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半戎 《文史月刊》2010,(12):50-50
<正>20世纪60年代初,我所服役的部队驻在泰州。泰州是驰名中外的人民艺术家梅兰芳大师的故里。我在政治部群工科任干事,常接触、走访当地的各界人士,结识了梅兰芳大师的族兄长梅庵臣先生。  相似文献   

2.
三见梅兰芳     
正1956年2月,梅兰芳到江苏演出。泰州市各界闻讯辗转找到了先生,并发出来自故乡的邀请。梅兰芳爽快接受了邀请,并再三嘱托代为查找在泰州的梅氏亲人,以实现多年的寻根省亲心愿。当时泰州市政府受先生委托,整理出了梅氏的族谱,并找到与梅兰芳关系最近的族兄梅秀冬。是年3月7日,梅兰芳毅然决定改变行程,带着妻子福芝芳、小儿子梅葆玖和剧团艺人,乘上了开往泰州的汽车。这是梅兰芳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踏上祖籍地——江苏泰州并连演6场,当时真正是轰动全城。在八天七夜的时间里,我有幸三次见到了梅兰芳先生,并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梅占花魁,兰称君子”,梅兰自古誉冠群芳。当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艺术上所作出的贡献,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已被全世界公认。作为梅兰芳先生故乡的泰州人民,无不以此引为自豪。  相似文献   

4.
梅兰芳,这位京剧艺术大师之名,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今年恰是梅大师诞辰120周年,谈到梅兰芳故居,一般均说西城护国寺街“梅兰芳纪念馆”.实际这仅是他晚年的寓所.除上海、香港的住所外,在京城市内各区共有10处之多,有的被拆,有的尚存,有的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5.
梅兰芳原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京剧世家,是中国京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表演艺术大师。2008年12月,导演陈凯歌拍摄的电影《梅兰芳》首次将梅兰芳的形象搬上了银幕,梅兰芳所铸就的传奇人生再次回到人们眼前。也许很多人对梅兰芳真实的情感生活不甚了解,更不知晓都有哪些女性曾经步人过这位艺术大师的情感世界?他们之间到底经历过怎样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在一个饭局上,张大千被安排在梅兰芳的旁边,尽管两人都是艺术界鼎鼎有名的大师,彼此也都神往已久,但由于是第一次见面,再加上一个是搞绘画艺术的,一个是搞表演艺术的,都显得有些拘束。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张大千微笑着对梅兰芳说:"梅先生,我们俩被安排在一起,实在是一个错误啊!"梅兰芳听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好奇地问:"张先生,这是为何呢?"张大千故作严肃地说:"因为你是君子,我是小人呀!"梅兰芳更加迷惑,虽然张大  相似文献   

7.
梅兰芳是一个稀世之才,一个中国奉献给世界的超级明星。在他精彩纷呈的艺术生涯之外,梅先生本人的人生故事,也和他演绎的那些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一样真实,甚至更为美丽。结发妻子王明华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其祖父是清代"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的"活太后"梅巧玲,伯父梅雨田是著名的琴师。梅兰芳四岁父母双亡,伯父将他过继收养,并送他拜师学艺。1910年,梅兰芳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明华。那年梅兰芳16岁,王明华18岁。这  相似文献   

8.
周礼 《文史月刊》2013,(7):10-10
有一次,在一个饭局上,张大千被安排在梅兰芳的旁边,尽管两人都是艺术界鼎鼎有名的大师,彼此也都神往已久,但由于是第一次见面,再加上一个是搞绘画艺术的,一个是搞表演艺术的,都显得有些拘束。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张大千微笑着对梅兰芳说:"梅先生,我们俩被安排在一起,实在是一个错误啊!"梅兰芳听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  相似文献   

9.
梅兰芳学画的启蒙老师是王梦白,又从陈师曾、齐白石、姚茫父学过画。这几位都是旧时京剧艺苑中的大师,梅在艺术修养方面,当然得益非浅。姚茫父(1876—1930)善画佛,他的《达摩面壁图》充满了人间烟火味,梅兰芳前后曾经临摹过七八张,足见梅兰芳对画家之爱。在姚氏的诗集中,第一个涉及梅兰芳的题目是《梅澜祖母八十乞诗》二首。梅的祖母即梅巧玲的妻子,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梅兰芳在写《舞台生活四十年》时仍非常怀念她。此外,诗集中还有《梅湖得子》,自然这都属于一般的应酬诗。《花朝罗投东约集新明院观上元如人剧》,写的是戏…  相似文献   

10.
怀念梅葆玥     
吴金江 《世界》2005,(10):43-46
(中秋的夜晚,一轮皓月悬在空中。“缘分是上天安排的吗?”等待是无语的回应。我看见我手捧着黄灿灿的菊花在夜幕下奔跑,跑向浩淼中显现的青色石碑。我看到了您的微笑。知道吗?九月似乎刚有凉意,我的心,一片秋雨迷蒙。)思念无边,思念无语……梅葆玥,梅兰芳大师的第七个子女,1930年9月28日诞生于北京无量大人胡同。在旧中国,战火连绵,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医疗卫生条件极差,传染病盛行。梅兰芳夫妇虽生有九个子女,但只成活四人,四个子女中,葆玥行七,是  相似文献   

11.
耿承山 《旅游》2002,(9):44-45
梅兰芳原籍江苏泰州,祖父梅巧玲是“同光十三绝”之一,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班主.成丰初年北上学戏.举家来京。光绪甲午年梅兰芳出生于李铁拐斜街。庚子事变,家道中落.卖掉老宅,搬到不远的百顺胡同。后来又搬到珠市口东大街鞭子巷三条(今锦绣巷三条)。1916年梅兰芳以两千多两银子在前门外芦草园(今北芦草园胡同)典租两所四合院,拆去两院的隔墙连成一片。名人好友经常相聚。  相似文献   

12.
这是l997年3月l9日萧乾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与夫人文洁若的合影。说起这次与萧老相见,有点偶然性。那次进京本是奔梅绍武先生去的。其父梅兰芳先生是我的乡贤。事谈毕,告辞时梅绍武先生讲礼数,坚持拄杖送到电梯口。等电梯时,梅绍武先生问我去看萧乾先生没有。我说无事不敢去打扰他老人家了。梅绍武说:“听说他得了心梗。前天住院了。”  相似文献   

13.
我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前辈梅绍武先生。梅绍武,别名梅葆珍,是梅兰芳的次子。据绍武说,“父亲的前三个孩子都夭折了。当时北京城里有两位长寿者,一名叫葆琛,另一名叫葆珍。父亲就移花接木变成哥哥和我的名字,借借老寿星的福气。”抗战时,梅兰芳蓄须明志,居住香港,他忧心日本人阻拦他们离港,遂将排行老五的葆珍的名字改为绍武。  相似文献   

14.
梅兰芳、俞振飞两位大师,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后人很难企及。俞老生前多次对笔者谈及梅兰芳大师与他的结识和交往,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5.
徐佳惠  宋欢 《旅游纵览》2023,(9):146-148+153
梅兰芳京剧文化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深度开发的必要性。在界定“深度开发”等概念基础上,对泰州及其他地区文化旅游展开横向调查,运用“系统理论”分析其深度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泰州康养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康养与旅游协同开发的思路,深入挖掘梅兰芳京剧文化三层次内涵与价值,创新打造“养心、养神”系列产品,优化目的地、客源、出行、支持四大系统,完成从“观光”到“休闲”的转型升级,实现梅兰芳京剧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6.
1956年3月,春暖花开之际,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回故里泰州演出,一时盛况空前,传为一段佳话,至今人们还习惯地称之为“梅兰芳回乡访问演出”。时光虽逝,但许多往事仍记忆犹新,当时我负责接待工作,与梅先生接触较多,深感梅先生品德高尚,对人诚恳谦虚,艺术上则一丝不苟,风范长留。  相似文献   

17.
绝艺长传德为先──抗日烽火中的梅兰芳马少波一树红梅历百年,流芳余韵满人寰。金山击鼓抒忠胆,险阵挥师跃绣鞍。明志蓄须持大节,重征捧印现奇观。平生风雨称知己,绝艺长传德为先。这是我纪念梅兰芳诞辰100周年的一首小诗。梅兰芳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戏剧大师,是我国...  相似文献   

18.
梅馨远流樱花国──1924年日本《演剧新潮》邀请著名戏剧家为梅兰芳举行座谈会(速记稿)金凤吉译[梅绍武按语]:1990年我随中国戏剧代表团访问日本,在参观东京桐朋学园大学时,该校图书馆伊藤绰彦先生赠送给我一批他多年费心收集的有关先父梅兰芳三次访日时报...  相似文献   

19.
徐珣 《文史天地》2007,(10):13-17
"人家都以为我这个梅太太,亨尽了人间荣华富贵,殊不知抗战八年期间,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中……"梅兰芳听了夫人的这席话,百感交集地说:"名人总有本难念的经。没有福芝芳,哪有梅兰芳?"周恩来接见福芝芳时,也称赞道:"芳心总是伴忠魂。你是上海滩名符其实的‘抗战夫人'。"  相似文献   

20.
正鲁迅和梅兰芳,一个是文学大师,一个是京剧大师,两人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奇迹,都为中华民族争了光,都是中国人的骄傲。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却形同水火,互不相容。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担任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成为文艺界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但是,历次鲁迅纪念会,梅兰芳却很少出席,有时即使应邀也十分勉强,往往是迟到早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