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是明代中后期由美洲传入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它最早是从海上传入我国东南沿海闽广一带 ,登陆后便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传播。作为一种嗜食作物 ,它在我国的传播是以吸烟风气的流传为“开路先锋”的。明末吸烟之风主要是通过南征北战的将士的携传。吸烟之风传入后 ,紧接着便是烟草的引种 ,这二者在时间上一般是紧密相连的。在烟草的传播过程中 ,商人的贩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华山吟诗回老蒋 1936年6月,由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所发动的“两广事变”被蒋介石平息。此后,蒋介石更变本加厉地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开始全力以赴地围剿陕北红军。 这时,驻扎在陕甘一带的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在同红军作战的接触中,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全  相似文献   

3.
刘琼 《中华遗产》2018,(9):86-95
一头广东,一头广西 广东广西,合称“两广”。作为分界的这个“广”,曾经是个县名,与山川河湖无涉。但粤桂两省交界—带,的确有一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云开大山,跨越广东的郁南、罗定、信宜和广西的梧州、岑溪、北流等县市。两广之变,非源于此山,却又与山脱不开关系。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前期我国烟草的主要产地及运销陶卫宁烟草于明中后期传入我国后,生逢其时,正赶上我国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于是,几乎是从一开始种植,它便具有了一种商业性农业的性质,参与进了商品流通的领域。福建省东南部漳泉一带是烟草传入我...  相似文献   

5.
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与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传入东北的途径 ,一条经由朝鲜 ,由其使臣传入 ;一条经由中国内地 :一是被俘或投附后金的明军 ,二是南部沿海地区的私相贸易 ,三是后金直接从内地获取烟草 ;最后 ,东部蒙古各部也是烟草从内地传入后金的一个中间媒体 ,传入后金的年代在天聪元年 (16 2 7年 )。  相似文献   

6.
张绍坤 《神州》2011,(6X):189-190
在二十纪纪九十年代中,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两次全国体育先进县,被称为南珠体育之乡。合浦廉州中学被评为“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和“全国学校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公馆中学被评为“全国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优秀单位”。还有合浦廉州中学、公馆中学、合浦一中、闸口中心校、平田小学等23所中小学校先后被评为“广西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和“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单位”。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合浦廉州中学、合浦县实验小学、平田小学就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子课题)的实验学校,并于2011年7月通过专家评审合格,获得结题证书。  相似文献   

7.
康利宏 《四川文物》2006,2(5):72-76
本文简要介绍了镍白铜的性质及用途,指出了镍白铜是由云南滇东北一带最早创造和发明的。回顾了18、19世纪“云白铜”西传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星期的由来     
《文史博览》2008,(7):33
星期制最早出现在东方的古巴比伦和古犹太国一带,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三世纪以后,就被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明朝末年,基督教传入我国的时候,星期制也随之传入。  相似文献   

9.
一、考察窑址的新收获与再认识1.邢窑窑址的发现及其烧制的品种邢窑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烁古今、蜚声中外的重要窑场,也是多年悬而未决的一个疑难问题。对于它,尽管唐人李肇《国史补》中即已明确指出在内丘①但是长期未能发现。五十年代初先师陈万里先生曾去河北内丘磁窑沟一带寻觅,虽未找见而发其嚆矢,并有专文发表②。七十年代著者也曾到河北临城南程村、射兽村作过初步考察,因时间所限未能继续向北再行勘探,只获得宋金时期仿定的瓷片败兴而返。1980年春河北临城轻工局为恢复“邢瓷”的制作,派人来家访问有关窑址调查的经过和方…  相似文献   

10.
岳州窑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岳州窑与长沙窑是湖南著名的古窑,而且长沙窑与岳州窑的关系十分密切,探讨长沙窑首先要从岳州窑入手。所以本文先从岳州窑谈起。岳州窑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1952年经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得知唐代的岳州窑窑址位于今岳阳地区的湘阴铁角咀一带,1972年,湖南省博物馆又在今湘阴县城关镇立新坪一带找到了岳州窑的早期窑址。1973年在铁角咀窑头山梨园一带也找到了岳窑的早期制品,其相对年代约相当汉末三国之际。而唐代岳州窑的主要窑场则位于铁角咀的白骨塔与窑滑里一带。宋元以来,湘阴的营田(今属汩罗)和乌龙咀一带继续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陶瓷史上,山西是古窑址众多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瓷土原料和资源丰富的煤炭,以及充沛的雨水,赐予了它瓷业生产的各种先决条件。从雁北到晋中、晋南,许多窑址的地表至今仍散落着大量的瓷片和窑具。从现有资料来看,山西烧造瓷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据《山西轻工业志》载:“唐代陶瓷窑址分布于河津、乡宁、交城、平定、浑源等县。”《中国陶瓷史》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12.
1966年,韩国庆州(古新罗都城)发现《无垢》经印本。韩国学者认为此经为古新罗印本,并以其刊印时间早于敦煌所出《金刚经》而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早雕版印本,进而推论印刷术为韩国人发明。1980年以来,我国及美籍华裔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一致认为此经并非新罗所印,而为传入新罗的唐代印本。本文从“武周制字”、唐代“印纸”两方面论述了《无垢》经不是最早的印本;重点对年款进行了考证,首次明确提出此经刊印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并对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唐新关系、唐代佛教在新罗的影响角度,进一步说明此经只可能从唐传入,不可能是新罗所印。  相似文献   

13.
##正##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合浦被重新纳入大汉版图,之后设置合浦郡,并开启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此后,关于合浦古郡和合浦港的记载在历代文献屡见不鲜。某不揣浅陋,试释一条关涉合浦的文献如下,以求证于方家。最早记载设置汉代合浦郡的文献是哪一部著作呢?一般认为,记载合浦郡设置的最早文献是《汉书·地理志》:"合浦郡,户万五千三  相似文献   

14.
近代有关广西少数民族情况记载的献不多,《两广瑶山调查》是一本珍贵的近代有关瑶族风土人情、礼俗习惯、名胜物产、民族关系的原始调查资料,该书对研究近代广西瑶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拟依据《两广瑶山调查》所存有关近代广西瑶汉民族关系的史料,考察近代广西瑶汉民族关系。不妥之处,望予赐正。  相似文献   

15.
记越南古钱“天成兴宝”王贵忱广西合浦李君,曾得一枚越南古铜钱“天成兴宝”(直径24,厚1.2毫米,重3克),著为《天成兴宝和大翟越钱》一文,发表在1991年《广西金融研究·钱币专辑》。闻同好对此钱意见歧出。李君知笔者喜集越南古钱币,因寄赠发表文本和原...  相似文献   

16.
一、广西修志历史广西编修地方志源远流长。早在晋代就有《始安记》、《南方草木状》等志书,南朝宋有《南越志》,隋有《桂苑珠丛》,唐有《邕州图经》、《桂林风土记》、《龙城录》等。宋代广西出现了省志类志书,如《广西路图经》、《广西郡邑图志》等,府、州、县志有《静江府图志》、《邕管杂记》、《苍梧志》、《合浦志》等数十种。元有《横州路郡志》、《藤州志》等。以上志书绝大部分已佚。明弘治六年(1493年)由广西提学副使周孟中纂修的第一部《广西通志》(今佚)问世。据记载,明代广西共纂修了10部省志,现存仅2部,即…  相似文献   

17.
对徐闻二桥村“汉县治遗址”的一些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闻县是封建王朝推行郡县制,在岭南地区设置最早的县之一。据《汉书&;#183;地理志》载:“汉元鼎六年(前111)夏四月,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等。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和楼船将军杨仆等平南越,“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合浦郡县五:徐闻、高凉、合浦、临允和朱卢”。  相似文献   

18.
浦口窑主要分布于连江县浦口镇以及周边几个山头上,窑址规模大,烧造时间长。考古发现表明,浦口窑产品主要以外销东亚、东南亚为主,是福州地区宋元时期一处重要的外销瓷窑场。碗窑山窑址是浦口窑的重要窑址之一,2019年度配合浦口镇基本建设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了部分窑炉遗迹,出土一批瓷器和窑具标本,对了解浦口窑发展脉络和窑业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合浦港,交趾道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欧洲交流的海上通道,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重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宁波、扬州、南京、福州、合浦等。合浦的线路是从中原到北部湾海岸后由海路经东南亚至南亚,与南亚至西亚、欧洲和非洲的航线相接。中西方海上早有交往,但合浦港及其航线,则是始于汉武帝攻灭南越国后合浦置郡(前111年),由官方正式开通。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船队由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两广地区西汉墓的发掘中,发现了不少带有铭刻官名的器物。对这些器物上所铭刻的官名,作补充考释如下。家啬夫在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初期二号墓中,出土有“家啬夫印”封泥一枚,篆书“家啬夫印”四字①。“啬夫”作为一种官名,其起源甚早。《左传》昭公十七年引《夏书》云:“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说明夏代开始就有“啬夫”这一官名。《仪礼·觐礼》云:“啬夫承命告于天子”;《管子》云:“吏啬夫任事,人啬夫任教”;《战国策·魏策》亦云:“因使其舍人为见者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