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淑萍 《黑龙江史志》2013,(17):138-138
单士厘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并留下著述的知识女性。她的国外旅行开启了中国近代妇女旅行之先河,不愧为中国近代妇女旅行第一人。她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走出国门并用著述独立表达自己见解的新型女性,对传统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张兴办女子教育,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她的著作中有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详细阐述,为我们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2.
刘森  刘春燕 《文史精华》2012,(Z2):15-20
近代以降,为强国保种,抵御外侮,新型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运而生。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前身就诞生在那剧烈变革的年代。——她的两个源头声名赫赫:一支是近代中国为数极少的公立女子体育本科之一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支是声名远扬的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被誉为我国北方体育专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她虽几经变迁,但办学承绪始终清晰分明,其办学历史和独特历程,在目前全国250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女子教育思想虽然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女子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当西学思潮传入中国后,国人开始转变思想意识,重新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因而中国的女子教育在办学形式、教育内容等诸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尽管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但是西学思潮对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贡献依然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女子的社会地位一直以来相对较低,中国古代就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女子的毕生任务也只限于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女子受教育权利受到诸多限制。所以近代女子能走进学堂使教育摆脱了闺阁女子装饰物的状况。本文旨就以清末民初奉天地区的女子教育问题为例来阐述近代女子的受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钻石总有瑕疵,童话常有遗憾。2007年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的钻石婚庆典在众人眼中宛如一场世纪童话,然而,59年前,一个女子的出现曾经给这对世纪夫妻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她就是英国一代舞台剧女王——帕特·科克伍德。2007年的圣诞节,身患重病的她,主动绝食而逝。  相似文献   

6.
刘清扬(1894-1977),女,回族,天津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躯、中国少数民族报刊事业的开拓者。八国联军侵华罪行在她幼小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种子,激发了她的爱国主义热情。1905年,她人平民女子小学读书,秋瑾遇害使她受到很大震动。辛亥革命爆发后,刘清扬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加入同盟会,并积极赞助滦州起义的领导人白雅  相似文献   

7.
秋瑾秋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位牺牲的女革命家,在2000多年男尊女卑的中国,却出现了秋瑾这样豪气冲天的女子。秋瑾本有富裕的家庭可以衣食无忧,但胸怀救国志的她却不甘流俗,抛家弃子留学日本。为表达振兴民族的志向,临行前她写下诗句:“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她参加同盟会投身革命,创  相似文献   

8.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庵观女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庵观女子教育曹大为“中国旧俗,妇女皆禁为学。一则贱女之风,以女子仅为一家之私人,故以无才为德;一则男女既别,不能出于学校以求师。相习成风,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①。康有为《大同书》中这段话大体反映了中国古代女子被排斥于学校教育大门之外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诞辰105周年。她40年代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获得斯大林文学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她也遭受过诸多不公正的待遇,而这一切皆源于1933年4月她被国民党中统特务秘密逮捕、囚禁了三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会教育,是目前研究近代中国与西方关系中涉及不多的问题,而作为整个教会教育组成部分的教会女子教育,人们论及更少。笔者不揣浅陋,试对近代中国的教会女子教育作一粗浅的述论,以便抛砖引玉,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3.
<正>朱敏生前曾获过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纪念章。2009年4月13日,83岁的朱敏离开了人世。朱敏的一生历经坎坷和磨难,作为开国元帅的女儿,她牢记父亲的谆谆教诲,把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一直过着朴素平凡的生活。她在世的时候,笔者曾上门采访过她及其丈夫,对一代元帅淳朴敦厚的家风十分感念,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妇女史的研究中,近代妇女运动和思想解放占有重要地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活动在此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新亮点,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现代新女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获得的女权.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  相似文献   

15.
戊戌时期女子教育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倡导的以救亡图存为首的变法维新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近代维新运动的杰出代表梁启超非常重视和关注广大妇女的解放问题,为女子教育构建出完整的思想体系,为中国女子教育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妇女教育、兴办女学的积极实践者。其中,他的某些观点不仅在当时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姚亚丹 《福建史志》2000,(6):37-39,43
中国传统教育渊远流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统治者几千年不断的加强和深化。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完整的教育体系,科举制的产生为读书人步入仕途开辟了道路。然而,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占人口总数一半的中国妇女的教育却始终围绕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宗旨展开。“古者教之有方,男子八岁而小学。女子十年而听姆教”。女子的教育从来都是围绕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宗旨来展开。  相似文献   

17.
古代女教师     
《文史天地》2009,(5):71-71
封建时代讲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妇女得不到和男子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只有少数例外者因种种机缘而成为德才兼备、名震一方的学者,乃至于一代师表。第一个收徒授业的女教师是东汉的班昭。班昭的父亲班彪、兄长班固毕生致力于整理西汉历史,编写《汉书》,但未能完成而先后去世。班昭继承父兄遗业,最后完成此历史巨著。许多公卿大臣常向她求教,汉和帝多次召她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号日‘大家'”。南北朝十六国时,前秦的国君符坚兴办学校,设置博士教授儒学经典,但其中《周礼》缺教席。  相似文献   

18.
一位美国女子,为了爱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待就是60年。如今,她已成为一名中国公民,能说河南方言,爱唱地方戏曲。每年的国庆节,她都要在自家门口升起一面五星红旗。这面旗帜从1949年10月1日起,一直伴随她走到现在。  相似文献   

19.
近半个多世纪来,有一位中国女子在大洋彼岸,为中美两国人民搭起了友谊的桥梁。她的名字叫徐英。  相似文献   

20.
正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1906—1946年),出身于满族贵族家庭,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如同的她的字"慕鸿"一样,这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女子,摆脱不了"红颜薄命"的宿命,一生扑朔迷离、结局凄凉,死后难觅芳踪,令人唏嘘,和她的丈夫爱新觉罗·溥仪一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观察婉容的一生,其实她的人生悲剧转折,并非是发生在1935年因为"宫廷秽闻"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