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最后一位逃离大陆 的国民党大员 1950年3月27日凌晨,西南小城西昌,一架运输机向海南岛飞去。机上载着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位逃离中国大陆的大员──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代长官胡宗南上将,以及他的同僚与部属贺国光(西康省政府主席)、赵龙文(胡的秘书长)等10人。胡宗南被失败的阴云笼罩着,他惨淡经营20余年的庞大军事集团彻底覆灭了,他的“西北王”、“西南王”的美梦也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而完全破灭。 胡宗南,原名琴斋, 189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1924年初进人黄埔军校一期学习,凭着蒋介石的同乡、学生、部…  相似文献   

2.
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前夕,国民党军事上的优势完全丧失,政权有摇摇欲坠之势。10月下旬,蒋介石亲自在北平指挥辽沈战役。国防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顾祝同见形势不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作为退守之地,国民党只有西南、海南、台湾可以选择。三者之中,以蜀地为中心的西南,自是好去处,于是1949年10月广州失守后,国民党当局仍将其全部中枢机构迁至重庆和成都。但蒋介石的幕僚张其昀(史地学家、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黄福建 《文史天地》2002,(12):44-47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中取得胜利,国民党反动政权面临崩溃。但蒋介石不甘心于失败,妄图利用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等地的复杂地形,同中国人民解放军负隅顽抗,阻止解放大西南各省。国民党贵州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谷正伦和贵州省保安副司令韩文焕,于1949年1月应召飞往南京,亲自领受蒋介石的使命,妄图把贵州经营成为他们抗  相似文献   

5.
位于泰国北部清莱府的美斯乐,有人说它是泰国的“云南村”,也有人说它是泰国的“小中国”.但不管是何种称谓,都赋予了它一种中国渊源. 让我们先将目光追溯到60多年前.1950年元江战役后,中国西南边陲,一片没有道路也没有村寨的荒山野岭,一支约有千余人的残破军队正在连夜行军.这是隶属国民党军第十三兵团第八军的一支队伍,该军是国民党坚守西南大陆的最后一道防线,蒋介石令其据守滇南,以策应反攻大陆.没想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时从四川和广西发动千里奔袭,蒙自一战,第八军兵败如山倒,元江追击,兵团主力数万人被歼于元江河谷东岸.剩下残部四分五裂,纷纷南逃.国内战史将这场战斗称为“解放大陆的最后一战”.  相似文献   

6.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自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便成为蒋介石在党务、组织及金融方面的重要骨干亲信。然而在大陆军政失败逃亡台湾之后,由蒋介石钦点的新的决策机构——国民党改造委员会16名成员中,陈氏兄弟的名字消失了。军事强人陈诚的加盟,是要在巩固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完成由蒋经国接班的一项过渡;张道藩作为一位失意的CC派大员,他和谷正纲、张其昀3人代表了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之后国民党新的党务、组织系统;胡建中、崔书琴代表国民党新的文宣系统,郑彦、陈雪屏是老蒋心腹文胆;为了体现地方色彩,吸收了台籍人士连震东加入……这…  相似文献   

7.
牛钊 《炎黄春秋》2003,(1):40-45
1949年12月10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中,蒋介石携蒋经国匆匆离开成都官邸,乘机直抵台湾。至此,号称拥有800万军队和500万党团员的国民党及其政府,土崩瓦解,彻底失败,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正1949年年底,国民党在大陆大势已去,国内政治人心总体崩溃,台湾也岌岌可危。当时的台湾危机四起,人心思变,中下层知识分子和部分军政官员基本失去了对蒋介石及其政权的信心和期望。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周宏涛回忆,由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民国三十六年(1947)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佩剑将军张克侠、何基沣在淮海战役不久就择机发动"兵变",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军事部署陷于紊乱,使战局的天平迅速地向有利于解放军方面倾斜。与此同时,身在南京的蒋介石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做梦都企盼着节节败退的国军能突然来个咸鱼翻身,以挽救气息奄奄的国民党政权。为了给在前线苦撑苦战的"国军"将领打气,他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和亲自打电话到前线时,都反复地强调,"在此党国危难之秋,希望能有力挽狂澜的神勇将军出现"。就在蒋介石做梦都盼  相似文献   

10.
所谓建设“西南大后方”,是指国民党把川、康、滇、黔、桂等省作为抗战的政治、经济后方基地的战略行动。国民党到底何时确定西南为对日抗战的战略大后方,涉及到对抗战前后国民党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方针的评价问题。台湾方面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蒋介石早在1935年初就制定了“建设西南大后方”,“向国内退军”,进行持久消耗战的秘密计划”。这一观点,也为大陆某些学者所接受。我认为,考察  相似文献   

11.
陈红民  吴萍 《民国档案》2023,(1):106-114
知识分子群体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以前对知识分子群体的界定有些混乱,但他对知识分子群体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希望知识分子能在协助政府、领导民众方面做表率,帮助其达成治国目标。蒋吸纳部分知名知识分子进入政府,并在新生活运动、知识青年从军等运动中对知识分子有所寄望。但蒋不了解现代知识分子对自由、民主与平等的追求,对知识分子的诉求缺乏包容与沟通,导致广大知识分子最终走向国民党的对立面。这也是蒋介石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国民政府国防部于1946年6月在南京黄埔路国民党中央党校旧址成立,第一任部长白崇禧,参谋总长陈诚。1948年夏,何应钦继任部长,顾祝同任参谋总长。1948年底徐永昌接任部长。1949年阎锡山继任之,淮海战役后该部迁往广州,后迁重庆、成都,1949年12月大部遣散,接着成都解放,一小部分迁台湾。它在大陆的时间不长,但却是蒋介石发动三年内战的最高军事决策指挥机构;是国民党按美国五角大楼的意愿雕塑的“最理想”、“最科学”、直接受美国顾问团控制的最高军事机关。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内外政界和史家聚讼不已的话题,形成了经济崩溃说、城乡资源动员枯竭说、军事失败说、外来因素说等诸多见解。应该说,这些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触及了问题的症结,但由于受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研究的客观性不能不打折扣。如美国方面的分析从一开始即伴随着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国民党的失败牵扯到共和、民主两党的政争;台湾方面,蒋介石的特殊身份使得他本人的总结分析必然成为台岛政、史界分析的基调和蓝本;大陆方面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是从近20年才开始的。同时,正如一个病人临死前…  相似文献   

14.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给予蒋介石主力军以歼灭性的打击,国民党政权已陷于土崩瓦解的局面。我曾一度就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嗣后,随着形势的急转直下,逐次改受任务,向西溃退;最后溃退到成都附近时,眼看大势已去,才率部起义,投向人民。现就记忆  相似文献   

15.
卢荻 《百年潮》2007,(6):47-51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败退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失败,不断派遣特务潜入大陆,进行爆炸、袭击等阴谋破坏活动,甚至窥测时机,采取各种极其卑劣的手段谋杀新中国党政军领导人。其中,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长、广东军区(后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就是特务重点谋杀的对象之一。由于广东公安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协作,最后国民党特务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6.
工农红军冲破国民党军对红色根据地的包围,北上抗日。蒋介石调集各路大军前堵后截,志在除去心腹大患。《蒋介石谋划追堵红军长征的失败》一文追述作者随侍蒋介石左右,目睹其亲自坐镇督军作战的情景……  相似文献   

17.
王云五与国民党政府金圆券币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皓 《史学月刊》2008,35(3):66-74
王云五与国民党政权统治大陆末期的金圆券币制改革的关系密不可分.就当时各种情况来说,他是主持改革的最佳人选.1948年他出任财长后三易其稿拟定改革方案.改革为蒋介石搜括了许多金银和外币,这是他对蒋的最大贡献.尽管王云五竭力维持金圆券的发行,千方百计平衡收支,解决赤字问题,但在国民党政府军事迅速失败的情况下,金圆券改革的失败根本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1947年1月,蒋介石亲自下令:在北平将一个国民党海军上校执行枪决,一时间轰动全国,他就是当时天津的接收大员刘乃沂。抗战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不下4万亿元的日伪产业,国民党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  相似文献   

19.
宁绍战役开始之际,绍兴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沦陷,引起最高层的震怒。蒋介石决定彻查此事,绍兴沦陷之真相最终水落石出。军事委员会对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绍兴军政负责人等均施以重罚,蒋介石严令第三战区彻底整顿。但是,国军长期驻守一地产生的军风纪问题、走私问题,在抗战中后期日益严重、积重难返。绍兴沦陷所反映的前线军政疲沓之情势,在抗战中后期的正面战场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赵映林 《文史春秋》2008,(10):16-18
国民党警察系统的最高学府是设在南京的中央警官学校,蒋介石本人亲自兼任校长,警校的日常工作由教育长李士珍主持。李士珍是浙江宁海人,黄埔二期毕业生,蒋介石曾保送他到日本留学,专攻警政教育。李士珍曾一度出任过中将军长,不过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