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风雨 《郑和研究》2009,(4):36-36,40
郑和下西洋活动,大大促进了明代航海事业的发展,海上对外交通的繁荣,增长了人们的知识,扩大了人们的眼界。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进一步深入了解,更激起人们探索海洋的兴趣,进而大大推动了明代海洋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是继宋元海洋文学发展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明代海洋文学产生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因而它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学现象,而是古人海洋活动的再现,是古人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海洋文学创作活动与创作者的视野相互关联,并通过海洋文学的体裁和题材得到深刻的反映和艺术的再现。本文就此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海丝文明,精彩纷呈。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丝路文明。虽然早期的丝路文明是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缓慢发展,但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和商品的出现,就开始有了文明间的相互交流、比较和借鉴。特别是当历史之船驶入"世界历史"的广阔海洋后,海上丝路文明的交流互鉴也就成为一种常态,而海上丝路也在交流互鉴中被注入生机,赋予活力,丰富多样。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海丝文明,广泽天下。回顾千百年来的海丝文明,人们就会想起先辈们在汪洋大海中  相似文献   

3.
侯英民 《纵横》2012,(5):F0002-F0002
海洋生态文明,是人类与海洋相互依存、共处共融的必然要求。处理好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于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此,山东省在海洋管理的实践中作了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4.
海洋是研究世界历史的视阈,更是独立的历史世界;连接陆地与海洋两个历史世界的海疆,是研究历史的新视角,更是探索海洋世界变迁的出发点。海洋是孕育人类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显而易见的是,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一部海洋文明史,构成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图景。忽视海洋视阈、忽略海洋抑或海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将是不完整的,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也将是不完整的,最终将使我们无法正确认识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志选 《福建史志》2004,(4):11-18
一、文明的开端与早期开发。(一)古代闽越族。远古时代,居住福建的原始人类属于海洋蒙古利亚人种。根据三明万寿岩灵峰洞发现的距今18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漳州、清流、三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化石、人工石铺地面等,证明福建早在18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创造出远古文明。当时的原始人类,  相似文献   

6.
翟文涛 《世界》2013,(9):148-151
当黑格尔提出海洋文化概念的时候,这是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的误读,在当时黑格尔眼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所爆发出的冲动与激情,接近人类征服、依赖海洋生活的一种文化方式,因此称其为海洋文化;而中国则是一个高度依赖土地、思想保守的农牧国家,类似狭隘封闭且墨守成规的大陆文化。  相似文献   

7.
宁波倡议     
《中国文化遗产》2006,(1):69-69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海洋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数千年来中外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遗产与宝贵财富,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与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崇高而神圣的职责,是人类实现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汉唐时期的中国是古代世界的文明高地,不论是农业文明、草原文明还是海洋文明,都是我们必须认真回望的时代。但是随着15世纪航海探险和所谓地理发现时代的开始,人们对海洋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至多也是上溯到宋元时期。对于汉唐时代的海洋开发状况及其时代知识体系,则相对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并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生态文明观的立足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般而言,人们只是简单地将历史等同于过去,或者说,历史仅被视为是一个已成为过去时的存在。其实,这样的历史界定背后是一个有关过去与现在的时间二分法概念的机械套用,不仅无意中割断了时间的演变脉络,而且还有碍于人们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再现。展开点说,过去的人和事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具有唯一性,不容置疑。而历史则是一种再现过去的文本书写,它主要是一种从过去延伸至当前的话语建构,所  相似文献   

11.
高敏 《神州》2011,(25):94-96
说起海洋,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神秘而美丽的一片湛蓝,绚丽而奇异的海洋生物,抑或是狂暴的海啸、台风;阳光耀眼的沙滩浴场、缤纷梦幻的水族馆,抑或是被污染的水域、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蕾切尔.  相似文献   

12.
杨乃运  雷发林 《旅游》2006,(8):88-93
“我们现在是在海下多少米?”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在海滨,但不在海底,它建在大连星海公园的一角,是陆地上的海洋世界。可是,再有理智,思维再清晰,方位感再强的人,只要走进这个世界,就免不了会发生在海下多少米的疑问,迷失在圣亚海洋世界是必然的,也是心甘情愿的,那是激情的迷失,快乐的迷失,在圣亚创造的情景里,时间的足迹,人类海洋文明的旅程,远古、现在、未来的时序一再错位,空间也扑朔迷离,虚幻和真实交叠,情感成为景象的奴隶,你不在是你自己,你融在这个世界里,并成了这个世界最鲜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北京海洋馆     
《旅游》1999,(7)
海是迷人的!流动的线条,变幻的色彩让人如醉如痴。海又是神秘的!诞生了生命,哺育了人类,却又被人类所威胁。海目睹了文明的进步,而文明何时能还海洋一片蔚蓝?从陆地的这一端,步入北京海洋馆绚丽动人的海洋世界:会在不知不觉中,吸取丰富的海洋知识,亲身体验海洋的博大与魅力,领略人类与海洋的息息相关北京海洋馆作为首都向国庆五十周年献礼的项目之一,经过长达四年的建设,已经在今年的3月27日开始营业。北京海洋馆坐落在北京动物园内,作为世界最大的内陆海洋馆,北京海洋馆总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由北京动物园同香港百…  相似文献   

14.
张成林 《神州》2013,(4):252-252
随着人类科技与文明的不断进步,海洋石油污染问题越发突出,其中主要是海洋溢油造成的。对溢油污染进行治理,改善、恢复污染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是在以上背景下形成,给我国海洋石油污染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栾倩倩 《神州》2012,(18):38-38
中国墓葬,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和现象,几乎是伴随着华夏文明诞生而延续至今的。中国墓葬,是伴随华夏文明诞生而同步发展的。中国墓葬的起源与发展,是随着当时人们对生命终结思维方式变化而变化的的灵魂不死,拓宽了先民们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方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点就是"生态人"的培养,而"生态人"培养的关键在于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教育是帮助人们树立观念最好的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诸多教育学科中最有效的一门,较之其它学科,它有着出众的优势,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郝前 《神州》2014,(3):18-19
宗教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是对世界本原的一种异化。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中西宗教文化产生的文化背景,发掘其文化内涵,促进宗教文化、文明的交流、对话与融会贯通,推动宗教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自己所居住的这个星球的探索和对海洋的征服。而在那个科技欠发达的年代,探寻世界、征服海洋的唯一交通途径就是——船只。  相似文献   

19.
华夏视野     
西藏马鹿再现踪迹 被国际野生动物学界宣布已灭绝五十多年的西藏马鹿,最近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西藏马鹿学名“马鹿西藏亚种”,分布在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增期乡,最初被科学家发现是在150年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西藏马鹿排在白唇鹿之  相似文献   

20.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文化包括人类一切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毫无疑义,它也包括人类一切与海洋有关的创造,就是说包括“海洋文化”。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讨论文化问题时,往往“站在内陆而背对着海洋”,只看到陆地对于人类的生存意义,没有或者很少注意到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只看到人类在陆地上的生产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