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志工作王仲德先生,呕心沥血、历时近两年而完成的《古县下邽》,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01年年底付梓与读见面了,它填补了“下邽自古无县志”的缺失,是一项古为今用、惠及后人的大好事,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2.
忠县白公祠     
忠县白公祠,位于县城西三华里处,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祠堂。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陕西下邽人,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白氏于贞元中举进士而开始迈入仕宦之途。先后在朝中作过翰林院学士,迁左拾遗,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772— 84 6) ,字乐天 ,晚年自号“醉吟先生” ,又号“香山居士” ,唐华州下圭阝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人。白居易被尊为下圭阝三贤之一 ,不只因为他的诗歌成就辉煌 ,更重要的是他为官政绩卓著 ,廉洁自爱 ,事迹感人 ,受到后人的推崇。对白居易的诗歌 ,历代研究的人很  相似文献   

4.
牛才子三题     
乡贤牛兆濂,史称号“蓝川”,未有疑之。但其究为牛氏自号还是他号,尚有探究的必要。《蓝田县志》、《西安教育志》等均称其“字梦周,号蓝川”,明显认为是自号;《西安近代中等教育》载张涵均《理学家牛兆濂》称:“……因多年讲学于本县蓝水(灞河)之阳,宋代名理学家吕大临、吕大防兄弟创办的芸阁学社遗址,故被人尊称为蓝川先生”,又清楚地指之为他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要谈的是丝绸之路通过甘肃境内时,跨越了哪些长城段落及其关隘,不全面写长城。丝绸之路最先开通的一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开的陇西道。秦人兴起于甘肃的东南部,即古成纪地区,是人所共知的。至公元前770年,犬戎灭西周,秦襄公将兵护送平王东迁洛邑,始受封为诸侯而立国,从此秦国沿着渭水向西开拓。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灭邽、冀戎,建立邽县(今天水)与冀县(今甘谷)。献公元年(前384年),“兵临渭首(渭源县境),灭狄、(貌原)戎”(据《史记·秦本纪》)。按:(貌原)戎在今武山、陇西,狄戎在今临洮。至此,  相似文献   

6.
《寰宇访碑录》12卷,(清)孙星衍、邢澍合撰.孙星衍(1753—1818)宇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他平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著述甚丰.邢澍(1759—1823)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甘肃阶州(今武都)人.也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他与当时的海内名流钱大昕、孙星衍、洪亮吉、章学诚、阮元、张澍等人友善.钱大昕称他“滚滚源流万斛才”,孙星衍称他“著述中年渐等身”,洪亮吉称其“作宦已十年,读书近万卷”.  相似文献   

7.
<正> “绵诸”作为县级行政区,根据史籍记载,历史上曾设过两次。《汉书·地理志》西汉天水郡有“绵诸道”,北魏也曾设绵诸县,属略阳郡。关于绵诸道(县)的城址地望,古籍记载互异,主要有三种说法:(1)《括地志》:“绵诸城(在)秦州秦岭县北五十里”;(2)《读史方舆纪要》:绵诸城在西和县“东北五十里”;(3)民国《甘肃省通志稿》:“汉绵诸道在县(天水县)东四十五里之邽山下,有古城遗址,即绵诸城”。谭其  相似文献   

8.
1908年11月29日夜12时,英国太古洋行轮船“佛山号”正从香港驶往广州。有一名40多岁的中国乘客何与煁睡在货仓中间,葡萄牙水手“生鸡仔”(绰号)前来查验船票时,用脚踢醒他,何惊醒后尚未坐定,“生鸡仔”又一脚踢下,何表示尚未买票,并马上拿出银两购票。“生鸡仔”接连打了何与堪两个耳光,何大呼救命。  相似文献   

9.
洪瑞 《古今谈》2001,(4):42-45
徐贲字幼,其祖先是四川人,至元元年(1335)生于江苏常州。后迁居苏州城北的望齐门外,自号北郭生,因名他的诗集为《北郭集》。他工诗,善画山水,与高启、杨基、张羽交好,并称“吴中四杰”。  相似文献   

10.
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被称为古代四大名琴。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自鸣空中,如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他曾令部下宁戚敲起牛角,歌声凄凄,“号钟”奏出悲壮的旋律,两旁侍者感动得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1.
张东荪传略     
张东荪,原名万田,字东荪,辛亥前后曾用“圣心”作笔名发表文章,晚年自号“独宜老人”。1886年12月出生,祖籍为浙江杭县(今杭州市)。在父亲及长兄督责下,张东荪自幼受传统儒学的启蒙教育。 1902年左右,张东荪偶读佛经,为其中深奥的思辩玄理吸引,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曾回忆说:“我是十八岁读《楞严经》便起了哲学的兴趣。”又说:“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曾信仰过佛教。”早年研读佛经,对他的思想影响较大。一方面养成了他对哲学的浓厚兴趣,培植了他苦思冥想的哲学素养,直接促发了他“以为非窥探宇宙的秘密,万物的根源不可”的“痴心妄想”。另一方面,为日后的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佛学成为他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朴君述鼎国别、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纳(N、Benard)与张光裕先生合编之《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彙编》356号为朴君述鼎铭文拓本,器、盖同铭,皆钤有“书道博物馆”印,据其下附记“巴纳(1954)拓本,未见著录”,收藏处仅记为“Shoda?”,即日文“书道”拼写,然后附?号亦未见实物,仅拓本二纸得自“书道”,书道博物馆原以中村不折氏所藏物为基础,中村氏久在中国各地奔走,搜去中国铜器与古物甚多,此鼎拓本既皆钤有该馆印,当为中村氏自中国搜去铜器之一,惜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因敬仰岳飞自号少穆,晚年又号埃邨老人。出身于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少林年时期,在父亲林宾日和宗亲前辈希的教育和影响下,形成“实事求是,不涉时趋”的思想作风。嘉庆三年(1798年)考中秀才,入福州名的鳌峰书院学习。在主持书院的山长郑光第引导下,开始研读中国古代各种经史典籍,“三教  相似文献   

14.
一 佛教《楞伽经》及其他 纳兰性德因“佛说楞伽好,年来自署名”(梁佩兰《挽诗》)而自号“楞伽山人”可以见出他受佛教濡染之深。纳兰对于佛教尤其是《楞伽经》几乎没有什么专门沦述,但他的诗词中诸如“禅心投钵龙,梵响下檐鸽。遥夜一灯深,石炉烧艾蒳”《宿龙泉山寺》)一类很有些禅味的作品倒是不少,如: 空山梵呗静, 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外, 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 犹记半竿斜照, 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  相似文献   

15.
论林纾的诗     
林纾(公元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又取“枫落吴江冷”诗意自号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相似文献   

16.
王道行,字用之,号竹邨,又号兴庵,土家族。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十月初三日,殁于道光二年(1822)壬午八月初七日,享年六十有五。王道行出身在一个中落的贫微家庭,先祖由江西清江迁贵州印江,至其父辈时已有九世。父自贤,承家业而绝仕途,去世后家道中落。道行幼年受够了“间日一食”的辛酸之苦,铸就了他“勤奋好学,读书甚敏,  相似文献   

17.
“大憨堂”是任志军的斋号,不知他起这么一个斋号究竟有怎样的想法。任志军另一个斋号称做“法雨精舍”,也挺有意思的。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朋友们都称他“老四”或“四先生”,他亦自号“老四先生”;常让人想起江湖中传说的寂莫高手──萧湘夜雨莫大先生,还真颇有些“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味儿。老四原本有份挺不错的工作,丰厚的薪水足够他泡泡吧,喝喝茶,当个白领什么的。前几年,又风传他下海经商去了,其实他什么也没干,把挺不错的经商项目交给了一个朋友,自己去租了一间画室,专心致志地画开了画。扔下薪水丰厚的工作,又放下大把…  相似文献   

18.
罗聘(1733-1799年)字遯夫,号两峰、自署花之寺僧、金牛山人等。祖藉安徽歙县,世居扬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中年龄最小的一位重要画家,故有“扬州八怪”殿军之称。罗聘是一位早熟的天才画家,他工诗善画,刻印亦属上乘。20余岁就有绘  相似文献   

19.
杨晓萍 《文博》2004,(4):21-23
黄庭坚(1045——1105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后世称黄山谷,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的诗歌奇崛放纵,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江西诗派的始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的词清新瘦硬,和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他的书法入古出新,个性鲜明,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宋四家”之  相似文献   

20.
陈抟里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抟(?——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唐末宋初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东都事略》、《宋史》皆列其传。他好读《易》,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又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首。 据史传所载,陈抟的一生颇富戏剧性和神秘色彩。年青时,“读经史百家之言,……颇以诗名”。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先后在武当山、华山长期隐居。曾为周世宗、宋太宗召见,均不愿出仕。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少华山。据说,他曾“服气辟谷二十余年”,“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能“逆知人意”、“预卜死期”,等等。宋太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