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3年京剧传入牡丹江,由宁安兴宁舞台的文武老生筱月明来牡丹江组班。班底有筱金娃、张盛亭、李三胜、筱喜茹、筱宝玉、筱月秋、于宝亭等,在西长安街路北丹江舞台演出,这是牡丹江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建于1933年。到1934年10月共有艺人及乐手等46人。为京剧、梆子"两下锅"班社。此间,先后来搭班演出的有唐韵笙、李鑫培、筱万斌、娄少亭、刘瑞轩等。唐韵笙是长期在东北演出的文武老生,多才多艺,功底深厚,文武兼备。除老  相似文献   

2.
小中见大伟人风范———忆周恩来总理买票看戏片断□吴赓鉴周总理当年与中央戏剧学院演出《草木神仙》的师生们合影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是北平解放后中央戏剧学院为了教学实习而建设的演出场地。使用了一年时间就于1954年1月建成了一座舞台最大、灯光设备比较齐全...  相似文献   

3.
1960年秋,第三届全国文代会举行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五千人的饭厅里,正举行一次联欢会。休息时,周总理和一些中央领导同志邀集各地来京的艺术家表演节目,其中,一位曲艺艺人,走到席间,表演了一段金钱板《秀才过沟》,演出完后,周总理和中央领导对他那熟练的击板、宏亮、清晰的口齿  相似文献   

4.
何洛  孟金 《百年潮》2011,(2):63-69
聂元梓是“坚决保卫周总理”还是耍两面派手法颠倒是非 聂元梓在“文化大革命”中追随陈伯达、江青、戚本禹一伙,干了一系列把矛头对准周总理的勾当,但她在《回忆录》中却说“拥护周总理的态度从来没有动摇过”,把自己打扮成“坚决拥护周恩来”、“保卫周恩来”的“英雄”。真相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摆一些事实来看吧。  相似文献   

5.
《丽人行》是田汉同志的代表作之一。1947年,这个戏由“演剧九队”在无锡和上海首次公演,洪深同志担任导演,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敬爱的周总理指示“演剧队”要在国统区“坚持下去,争取留在大、中城市,配合民主运动”。  相似文献   

6.
再说我的父亲陆定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德 《炎黄春秋》2009,(9):6-10
坚持实事求是,文章“一个字不改”父亲陆定一1978年12月1日出狱,被关押13年,身体坏得不成样子。刚刚出狱不久,在医院就接受报社要求写了《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的文章,并于1979年3月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两报同时发表。虽被关押13年,受尽凌辱和折磨,但父亲敢于直言的性格,始终没有变。文章在赞扬了周总理的优秀品德后,也对我党在建国后的若干政策进行了反思。其中,特别有两句话,一句是提出:“彭德怀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错误的不是彭德怀同志,而是反对彭德怀同志的人。”另一句是:指出我们党从庐山会议起就“愈搞愈‘左’,  相似文献   

7.
刘笃敬(1848—1920)字缉臣,号小渠、筱渠、筱邃,山西襄汾县(原太平县)景毛乡南高村人.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优贡,光绪元年(1875)太原乡试中乙亥科举人.曾三次进京考进士,皆未中.后在京任刑部主事,加员外郎衔.《太平县志》协修,山西最早办电业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l—3日,河南省文化厅和洛阳市政府在京庆祝豫剧大师马金凤舞台生活70周年期间,马金凤率洛阳市豫剧团演出三场戏。第一场,马本人主演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马金凤今年77岁,身心矫健如壮年,每年带剧团下乡演出200多场。而这一场演出,果然风采依旧,青春常在,给观众和同行巨大惊喜。众口一词,称赞为中华戏曲史上空前奇迹,可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云云。人们渴望看她另两部代表作《花打朝》和《花枪缘》的演出。但她却把另外两场黄金时机完全让给了中年表演艺术家赵晓梅。这是为什么?3日上午,在前门饭店,马派艺术研究会结…  相似文献   

9.
《沧桑》1994,(2)
1993年12月11日,在山西电视台举办的“五彩缤纷”晚会上,多名来自京城的山西籍艺术家为家乡父老登台献艺。其中有一位人们熟悉的老人,虽年过古稀,但宝刀不老,雄风犹在,他演唱了电影《父与子》的主题歌《拉车》,还与另一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子岳先生演出了《新黄河对口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他就是75岁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先生。  相似文献   

10.
黄其明与现代淮剧□刘则先在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戏剧运动史上,黄其明创作的《渔滨河边》等淮剧,有着突出的贡献和深远的意义。一黄其明是四川广安县人,生于1916年8月,1937年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10月随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开辟苏北抗日...  相似文献   

11.
徐君慧 《广西文史》2006,(4):64-66,70
中国原以甲乙丙丁等十字为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字为地支,互相配合来纪年,六十年一轮回,类如今之一世纪。《真理周报》诞生于1946年,今年正好是一轮甲子,她虽只如一颗小小流星。一闪而逝,但毕竟曾在黑暗中发过微光,同仁罗铁鹰已逝,抚今追昔,我当讲讲。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无锡文博·钱币增刊》第15期上,载有张筱弇先生的一篇文章《记一枚阳文浙字十文铜元的得失》,说到他于1950年获得一枚阳文浙字十文铜元,后来马定祥先生看了铜元正背面后,便说从未见过,认定是一枚稀见币,当即提出要几张拓片。可惜的是,这枚稀见的铜元和所有藏品,在"文革"期间遭到灭顶之灾。1989年,江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以前陆续出版的《全宋诗》26—72册中江西籍诗作的韵字做了穷尽式的考察研究,发现可以利用韵字校勘《全宋诗》中的讹误,从而使它更完美,文中按有讹误得到校勘印证者、虽未被校勘印证但笔者认为有误者、未校勘到但笔者认为有误者、《全宋诗》已知有误但仍未改者四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屋建瓴细致入微———周总理领导我们创作演出《东方红》□周巍峙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日理万机,备尽辛劳。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也精心指导,付出了巨大精力。他与文艺工作者亲切交往,平等相处,十分关心...  相似文献   

15.
首先,我对《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切参与撰稿、整理、编纂、出版工作的人员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1959年在周总理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经过长达40多年的工作,全国各级政协共征集史料20多亿字,编辑出版10多亿字,其中全国政协征集4亿多字,  相似文献   

16.
金宝山 《文史春秋》2005,(12):46-47
1953年年底拍摄成功的越剧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它不仅在国内风靡一时,在世界上也引起了轰动。《梁山伯与祝英台》亦名《双蝴蝶》、《柳荫记》、《梁祝哀史》, 取材于民间传说,明代就有此题材《同窗记》。它是一部传统剧目,各个剧种都在演,以川剧、越剧影响较大。昔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渗杂着迷信和色情。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在年轻时就与马樟花合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袁雪芬,浙江嵊县人,1922年生于农民家庭。11 岁入越剧科班学戏,1938年到上海组团演出。从1942年起,她致力于女子越剧改革,整理演出《新梁祝哀史》时,去掉了一些不健康的唱词。  相似文献   

17.
陈夔龙及其《梦蕉亭杂记》马秀娟晚清末任直督陈夔龙所著《梦蕉亭杂记》,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书,以往对它研究不多,本文试图对其人其书作一简要介绍与评价。一、陈夔龙生平简介陈夔龙(1855-1948年),字筱石,号庸庵,别号庸庵居士,贵州贵筑(今贵阳)...  相似文献   

18.
提到旧日京剧名伶享有女“梅兰芳”之称的陆素娟这个名字,可能都会感到陌生。但她在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却是京、津地区相当走红的名角。《京报》、《世界日报》、《天津时报》、《北平晨报》等争相刊登她演出的消息、剧照、评论、花边新闻,大有不让当年四大名旦之势,她的过早逝世令人扼腕痛惜。姑苏美少女因家贫被卖入妓楼陆素娟是苏州吴县人,1907年出生于一家贫苦家庭,家里人口多,靠租种几亩地和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仍是入不敷出,度日艰难。她7岁时,父亲无奈把她送到苏州城里一家茶楼当丫头。陆素娟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老板看出她有灵气,…  相似文献   

19.
周总理同我们谈戏进餐□李向雷1957年7月,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会议。我们江西省采茶剧团奉命于6月底上山为会议演出,和省直几个兄弟剧团同住庐山大厦。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大厦大厅复排加工传统古装戏《三女抢板》时,忽然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向排练厅走来。一位...  相似文献   

20.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不管男女和物的第三人称,都是用"他"来通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著名语言学家、诗人刘半农与周作人在闲谈时,提出创建一个"她"字,来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想法。1920年9月4日,刘半农创作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情诗,将"她"字入诗。该诗初始标题为《情歌》,1923年9月16日刊发于北京《晨报》的《副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