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咸鸿昌 《世界历史》2006,1(5):61-68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始终与英国法律特别是土地法的变迁紧密交织一起,呈现彼此影响的互动状态。最初的圈地是在封建土地保有制的基础上发生的,普通法不承认维兰的财产权,使领主圈地具有了合法性依据,为圈地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15世纪时,随着庄园制经济的发展,土地法发生了变化,庄园农民的土地产权趋于明晰,新的土地法成为都铎政府限制圈地运动的法律依据。17世纪以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法律又成为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推动下,土地法自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小农土地产权制度迅速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大地产制。到19世纪末,社会利益备受关注,国家法律又转变为禁止私人圈地和保护公众休闲用地的手段。由此可见,圈地运动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领域内的变革,也是法律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2.
16世纪的英国圈地运动,是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市场指向的土地确权运动,是把具有共同体性质的混合土地所有制界定为排他性的明晰产权,从而激励经济效率,颠覆中世纪的基础。经过数个世纪的物质积累、权利积累和观念积累,社会深层结构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其中土地市场化和农民的社会化是基础性的变量参数,圈地即是这种变化的历史性总结。"大农-乡绅阶层"作为农业资本主义载体,是圈地运动最能动、最重要的推动力量。领主圈地的通常方式是契约圈地、法庭圈地以及协议圈地,以合法圈地为主。领主非法暴力圈地确实存在,是赤裸裸的掠夺,暴露了早期资本的失范与贪婪;领主暴力非法圈地受到佃农土地权利的抵抗,佃农的抵抗具有一定合法性和有效性;但这种"暴力圈地所占比例很小"。16世纪中叶以后协议圈地越来越多,土地确权从来没有抛弃法律而是越来越规范,18世纪发展为"议会圈地"则属水到渠成。从基本层面上讲,圈地不是践踏土地权利,恰恰是明晰和确定土地权利。圈地规模有限,圈地中心地区的圈地比例大概在20~25%左右。总之,圈地运动的影响至为深远,是个老话题也是基础性话题,有必要给予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英国所以发生圈地运动,因素多多,经济的、社会的、文化传统的,不一而足。然而,我们不能离开土地本身谈土地变革,不问"土地",何以知"圈地"?而英国圈地最初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就是从地租问题开始的。进入16世纪前后,地租急遽上扬,广受社会舆论诟病,不过地租变动的前因后果以及与圈地的内在逻辑联系,未见有说服力的批评和阐释;以后亦如此。以往关注地租者并不少,学界所理解的地租演进历程,就是封建地租走向资本主义地租,而本文试图从中世纪乡村生活内部探求其潜在的否定因素,它是封建的、同时具有市场因素发展的某些条件的地租形态和时段,这就为我们理解此时的经济形态的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模式。英国封建制的某些契约因素支持了中世纪农民经济繁荣,后者的发展到头来却对整个封建经济形态提出挑战,这样,近代与中世纪的内在联系,地租飙升及其与圈地运动的内在联系,得到了更深入的解释。国际贸易的扩张、养羊业的发展、价格革命等都在发生作用,最终还要土地本身发生变化,土地和地租市场化才是颠覆中世纪田制的最直接的铺垫。  相似文献   

4.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义的基础。消灭封建主义,归根到底是破坏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破坏与它相联系的农民“份地制”(即农民不完全的、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同时也受阶级斗争进程的影响,因而封建主义消灭的过程分别遵循不同的道路,在英国是从消灭农民的“份地制”开始的,它的典型表现就是“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经历了两个高潮,一个出现在十五世纪后叶,延续至十七世纪末,另一个发  相似文献   

5.
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垦荒运动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是将其与后来的圈地运动相联系的专门论述似还未见。11-12世纪,伴随着封建制确立,欧洲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11-14世纪遍及欧洲的大垦荒,既是对人口增长、经济复苏做出的反应,更是欧洲乡村制度变迁的一部分,事实上,新垦土地的增长是与农奴解放、新兴城市兴起同步推进的。普通农民对自由劳动和自由土地的追求,成为垦荒运动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垦荒运动冲击了旧田制并且较早地释放了土地产权变革诉求,在这个意义上成为此后圈地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一些关于圈地运动和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性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两种值得引起注意的研究趋向: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没有很好地借鉴吸收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多依从旧说;偏重于生产力或纯经济的研究.在综合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圈地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牧羊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及其所决定的远比种植业要高得多的丰厚利润,而不是国内学术界所通常认为的"羊毛价格的上涨";英国16世纪的圈地主要还是在当时的法律框架下,以和平的或协议的方式较为平静地完成的,暴力不是主要手段;英国16世纪的圈地并没有引起土地关系的重大变化;圈地和农场规模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一直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农业整体上还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农业.  相似文献   

7.
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垦荒运动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是将其与后来的圈地运动相联系的专门论述似还未见。11-12世纪,伴随着封建制确立,欧洲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11-14世纪遍及欧洲的大垦荒,既是对人口增长、经济复苏做出的反应,更是欧洲乡村制度变迁的一部分,事实上,新垦土地的增长是与农奴解放、新兴城市兴起同步推进的。普通农民对自由劳动和自由土地的追求,成为垦荒运动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垦荒运动冲击了旧田制并且较早地释放了土地产权变革诉求,在这个意义上成为此后圈地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后期,英国曾发生了“圈地运动”。这个持续三百多年的圈地运动,对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都起过十分深远的影响,因而中外历史学者对这个问题,都颇为重视。但对其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后果的意见素有分歧。现仅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请教于前辈。一在探讨英国圈地运动的原因时,应根据列宁指出的:“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的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英国的史实为主,法国的史实为辅,探讨了大规模圈地运动之前英国和法国的公地制度长期经历的侵蚀与反侵蚀的斗争。本文试图说明,近代圈地运动的兴起,公地制度的衰亡,圈地者同反圈地者之间剧烈的冲突,决非突然发生,而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对英国史中一些重大的问题展开了学术争论,其中争论点之一是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和彻底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又牵涉到英国“圈地运动”的性质。究竟如何评论英国“圈地运动”的性质?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看似突兀的"圈地运动"与相对沉寂的庄园田制之间发现其合理的历史链条,以彰显历史内在的逻辑性,颇有意义。佃农对保有地稳定的占有,曾是中世纪的重要原则,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同时须看到它仍然局限在庄园制框架下,承载着身份和权力强制因素。随着佃农争取自由斗争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到十五六世纪,封建保有地性质发生明显的"蜕变"。公簿持有农成为佃户的主体,超过一半的公簿农地是限期保有地,并受习惯法和普通法保护;也就是说,佃农获得了自由,同时,原封建保有地逐渐变为产权边界更为清晰、租期更为明确的商业性土地或半商业性土地。与此同时,契约租地发展迅猛,其租期和租金几近完全随行就市。总的来看,可终止的土地租期成为普遍规则,也就是说具有身份印记的世代承袭的惯例保有地不可避免地衰减,正蜕变为契约性商业土地,法律也随之更新。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却是相当深刻的,此为解读"圈地运动"这一独特历史现象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依据,亦是极其重要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12.
英国议会圈地集中发生在1750—1850年,范围以英格兰中部为主。议会圈地原则上是依据个人权利来实施的,并以特别法案的形式确定下来。该原则具体体现为:一,按照产权人的权利进行土地分配和利益补偿;二,按照其权利进行圈地投资基金的分担和筹集。在圈地过程中,产权人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同时农场主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圈地同时也是一场大规模的农业投资,其资本来源于产权人的储蓄、销售土地和贷款等。圈地后土地上的公权消失,明确的个人财产权利得以确立。经过议会圈地,英国最终完成了土地财产制度和利用方式的转变。农业资源的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由此铸就。  相似文献   

13.
闵凡祥 《史学月刊》2006,1(8):87-93
在英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18、19世纪是“友谊会”等民间互助组织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对“友谊会”运动这一历史现象的成因,国内外学界长期以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通过对18、19世纪英国“友谊会”等民间互助组织兴盛与衰落过程的历史考察表明,“友谊会”运动的出现,是此时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和救助需求与英国国家职能尚未完全扩及到社会保障领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社会福利需求的结果,“友谊会”等民间互助组织的出现与迅速发展是对18、19世纪英国国家职能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缺位的重要填充。  相似文献   

14.
龙秀清 《史学集刊》2006,3(2):94-96
西欧尤其英国为何能够较快实现社会转型,而中国的社会转型却举步维艰?这一历史上有名的“李约瑟之谜”,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世界性热门话题。各家看法纷沓而至,由“世界体系说”而“产权革命”,由“物质明”而“宗教伦理”,由“欧洲奇迹”而“白银资本”,近两年国内学界刮起的“大分流”热潮更是喧嚣尘上。见仁见智,不断在国际史学界掀起波澜。令人惊喜的是,国内学界亦有回应,并且愈发显得成熟。其中,侯建新教授的《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及其对权利维度的强调,代表着这一领域的新动向,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场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发起的史学民主化运动,历史工作坊运动以其再现底层声音、挖掘史料来源和研究大众记忆方面的相关工作而受到学界关注。这场运动在继承“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史观基础上,利用口述资料呈现社会底层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为恢复和拯救边缘人物和弱势群体的“隐藏的历史”,口述史被历史工作坊运动的史学家广泛应用于英国地方史、社区史、劳工史和女性史等领域,进而呈现出鲜明的“新社会史取向”。20世纪70年代末,历史工作坊运动日益关注记忆问题,尝试从记忆和意识的角度考察口述史背后的社会脉络及其意义,进而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记忆转向”。  相似文献   

16.
圈地行为曾被英国政府三令五申地禁止,而当这一运动延续至18—19世纪中叶的时候,英国议会却通过立法的方式正式介入这一运动,力度之大令人咋舌。究其原因,这种发展趋势与英国的土地贵族在光荣革命后成功掌控英国的政治局势、追求大量土地所有权的趋势密不可分。它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供求关系调节下利润力量驱使的结果。诺福克的科克家族(Coke of Norfolk)是这一时期英国土地转型的一个典型范例。他们历经几代人,通过各种方式追求土地规模的扩大、改变土地的用途以及追逐市场利润,从而在这些方面为后人研究英国土地转型问题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时指出,对广大农民的剥夺,使他们失去土地、生活资料和劳动工具,把他们变成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即雇佣劳动大军,这一过程被叫做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构成了资本的前史。马克思说:“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只有在英国,它才具有典  相似文献   

18.
战争、动乱和西欧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争和动乱几乎是西欧早期现代化中的伴生物。17世纪初英国出版的一本书就说道:只有世界毁灭了,战争才会消除。从15世纪后期到18世纪,或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整个西欧战火频仍。仅在16世纪,就有意大利战争,德国诸侯们、皇帝间的战争,胡格诺战争,英国与西班牙的明争暗斗与海上争霸,还有因圈地运动、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动乱等等。本文试图分析这些暴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实现于19世纪60年代。在整个工业化时期内,英国的农业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圈地运动的加速进行使农村中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得以最终确立,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良和革新。本文打算专门来探讨一下英国工业化时期内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改良和革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清朝是以满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入关后,为了巩固政权,镇压大顺、大西农民军余部、南明政权和各地的抗清力量,完成一统全国的大业,在京畿一带大规模地圈占土地,安置源源入关的东来诸王、勋臣和八旗兵丁人等,继续保持入关前满族贵族的经济特权和解决八旗兵丁的粮饷。圈地范围先是京畿三百里内,后来不断扩大,“三百里内不足,则远及五百里”。直隶九府,除最南端的广平、大名二府外,其余七府七十余州县均被圈占,随着八旗驻防,又远及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内州县。圈地从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开始,到康熙初持续了二十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