曹诚英的一生,曾这样指出:“曹诚英只是胡适家的亲戚,不是胡家的成员,但曹诚英一生中的荣辱、欢乐与悲痛,却无一不与胡适息息相关。胡适钟情娟妹,曹诚英也酷爱糜哥,这对情人终未能成为眷属。”  相似文献   

2.
胡适婚后的爱情生活是贫乏的,他与江冬秀的婚姻“以理想的情谊”开始,以结婚的实践而破灭。于是,胡适试图在婚外去追求实际的爱情,并取而代之,作根本的解决。由此经历了一段与其表妹曹诚英之间的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 要做爱情的“自由人” 曹诚英(1902—1973),字珮声,小名丽娟,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在胡适与江冬秀结婚时,曹诚英才是15岁的小姑娘,充当了新人的女傧相,当时她亲昵地称胡适为“穈哥”,给胡适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曹自幼由父母包办,许配给邻村宅坦的胡冠英为妻,1918年完婚,但婚后夫妻感情不好。当时这门亲事为曹诚英正在美国留学的胞兄曹诚克所反对,并极力主张曹诚英去求学。1920年曹诚英考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半年后,其丈夫胡冠英偕汪静之亦至杭州读书。1922年冬,胡冠英的母亲因曹过门三年多没有生育,即为冠英娶了一房妾,并  相似文献   

3.
白吉庵 《文史精华》2013,(11):52-55
胡适年轻的时候,由于思想敏锐,才华出众,加上风度优雅,一表人才,在社会上被称为“四大美男子”之一。不少女士都以一睹胡博士的风采为荣,有的还忘乎所以地追求他。这里记下的,是胡适与表妹曹诚英的一段感情经历。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个女人就是一所学校",而苏格拉底就是怕老婆的"楷模".胡适的一生中最怕两个女人;他的母亲冯顺弟,妻子江冬秀.影响他的女人还有:初恋情人韦莲司,暗恋情人陈衡哲,婚外恋人曹诚英.……  相似文献   

5.
胡适对待中医的态度历来众说纷纭:胡适如何看待中医?他是支持中医还是批判中医?胡适对待中医的态度与他的"实用主义"思想密切相关:他不接受中医理论的思想体系,但是出于实用主义对于效果的重视,在西医疗效不佳的时候,他也愿以做实验的方式接受中医治疗。胡适个案体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即他们现代化的思想与所处的中国传统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医疗情境和人们的择医方式。  相似文献   

6.
戚厚杰 《百年潮》2009,(5):74-79
1948年10月前后,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军事大决战时刻.对这时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人们多从战略上进行研究.国民党军队内部的思想、纪律如何,尤其是被称为国家大脑的知识分子对时局的看法怎样?历史档案记载的不多.现根据<胡适来往书信选>和<胡适日记全集>记载的关于中央军校毕业生孙足原不堪忍受国民党的腐败,毅然与之决裂,写信向胡适讨"一碗饭"和胡适直陈国民党的腐败、苦谏"十大进言"等来窥其一二.  相似文献   

7.
王世儒 《文史精华》2012,(11):36-39
1932年6月,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女士曾给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说:"因为先生从前与守常先生是好朋友,故敢这样的求先生。"在此,李夫人称胡适是李大钊的"好朋友",是因有求于胡适说了一句言不由衷的客套话,还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表达呢?这的确是个值得探究明白的问题,而要探究明白这一问题,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追述一下胡适与李大钊之间曾经有过哪些交往,以及曾经有过哪些合作或分歧。让历史的事实来彰显曾经有过的本相。  相似文献   

8.
张家康 《文史精华》2005,(12):54-59
1915年,24岁的留美中国学生胡适,喊出“文学革命”的主张。胡适当年破千年之积弊,开文学革命之先河,并不容易。他是如何走上文学革命道路的?这与其好友、留美学生梅光迪不依不饶的批评乃至谩污有重要关联。正是被好友逼得山穷水尽无路可走,学养深厚的胡适才走上了文学革命之路。  相似文献   

9.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题记 胡适,一代文化宗师,为人世间这“情、爱”二字,付出了多少无奈和辛酸,获得了多少慰借和鼓励?情绪低落时,怎样振作?生活痛苦时,怎样解脱?“剪不断,理还乱”时又怎样跳出情魔的纠缠?他一生爱如火,情如泉,到老来更是深重弥坚,他的极富传奇色彩的情爱人生,让人叹息,让人流泪,也让人警省……  相似文献   

10.
吴元康 《江淮文史》2007,(3):148-155
胡适生平有两件事一直讳莫如深,其中一件就是1918年前后在与绩溪县知事的斗争中败落。胡适以未满而立之年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名动全国,居然斗不过一个劣迹昭彰的山区小县县令,是方法失当?还是政治黑暗?详情请看《胡适与绩溪县知事李懋延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近期出版的《胡适传记三种》中胡不归著的《胡适之传》,成书于1941年,是胡适传记的开山之作。本文介绍了此书写作的动机,简要评述了此书写作体例、叙述方式、学术价值、史料价值。认为该书对我们今天如何正确认识胡适、如何全面描绘胡适形象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较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适与抗战     
在1937年“七七”事变前,胡适一直反对对日作战。为此,他曾长时间担着“卖国”的罪名,受到舆论的谴责。但“七七”事变后,他却受蒋介石的委托,为抗日的事出国奔走,不久并出任驻美大使,成为国民党政府战时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角色。那末,胡适是怎样从反对抗战转变到拥护抗战的呢?他在抗战时期,尤其在担任驻美大使时期,做过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对中国抗战有何意义?他对中国抗战发展前途是如何估计的?如此等等,这些问题,过去一向不很为人注意,都有加以研究的必要。一“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胡适在北平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他同他的朋友丁文江、  相似文献   

13.
《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序言沈寂由皖人撰著、并由安徽出版机构出版的研究胡适的专集,这本由胡适同志著《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恐怕还是第一部,有其特殊的意义。胡晓同志要我凑趣作序,借此对今天研究胡适谈几点意见:首先是资料缺乏。胡适在生前一贯注意让自身资料留...  相似文献   

14.
一封写给同盟会的神秘“控诉书”寄到了著名国际记者史沫莱特的手中,信中内容揭露了当时大批政治犯在北平陆军反省院内受到种种非人待遇和酷刑的内幕,请求援助。同盟会将“控诉书”转交北平分会主席胡适处理,然而胡适的态度却令事情发生了出人意料的转折……同盟会执委会为化解矛盾致电胡适,苦苦等待了5日,胡适此番又会做出何等激烈地回应?难道他与同盟会的关系就此而破裂?最终又是否会因此被开除出同盟会?待本文向您一一揭开真相。  相似文献   

15.
互动     
<正>【异见】谁是第一个学者型大使?刚看到第一期《文史月刊》,刊中有文《中国第一位学者大使———胡适》,颇感意外。印象中,胡适当大使、做学者没的说,但是,这第一位的由来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莫非胡适之前的那  相似文献   

16.
知名学者胡适是安徽绩溪人,他有一位族叔叫胡近仁。胡近仁虽然只年长胡适四岁,却是胡适早年在家乡读书、写作的领路人。胡适去美国留学后,家里的书信或邮寄东西,都是这位族叔代劳。 胡适嗜茶,留学时经常让家里寄些家乡的茶叶以作馈赠礼品,经手此事者也是胡近仁。胡适回国到北大任教后,与这位族叔通信频繁,彼此有心里话都愿意告诉对方,例如:胡适对自己婚姻的真实想法都只向这位族叔透露。由此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  相似文献   

17.
李建军 《安徽史学》2006,28(2):97-100
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形成了"多党政治"的思想.回国后,鉴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事实,胡适分别于1932年、1948年和1950-1952年提出让国民党自由分化的政治主张.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胡适的这一主张并没有得到实行.  相似文献   

18.
胡适打假     
胡适的学术和政治成就多为人们熟知,但胡适一生中的打假之举就鲜为人知了,本文谨作一简单介绍。 商业打假:拒做虚假广告1929年10月,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因引发“人权与约法”之争遭教育部警告,也就在此前后,胡适收到族叔胡近仁所递家书。信中告诉他,有一个经营茶叶的裕新公司想利用他的名气和影响,将茶叶命名为博士茶,并且在广告宣传中声称:“凡崇拜胡博士欲树帜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胡适接信后立即回复胡近仁,请他迅速与裕新联系,加以拒绝。那么,胡适为什么坚拒这名利双收的名人广告呢?首先,平生不喜好出风头的胡适认为,…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蒋介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刚建立不久的时候,胡适派曾向国民党反动政府争取过人权,他们在「新月月刊」上发表了许多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甚至宣布国民党的政权为反动的政权。国民党当时对他们也不客气,胡适派的作者被逮捕,他们的书店被搜查、刊物被没收。因此,有人认为胡适派的「人权论」是反国民党的言论,这时胡适派是站在反国民党的立场上的。究竟胡适派「人权论」的实质何在呢?这个问题实有辨白一下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史义银 《文史春秋》2003,(12):63-64
1938年9月,在欧洲进行民间外交的胡适被任命为驻美大使。使美任内,胡适通过频繁的讲演打消美国朝野置身于战争之外的孤立主义情结,并运用自己留学美国的经历和广博的学识,巧妙地周旋于美国政要之间,为中国坚持抗战赢得了美国的支持和援助,因而被人们誉为“书生大使”。然而,由于胡适对抗战的基本态度是“苦撑待变”,在他所认为的“变”尚未到来之际,胡适的外交活动还主要集中在如何影响美国领导人,以促成这种“变”的早日来临。但国内日益严峻的抗战形势却不容许胡适遥遥无期的“待”,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如何“苦撑”。在这种情况下,1940年6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